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开槽式表面固化层泡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3191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固化泡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开槽式表面固化层泡棉结构,包括:第一固化层、第一泡棉结构、凹槽;第一固化层与第二固化层设置在泡棉本体的外部两端,且第一固化层及第二固化层与泡棉本体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第一泡棉结构与第二泡棉结构设置在泡棉本体的两侧,且第一泡棉结构与第二泡棉结构与泡棉本体通过胶黏方式相连接;泡棉本体的两面开设有凹槽,且泡棉本体与凹槽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结构上的改进,并结合现有技术,具有密封性、避免气体外释放性能高,且抗压缩变形小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使之更加具有实用性的目的。

A double-sided slotted surface cured cotton fabric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uring foam, especially relates to a double slotted surface curing layer of foam structure, including: first, the first foam solidified layer structure, the first layer and the second grooves; curing solidified layer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external foam body, and the first layer and the second layer and curing curing foam body by bonding connection the first and second foam; foam structure structure arranged at both sides of the foam body, and the first second foam structure and foam structure and foam body are connected through adhesive; both sides of the foam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and the foam body and the groove are connected by embedding; through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and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with, sealing, avoid gas release performance and high anti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of small advantages, solve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in a device The present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make it more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开槽式表面固化层泡棉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化泡棉
,尤其涉及一种双面开槽式表面固化层泡棉结构。
技术介绍
泡棉是塑料粒子发泡后的材料所制作而成的泡棉,泡棉分为PU泡棉,防静电泡棉,导电泡棉等,泡棉具有弹性、重量轻、快速压敏固定、使用方便、弯曲自如、体积超薄、性能可靠等一系列特点性。通过观察发现,现有的表面固化层泡棉结构普遍存在密封性、避免气体外释放性能低,抗压缩变形效果差,且浸润性不够优秀,导致粘贴、制作及包装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如何提供一种密封性、避免气体外释放性能高,且抗压缩变形小的双面开槽式表面固化层泡棉结构,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秉持多年该行业相关的设计理念和实际操作经验,并对现有技术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密封性、避免气体外释放性能高,且抗压缩变形小的双面开槽式表面固化层泡棉结构,使之更加具有实用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开槽式表面固化层泡棉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密封性、避免气体外释放性能低,抗压缩变形效果差,且浸润性不够优秀,导致粘贴、制作及包装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一种双面开槽式表面固化层泡棉结构,包括:第一固化层、第一泡棉结构、凹槽、泡棉本体、第二泡棉结构、第二固化层和散气孔;所述第一固化层与第二固化层设置在泡棉本体的外部两端,且第一固化层及第二固化层与泡棉本体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泡棉结构与第二泡棉结构设置在泡棉本体的两侧,且第一泡棉结构与第二泡棉结构与泡棉本体通过胶黏方式相连接;所述泡棉本体的两面开设有凹槽,且泡棉本体与凹槽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泡棉结构与第二泡棉结构的内部设置有散气孔,且第一泡棉结构与第二泡棉结构与散气孔通过贯通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双面开槽式表面固化层泡棉结构所述第一固化层与第二固化层剖视呈斜纹状结构,且第一固化层与第二固化层呈对称状分别设置有一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双面开槽式表面固化层泡棉结构所述第一泡棉结构与第二泡棉结构呈对称状分别设置有一组,且第一泡棉结构与第二泡棉结构为复合加固层结构设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双面开槽式表面固化层泡棉结构所述第一泡棉结构与第二泡棉结构的内部开设有多组不规则状的散气孔,且散气孔为大小不一的椭圆形孔结构设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双面开槽式表面固化层泡棉结构所述凹槽剖视呈横向U形状结构设置有多组。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固化层与第二固化层呈对称状分别有一组的设置,能够使泡棉结构具有更好的密封性及避免气体外释放性能高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泡棉结构与第二泡棉结构的内部开设有多组不规则状的散气孔的设置,有利于通过散气孔所产生的缓冲力,达到泡棉结构本体抗压缩及变形小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固化层与第二固化层剖视呈斜纹状结构的设置,有利于泡棉结构本体实现浸润性能优秀,使其在粘贴、制作及包装时可行性高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上结构上的改进,具有密封性、避免气体外释放性能高,且抗压缩变形小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泡棉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固化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A点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固化层1、第一泡棉结构2、凹槽3、泡棉本体4、第二泡棉结构5、第二固化层6、散气孔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面开槽式表面固化层泡棉结构技术方案:一种双面开槽式表面固化层泡棉结构,包括:第一固化层1、第一泡棉结构2、凹槽3、泡棉本体4、第二泡棉结构5、第二固化层6和散气孔7;第一固化层1与第二固化层6设置在泡棉本体4的外部两端,且第一固化层1及第二固化层6与泡棉本体4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第一泡棉结构2与第二泡棉结构5设置在泡棉本体4的两侧,且第一泡棉结构2与第二泡棉结构5与泡棉本体4通过胶黏方式相连接;泡棉本体4的两面开设有凹槽3,且泡棉本体4与凹槽3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第一泡棉结构2与第二泡棉结构5的内部设置有散气孔7,且第一泡棉结构2与第二泡棉结构5与散气孔7通过贯通相连接。具体的,第一固化层1与第二固化层6剖视呈斜纹状结构,且第一固化层1与第二固化层6呈对称状分别设置有一组,第一固化层1与第二固化层6为泡棉本体4的加固层设置。具体的,第一泡棉结构2与第二泡棉结构5呈对称状分别设置有一组,且第一泡棉结构2与第二泡棉结构5为复合加固层结构的设置,能够使泡棉本体4保持足够的韧性的效果。具体的,第一泡棉结构2与第二泡棉结构5的内部开设有多组不规则状的散气孔7,且散气孔7为大小不一的椭圆形孔结构设置,散气孔7能够产生缓冲力,使其回弹性能高。具体的,凹槽3剖视呈横向U形状结构设置有多组,凹槽3横向U形状的设置具有持久性,可以保证配件得到长时间的防震保护。具体使用方法与作用: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将第一固化层1与第二固化层6通过胶黏剂粘合在第一泡棉结构2与第二泡棉结构5的外侧,再将泡棉本体4通过胶黏剂粘合在第一泡棉结构2及第二泡棉结构5的内部中间即可,具体应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现场加工制作,以满足实际需要。综上所述:该一种双面开槽式表面固化层泡棉结构,通过第一固化层与第二固化层呈对称状分别有一组的设置,能够使泡棉结构具有更好的密封性及避免气体外释放性能高的效果;通过第一泡棉结构与第二泡棉结构的内部开设有多组不规则状的散气孔的设置,有利于通过散气孔所产生的缓冲力,达到泡棉结构本体抗压缩及变形小的效果;通过第一固化层与第二固化层剖视呈斜纹状结构的设置,有利于泡棉结构本体实现浸润性能优秀,使其在粘贴、制作及包装时可行性高的效果;解决了上述中出现的密封性、避免气体外释放性能低,抗压缩变形效果差,且浸润性不够优秀,导致粘贴、制作及包装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面开槽式表面固化层泡棉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开槽式表面固化层泡棉结构,包括:第一固化层(1)、第一泡棉结构(2)、凹槽(3)、泡棉本体(4)、第二泡棉结构(5)、第二固化层(6)和散气孔(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化层(1)与第二固化层(6)设置在泡棉本体(4)的外部两端,且第一固化层(1)及第二固化层(6)与泡棉本体(4)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泡棉结构(2)与第二泡棉结构(5)设置在泡棉本体(4)的两侧,且第一泡棉结构(2)与第二泡棉结构(5)与泡棉本体(4)通过胶黏方式相连接;所述泡棉本体(4)的两面开设有凹槽(3),且泡棉本体(4)与凹槽(3)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泡棉结构(2)与第二泡棉结构(5)的内部设置有散气孔(7),且第一泡棉结构(2)与第二泡棉结构(5)与散气孔(7)通过贯通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开槽式表面固化层泡棉结构,包括:第一固化层(1)、第一泡棉结构(2)、凹槽(3)、泡棉本体(4)、第二泡棉结构(5)、第二固化层(6)和散气孔(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化层(1)与第二固化层(6)设置在泡棉本体(4)的外部两端,且第一固化层(1)及第二固化层(6)与泡棉本体(4)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泡棉结构(2)与第二泡棉结构(5)设置在泡棉本体(4)的两侧,且第一泡棉结构(2)与第二泡棉结构(5)与泡棉本体(4)通过胶黏方式相连接;所述泡棉本体(4)的两面开设有凹槽(3),且泡棉本体(4)与凹槽(3)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泡棉结构(2)与第二泡棉结构(5)的内部设置有散气孔(7),且第一泡棉结构(2)与第二泡棉结构(5)与散气孔(7)通过贯通相连接。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海量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