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3117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6:19
一种连接接头,包括:基体(1);槽体部分(2);连接体(3)用以连接所需管件;推入部分(4),所述推入部分(4)和槽体部分(2)互配构成以便推入部分(4)推入槽体部分(2)以形成连接;互配构成的推入部分(4)和槽体部分(2)中的一个设置在基体(1)上而另一个设置在连接体(3)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接头可实现基体和连接体的可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接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头,具体讲是指将各管件组装成所需框架结构的连接接头。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框架结构中各管件的连接一般通过连接接头来实现,如常见的布衣柜。该类型的布衣柜一般包括主体框架结构和配设在主体框架结构外部的布罩,其中主体框架结构常由各管件通过连接接头组装而成。在框架结构中,不论是上述布衣柜还是其他类型的框架结构,在连接各管件时所使用的管件连接接头一般是不可拆的,即使可拆,操作起来也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拆的连接接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基体;槽体部分;连接体,用以连接所需管件;推入部分,所述推入部分和槽体部分互配构成以便推入部分推入槽体部分以形成连接;互配构成的推入部分和槽体部分中的一个设置在基体上而另一个设置在连接体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上设置至少两个槽体部分或两个推入部分或一个槽体部分和一个推入部分,所述连接体上设置一个槽体部分或一个推入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在基体上的槽体部分和/或推入部分垂直相邻或平行相对。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体上设置外凸部分以供槽体部分设置,避免与槽体部分互配构成的推入部分在推入时发生干涉而推入受阻,便于推入顺畅。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体上设置轴向外凸部分以供槽体部分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槽体部分为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端部开口的截面呈圆弧状的槽口,与槽体部分互配构成的推入部分为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且截面呈圆弧状的凸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槽口的截面圆弧的弧长大于其所在整圆的圆长的一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的插入端设置外径依次增大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一段上间隔设置多个环体,环体的最大径与第二段外径匹配,第二段的外径与连接的管件内径匹配,第三段的外径与连接的管件的外径匹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体为锥状环体,该锥状环体的外径由连接体插入端的外端至里端逐渐增大。本技术的连接接头,通过槽体部分和推入部分的推入式连接配合结构,可将连接有管件的连接体快速可拆式连接在基体上,从而实现连接接头的可拆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连接接头的一些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最多可连接六根管件)。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连接接头的一些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最多可连接五根管件)。本技术图中所示:1基体,2槽体部分,3连接体,3.1第一段,3.2第二段,3.3第三段,4推入部分,5外凸部分,6环体。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将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使用的术语来描述本公开的专利技术概念。然而,这些专利技术概念可体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因而不应视为限于本文中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内容更详尽和完整,并且将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整传达其包括的范围。也应注意这些实施例不相互排斥。来自一个实施例的组件、步骤或元素可假设成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存在或使用。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多种多样的备选和/或等同实现方式替代所示出和描述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旨在覆盖本文论述的实施例的任何修改或变型。下文中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一个实施例中”等短语可以或可以不指相同的实施例。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素,但这些元素不应由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元件彼此区分开。例如,第一元素可以称作第二元素,并且相似地,第二元素可以称作第一元素,而不偏离本申请的范围。本技术的连接接头,包括:基体1;槽体部分2;连接体3用以连接所需管件;推入部分4,所述推入部分4和槽体部分2互配构成以便推入部分4推入槽体部分2以形成连接;互配构成的推入部分4和槽体部分2中的一个设置在基体1上而另一个设置在连接体3上。考虑到连接一般是两根或两根以上管件之间的连接,故其中所述基体1上设置至少两个槽体部分2或两个推入部分4或一个槽体部分2和一个推入部分4,而每个连接体3上则设置一个槽体部分2或一个推入部分4。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对于框架结构中管件与管件的连接,所连接的相邻连接的管件一般垂直,而相对连接的管件一般共线,故设置在基体1上的槽体部分2和/或推入部分4垂直相邻或平行相对。即设置在基体1上的槽体部分2和/或推入部分4要么成垂直相邻状态,要么成平行相对状态。本技术的连接接头,因连接体和基体之间通过槽体部分和推入部分进行有效连接,加上推入部分可根据需求推入连接在槽体部分中,同时又可根据需求从槽体部分中脱出,这样在进行实际管件的连接时,可根据需求而在基体上连接相应数量和位置上的连接体以将所需管件进行连接,这样在整个连接过程中,可选择性大,操作便捷,连接体和基体可实现可拆式连接。图1是本技术的连接接头在一些实施例中的装配结构示意图(最多可连接六根管件)。在该实施例中,连接接头包括一个基体1,该基体1在该实施例中整体呈正方体结构,当然也可以是球形结构、长方体结构、圆柱体结构等适宜设置槽体部分或推入部分的结构形状。该基体1的六个面上均设置有槽体部分2,且还设置有六个连接体3,每个连接体3的端部均设置一个推入部分4。该实施例中的连接接头可一次性最多连接六根管件,连接数量多,且连接顺畅、便捷。当然在实际使用时,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而选择两根或以上管件进行连接,此时连接体3的数量则与所连接管件的数量相匹配。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在基体1上选择一个面进行槽体部分2或推入部分4的设置后,还可以在该基体上选择与该面垂直相邻的第一个相邻面、第二个相邻面、第三个相邻面、第四个相邻面进行面数的选择性设置,当然也可选择与该面平行相对的面进行设置。如图3是本技术的连接接头在一些实施例中的装配结构示意图(最多可连接五根管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体1上可全部设置推入部分4,也可全部设置槽体部分2,当然也可推入部分4和槽体部分2综合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基体1上设置槽体部分2时,基体1上可以设置外凸部分5以供槽体部分2设置,在该实施例中,外凸部分5整体为短圆柱体,该短圆柱体成水平状态垂直外凸设在基体1的一个面上,参考图2,而槽体部分2则设置在短圆柱体的外端部上,且槽体部分2沿短圆柱体的径向水平设置。外凸部分设置后,可避免连接体3在利用推入部分推入时与基体1上的其他部位发生干涉,便于顺畅推入。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连接体3上设置槽体部分2时,连接体3上可设置轴向的外凸部分5以供槽体部分2设置,此时外凸部分5可选择与连接体3一体成型,这样连接体3上便有足够的长度设置槽体部分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槽体部分2为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端部开口的截面呈圆弧状的槽口,与槽体部分2互配构成的推入部分4为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且截面呈圆弧状的凸体。考虑到连接的牢固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槽口的截面圆弧的弧长大于其所在整圆的圆长的一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3的插入端设置外径依次增大的第一段3.1、第二段3.2和第三段3.3,第一段3.1上间隔设置多个环体6,环体6的最大径与第二段3.2外径匹配,第二段3.2的外径与连接的管件内径匹配,第三段3.3的外径与连接的管件的外径匹配,且第一段3.1的长度大于第二段3.2的长度和第三段3.3的长度,第一段3.1的长度占了连接体的大部分长度,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接接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槽体部分(2);连接体(3)用以连接所需管件;推入部分(4),所述推入部分(4)和槽体部分(2)互配构成以便推入部分(4)推入槽体部分(2)以形成连接;互配构成的推入部分(4)和槽体部分(2)中的一个设置在基体(1)上而另一个设置在连接体(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槽体部分(2);连接体(3)用以连接所需管件;推入部分(4),所述推入部分(4)和槽体部分(2)互配构成以便推入部分(4)推入槽体部分(2)以形成连接;互配构成的推入部分(4)和槽体部分(2)中的一个设置在基体(1)上而另一个设置在连接体(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上设置至少两个槽体部分(2)或两个推入部分(4)或一个槽体部分(2)和一个推入部分(4),所述连接体(3)上设置一个槽体部分(2)或一个推入部分(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基体(1)上的槽体部分(2)和/或推入部分(4)垂直相邻或平行相对。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基体(1)上设置外凸部分(5)以供槽体部分(2)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连接体(3)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华邬晓鸿余奇峰
申请(专利权)人:永新县东新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