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3253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具有顶部、底部和侧部的本体和位于本体的底部的出风面板;并且空调室内机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进风侧位于本体的侧部,出风侧位于本体的底部,本体包括:轴流风扇,轴流风扇转动时使气流从本体的侧部进入并从本体的底部流出;以及导风圈,导风圈围绕轴流风扇设置,导风圈形成送风口;出风面板包括外框架、内框架、介于外框架和内框架之间的出风口;其中,出风面板的外框架包括引风段,引风段的上端位于轴流风扇的叶片的下方,并且引风段为斜面或向本体的中心侧凸出的弧面。具有引风段的出风面板可以改善出风面板的导流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内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室内机,尤其涉及吊顶安装的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室内机主体以及设置在该室内机主体的下方的出风面板。
技术介绍
以往,有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室内机主体以及设置在该室内机主体的下方的出风面板,并且,在室内机主体内设置有风扇,所述出风面板具有出风口,在该出风口内设置有导风叶片。在上述空调室内机中,室内机的主体通常安装在吊顶上方空间中,出风面板覆盖吊顶上开设的安装口。出风面板有时具有大致围成环形的多个出风口,在采用这种出风面板的情况下,空调室内机能向空调对象空间的多个方向同时吹出气流,因此,容易满足空调对象空间内的不同位置处的人员的舒适性需求。然而,在这种空调室内机中,出风面板朝向本体一侧的结构复杂,包括内部安装壁,这些安装壁形成直角部,气流下吹时会直角部的角落中形回旋出不来,气流损失明显。另外,空调室内机使用轴流风扇,而轴流风扇产生竖直轴向流动的气流,这就造成了另一个问题,气流会从出风面板的导风叶片之间的空隙垂直向下吹出,这些气流会造成使用者的不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具有顶部、底部和侧部的本体和位于本体的底部的出风面板;并且空调室内机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进风侧位于本体的侧部,出风侧位于本体的底部,本体包括:轴流风扇,轴流风扇转动时使气流从本体的侧部进入并从本体的底部流出;以及导风圈,导风圈围绕轴流风扇设置,导风圈形成送风口;出风面板包括外框架、内框架、介于外框架和内框架之间的出风口;其中,出风面板的外框架包括引风段,引风段的上端位于轴流风扇的叶片的下方,并且引风段为斜面或向本体的中心侧凸出的弧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出风面板具有至少一片导风叶片,导风叶片位于出风口内;当导风叶片处于打开状态时,引风段的上端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落在导风叶片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导风叶片打开至最大翻转角度时,导风叶片与内框架抵接。根据本技术的再一个方面,当导风叶片打开时,导风叶片相对于水平面的翻转角度在0到75度之间。根据本技术的再一个方面,出风面板的外框架在出风面板的出风口的边缘处具有附壁段,附壁段包括至少一段弧面,引风段与附壁段相连。根据本技术的再一个方面,引风段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到出风面板上。根据本技术的再一个方面,引风段的上端与导风圈的送风口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再一个方面,空调室内机具有设置在轴流风扇下游的电气部件容纳部,容纳部相对轴流风扇的一侧形成外凸的凸面,凸面与引风段相对形成出风通道。采用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出风面板的外框架的引风段为斜面或者外凸弧面状,由此改善了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导流效果。由于当导风叶片打开时引风段的上端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落在导风叶片上,这样,气流不会垂直地向下方吹出,改善了使用者的人体舒适度。进一步地,引风段与附壁部相结合形成在出风面板上,使空调室内机的附壁效应进一步强化,使更多的气流能够在附壁效应的作用下送出,提高了整个空调设备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侧剖视图,其中引风段形成弧面。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侧剖视图。其中引风段形成斜面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1的立体图。该空调室内机1主要由本体10和出风面板30两部分组成。通常空调室内机1的本体10嵌入设置在吊顶上方的空间中,而出风面板30在本体10的下方配合到吊顶上开设的空调安装口处。本体10通常包括外壳18和容纳在本体10中的内部构件,本体10中的内部构件主要包括导风部件21和排水盘26,以及设置在由外壳19形成的内腔中设置的热交换器40、轴流风扇50以及电气部件。空调室内机1的本体10包括顶部、与顶部相对的底部、以及连接在顶部和底部之间四个侧部。需说明的是,在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1正常安装状态下,本体10的顶部朝上而底部朝下,本体10的底部连接到出风面板30。外壳18的侧部形成气流流入的吸风面,而空调室内机1的出风面板30设有出风口31以形成气流流出的送风面。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1采用了轴流风扇50。如图1所示,轴流风扇50安装成其旋转轴线大致垂直于本体10的顶部和底部。在空调室内机1的运行过程中,轴流风扇50的叶片51绕旋转轴线转动,使气流从外壳18的侧部的吸风面进入,沿着轴流风扇50的轴线方向通过导风部件,输送到出风面板30,最终,气流从出风面板30的出风口31流出。如图1所示,在外壳18中包括导风部件。如图1所示,导风部件包括导风圈21,导风圈21围绕轴流风扇50的叶片51并与之大致同轴线布置。优选地,导风圈21包括外扩的进风边缘和外扩的出风边缘。朝着本体10下方的导风圈21的出风边缘形成本体10的送风口。根据技术的空调室内机1的出风面板30包括内框架35、外框架33、介于内框架35和外框架33之间的出风口32以及枢转安装在出风面板30上的导风叶片31。导风叶片31在驱动装置的控制下可从关闭位置旋转到打开位置,反之亦然。如图1所示,出风面板30的外框架33包括引风段36,引风段36设置在导风圈21的下方,该引风段36朝向出风口。根据一个较佳实施例,如图3所示,引风段36”为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斜面。优选地,引风段36”围绕轴流风扇50的旋转轴线延伸一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如图2所示,引风段36’形成为向本体中心部凸出的弧面,优选地,该弧面是连续的外凸弧面。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引风段36、36’和36”是外框架33一体的一部分。还可以设想的是,引风段36、36’和36”设置成独立部件,例如由树脂一体模制成形,该独立部件通过卡配结构或紧固件等固定装置配合到出风面板30上,从而形成外框架33的一部分。为了使由轴流风扇50送出的气流更为顺畅,并且为了避免从导风圈21的送风口送出的气流垂直向下从出风面板30流出,如图4所示,在导风叶片31的打开状态下,引风段36的上端39位于轴流风扇50的叶片51最下缘所在水平面的下方,同时导风叶片31的上端39沿竖直方向正对出风面板30上的一块导风叶片31。换言之,当导风叶片31处于打开状态下时,引风段36的上端39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落在最靠近出风面板30内框架35的导风叶片31上。这种结构是优选地,由于导风叶片31在打开状态下引风段36的上端39的投影落在导风叶片31上,因此,不会有风从导风圈21直接向下通过导风叶片31与内框架35之间的间隙流出。此外,当导风叶片31打开至最大翻转角度时,导风叶片31与内框架35抵接,导风叶片31与内框架35之间基本无间隙。较佳地,导风叶片31相对于水平面的翻转角度可以在0到75度之间变化。在这些角度范围中,引风段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室内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具有顶部、底部和侧部的本体和位于所述本体的底部的出风面板,并且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进风侧位于所述本体的所述侧部,所述出风侧位于所述本体的所述底部;所述本体包括:轴流风扇,所述轴流风扇转动时使气流从所述本体的所述侧部进入并从所述本体的底部流出;以及导风圈,所述导风圈围绕所述轴流风扇设置,所述导风圈形成送风口;所述出风面板包括外框架、内框架、介于所述外框架和所述内框架之间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面板的外框架包括引风段,所述引风段的上端位于所述轴流风扇的叶片的下方,并且所述引风段为斜面或向所述本体的中心侧凸出的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具有顶部、底部和侧部的本体和位于所述本体的底部的出风面板,并且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进风侧位于所述本体的所述侧部,所述出风侧位于所述本体的所述底部;所述本体包括:轴流风扇,所述轴流风扇转动时使气流从所述本体的所述侧部进入并从所述本体的底部流出;以及导风圈,所述导风圈围绕所述轴流风扇设置,所述导风圈形成送风口;所述出风面板包括外框架、内框架、介于所述外框架和所述内框架之间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面板的外框架包括引风段,所述引风段的上端位于所述轴流风扇的叶片的下方,并且所述引风段为斜面或向所述本体的中心侧凸出的弧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面板具有至少一片导风叶片,所述导风叶片位于所述出风口内;当导风叶片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引风段的上端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落在所述导风叶片上。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清俞盛飞杨顺博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