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更换式风机过滤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327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效更换式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风机以及楔形块,所述箱体包括通风窗体、连接框以及空气净化板,所述连接框容置在通风窗体内,所述空气净化板容置在连接框中,所述风机设置在通风窗体上,所述风机一端穿过通风窗体吸收室外的空气,所述风机的另一端将吸收的空气输入到连接框中,所述楔形块包括楔形端头和滑动板,所述楔形端头和滑动板为一体结构;所述滑动板夹持在所述连接框与空气净化板之间,所述楔形端头支撑在空气净化板的外表面;所述滑动板为两端平行的长方形板块,所述楔形端头包括厚度逐渐增大的梯形块与形状为三棱柱的柱头节约资源,最大限度降低了环境污染,通过风机的安装能够实现提高风机过滤单元的过滤效率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更换式风机过滤单元
本技术涉及制造科技的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更换式风机过滤单元。
技术介绍
普通风机过滤单元更换高效过滤器的基本方法是:更换高效过滤器时应首先将箱体抬起,然后将失效报废的高效过滤器取出,换上新的高效过滤器,确保边框密封后将箱盖回原位,这是传统的更换高效过滤器的方法,这种更换方法有以下弊端:1、更换手续麻烦,2、更换高效过滤器时会造成无尘洁净车间的二次污染,3、更换高效过滤器时更换人员必须脚踩天花彩钢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高效更换式风机过滤单元。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高效更换式风机过滤单元,包括箱体、风机以及楔形块,所述箱体包括通风窗体、连接框以及空气净化板,所述连接框容置在通风窗体内,所述空气净化板容置在连接框中,所述风机设置在通风窗体上,所述风机一端穿过通风窗体吸收室外的空气,所述风机的另一端将吸收的空气输入到连接框中,所述楔形块包括楔形端头和滑动板,所述楔形端头和滑动板为一体结构;所述滑动板夹持在所述连接框与空气净化板之间,所述楔形端头支撑在空气净化板的外表面;所述滑动板为两端平行的长方形板块,所述楔形端头包括厚度逐渐增大的梯形块与形状为三棱柱的柱头,所述梯形块与柱头为一体结构,所述滑动板上表面与楔形端头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所述滑动板下表面与楔形端头下表面不在同一水平面。其中,所述连接框包括第一边框、第二边框以及第三边框,所述第二边框一端与第一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边框另一端与第三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边框内壁上设置有便于楔形块滑动的滑槽,所述空气净化板的内表面抵持在第一边框上,且所述空气净化板的外表面与滑槽持平,所述滑动板固定在滑槽内,所述楔形端头在空气净化板的外表面上。其中,所述空气净化板上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包括内层过滤网、中层过滤网以及外层过滤网,所述内层过滤网、中层过滤网以及外层过滤网均为网格状凹状体,所述内层过滤网设置于中层过滤网的上方,所述外层过滤网设置于中层过滤网的下方。其中,所述通风窗体上还设置有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形状为圆柱形,所述通风管道包括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风机设置在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所述出风口设置在通风窗体的内表面,所述进风口设置在通风窗体的外表面。其中,该高效更换式风机过滤单元还设置有隔热带,所述第一边框外侧壁、第二边框外表面以及第三边框的外侧壁围合形成环形槽体,所述隔热带设置在所述环形槽体内。其中,所述楔形块为铝合金块,第一边框为铝合金边框,第二边框为铝合金边框,以及第三边框为铝合金边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高效更换式风机过滤单元,通过楔形块的设计能够实现空气净化板的快速更换,节约更多人工成本,不需要脚踩天花彩钢板,更不需要更换人员在天花彩钢板上来回走动,避免了对无尘洁净车间的二次污染,节约资源,最大限度降低了环境污染,通过风机的安装能够实现提高风机过滤单元的过滤效率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高效更换式风机过滤单元箱体组件的局部结构图一;图2为本技术高效更换式风机过滤单元箱体组件的局部结构图二;图3为本技术高效更换式风机过滤单元楔形块结构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0、箱体11、楔形块12、风机101、通风窗体102、连接框103、空气净化板111、楔形端头112、滑动板1021、第一边框1022、第二边框1023、第三边框1031、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参阅图1-3,本技术一种一种高效更换式风机12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风机12以及楔形块11,箱体10包括通风窗体101、连接框102以及空气净化板103,连接框102容置在通风窗体101内,空气净化板103容置在连接框102中,风机12设置在通风窗体101上,风机12一端穿过通风窗体101吸收室外的空气,风机12的另一端将吸收的空气输入到连接框102中,楔形块11包括楔形端头111和滑动板112,楔形端头111和滑动板112为一体结构;滑动板112夹持在连接框102与空气净化板103之间,楔形端头111支撑在空气净化板103的外表面;滑动板112为两端平行的长方形板块,楔形端头111包括厚度逐渐增大的梯形块与形状为三棱柱的柱头,梯形块与柱头为一体结构,滑动板112上表面与楔形端头111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滑动板112下表面与楔形端头111下表面不在同一水平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高效更换式风机12过滤单元,通过楔形块11的设计能够实现空气净化板103的快速更换,节约更多人工成本,不需要脚踩天花彩钢板,更不需要更换人员在天花彩钢板上来回走动,避免了对无尘洁净车间的二次污染,节约资源,最大限度降低了环境污染,通过风机12的安装能够实现提高风机12过滤单元的过滤效率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本实施例中,连接框102包括第一边框1021、第二边框1022以及第三边框1023,第二边框1022一端与第一边框1021固定连接,第二边框1022另一端与第三边框1023固定连接,第三边框1023内壁上设置有便于楔形块11滑动的滑槽,空气净化板103的内表面抵持在第一边框1021上,且空气净化板103的外表面与滑槽持平,滑动板112固定在滑槽内,楔形端头111在空气净化板103的外表面上,本技术主要通过楔形块的设置能够方便空气净化窗拆卸和安装,并且节约人力成本,降低企业生产费用。本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板103上设有过滤网1031,过滤网1031包括内层过滤网1031、中层过滤网1031以及外层过滤网1031,内层过滤网1031、中层过滤网1031以及外层过滤网1031均为网格状凹状体,内层过滤网1031设置于中层过滤网的上方,外层过滤网设置于中层过滤网的下方,主要是为了增强空气净化板的净化效率。本实施例中,通风窗体101上还设置有通风管道,通风管道形状为圆柱形,通风管道包括进风口与出风口,风机12设置在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出风口设置在通风窗体101的内表面,进风口设置在通风窗体101的外表面。本实施例中,该高效更换式风机过滤单元还设置有隔热带,第一边框1021外侧壁、第二边框1022外表面以及第三边框1023的外侧壁围合形成环形槽体,隔热带设置在环形槽体内,主要是保护本技术不会因受热而损坏,延长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楔形块11为铝合金块,第一边框1021为铝合金边框,第二边框1022为铝合金边框,以及第三边框1023为铝合金边框。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效更换式风机过滤单元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更换式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风机以及楔形块,所述箱体包括通风窗体、连接框以及空气净化板,所述连接框容置在通风窗体内,所述空气净化板容置在连接框中,所述风机设置在通风窗体上,所述风机一端穿过通风窗体吸收室外的空气,所述风机的另一端将吸收的空气输入到连接框中,所述楔形块包括楔形端头和滑动板,所述楔形端头和滑动板为一体结构;所述滑动板夹持在所述连接框与空气净化板之间,所述楔形端头支撑在空气净化板的外表面;所述滑动板为两端平行的长方形板块,所述楔形端头包括厚度逐渐增大的梯形块与形状为三棱柱的柱头,所述梯形块与柱头为一体结构,所述滑动板上表面与楔形端头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所述滑动板下表面与楔形端头下表面不在同一水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更换式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风机以及楔形块,所述箱体包括通风窗体、连接框以及空气净化板,所述连接框容置在通风窗体内,所述空气净化板容置在连接框中,所述风机设置在通风窗体上,所述风机一端穿过通风窗体吸收室外的空气,所述风机的另一端将吸收的空气输入到连接框中,所述楔形块包括楔形端头和滑动板,所述楔形端头和滑动板为一体结构;所述滑动板夹持在所述连接框与空气净化板之间,所述楔形端头支撑在空气净化板的外表面;所述滑动板为两端平行的长方形板块,所述楔形端头包括厚度逐渐增大的梯形块与形状为三棱柱的柱头,所述梯形块与柱头为一体结构,所述滑动板上表面与楔形端头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所述滑动板下表面与楔形端头下表面不在同一水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更换式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包括第一边框、第二边框以及第三边框,所述第二边框一端与第一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边框另一端与第三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边框内壁上设置有便于楔形块滑动的滑槽,所述空气净化板的内表面抵持在第一边框上,且所述空气净化板的外表面与滑槽持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相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湘南高科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