一种电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3610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供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线连接器,所述电线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头连接的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沿轴向布置的通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插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的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有沿轴向方向的供电线和所述第二连接杆插置的至少一个插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线连接器实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供电线之间的紧密连接,提高了供电线连接部位的导电率,形成良好的导电回路;将连接杆插置在绝缘连接头的内部,在操作时,通过操作连接头就能够实现供电线的连接,提高了供电线连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供电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线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网系统中,各部分连接线路因生产需要,需将断开的电线重新搭接。电线在常温下断开后再搭接,搭接的界面之间存在间隙,因内阻变大、结合界面间存在间隙等因素会造成连接处发热的现象,长时间持续发热会造成接触界面的老化,严重影响电线的导电性能并对电网造成巨大损失,同时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实践中发现,断开后再在常温下搭接的电线要想实现导电性能良好,同时在自身有效散热的情况下,不会引起温升,必须保证有足够大的压紧力使电线的接触界面能够紧密接触,使接触界面间的间隙无限趋近于零,并且接触界面的面积足够大。目前通常采用平面接触搭接的方式连接电线,即将两块分别连接有电线的平直板状导电接触面板重叠,然后通过螺母螺栓穿透拧紧,这种方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导电接触面板面积小导致接触效果差;2.又或者导电接触面板面积大导致产品本身体积庞大不便使用;3.导电板接触面的受力仅为螺母的着力边缘部分,具有局限性无法保证接触面能够紧密接触,因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电线搭接连接处发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电线搭接时,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线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头(10)、与所述第一连接头(10)连接的第二连接头(20),所述第一连接头(10)和所述第二连接头(20)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沿轴向布置的通孔(11),第一连接杆(50)和第二连接杆(60)分别插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头(10)和所述第二连接头(20)的通孔(11),所述第一连接杆(50)设置有沿轴向方向的供电线和所述第二连接杆(60)插置的至少一个插孔(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头(10)、与所述第一连接头(10)连接的第二连接头(20),所述第一连接头(10)和所述第二连接头(20)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沿轴向布置的通孔(11),第一连接杆(50)和第二连接杆(60)分别插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头(10)和所述第二连接头(20)的通孔(11),所述第一连接杆(50)设置有沿轴向方向的供电线和所述第二连接杆(60)插置的至少一个插孔(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50)和所述第二连接杆(60)通过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50)的一端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杆(50)的主体一体的第一部分和可拆卸的第二部分(51),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51)共同限定所述插孔(52)的至少一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铭磊赵娟
申请(专利权)人:景德镇陶瓷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