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构态仿生机器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31140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6:17
一种多构态仿生机器人机构,包括三个可伸缩连杆和四个闭链五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可伸缩连杆包括第一可伸缩连杆、第二可伸缩连杆和第三可伸缩连杆,所述四个闭链五杆机构包括第一闭链五杆机构、第二闭链五杆机构、第三闭链五杆机构及第四闭链五杆机构。由于闭链五杆机构以及可伸缩连杆变形,此机器人机构具有多个构态,具备两栖工作能力,通过改变足部与地面接触面积,实现适应不同路面;又可以实现俯仰、翻转等多种动作;通过改变机器人机构宽度,实现适应狭窄工作空间;其蛇形构态能适应水下、陆地各种复杂工作环境;驱动简单,在不改变驱动装置的情况下,能实现对机器人机构各构态的驱动,可以满足多任务的工作要求。

A multi-state bionic robot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构态仿生机器人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仿生机器人机构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多构态仿生机器人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仿生机器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多足类仿生机器人、鱼类仿生机器人、蛇类仿生机器人以及两栖类仿生机器人的研究成果日趋丰富,在灾后营救、野外探测、海底资源开发、水下打捞以及树木整枝等工作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工作环境,以及越来越高的工作要求,单一构态的机器人机构越来越力不从心,中国专利ZL201410520580.7公开了一种具有柔性腰部和弹性腿的柔顺四足机器人,该机器人具有俯仰、横滚和偏转自由度,但是机械腿与地面接触为单一的点接触形式,在沙地、沼泽等特殊工作场合明显不足;中国专利ZL201010223020.7公开了一种两栖仿生龟机器人机器人,可同时实现陆地运动步态和水中运动步态,但是未考虑复杂的海底工作环境,其他专利所公开的机器人机构与这两个专利类似,不能真正实现灵活适应环境。这就要求机器人在陆地工作时,面对实际工作环境,能够实现俯仰动作,在机器人翻倒后仍能继续工作,还能够改变机器人宽度以适应狭窄空间,同时处于松软地面时,可以改变足部与地面接触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构态仿生机器人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构态仿生机器人机构,包括三个可伸缩连杆和四个闭链五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可伸缩连杆包括第一可伸缩连杆、第二可伸缩连杆和第三可伸缩连杆,所述闭链五杆机构包括第一闭链五杆机构、第二闭链五杆机构、第三闭链五杆机构及第四闭链五杆机构,所述第一闭链五杆机构包括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第四杆和第五杆,第一杆一端与第一可伸缩连杆通过铰链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可伸缩连杆通过铰链连接,第二杆一端与第一可伸缩连杆连接,且处于第一杆外侧,另一端与第三杆一端通过铰链连接,第三杆处于第二杆外侧,第三杆另一端与第四杆一端通过铰链连接,第四杆处于第三杆外侧,第四杆另一端与第五杆一端通过铰链连接,第五杆处于第四杆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构态仿生机器人机构,包括三个可伸缩连杆和四个闭链五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可伸缩连杆包括第一可伸缩连杆、第二可伸缩连杆和第三可伸缩连杆,所述闭链五杆机构包括第一闭链五杆机构、第二闭链五杆机构、第三闭链五杆机构及第四闭链五杆机构,所述第一闭链五杆机构包括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第四杆和第五杆,第一杆一端与第一可伸缩连杆通过铰链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可伸缩连杆通过铰链连接,第二杆一端与第一可伸缩连杆连接,且处于第一杆外侧,另一端与第三杆一端通过铰链连接,第三杆处于第二杆外侧,第三杆另一端与第四杆一端通过铰链连接,第四杆处于第三杆外侧,第四杆另一端与第五杆一端通过铰链连接,第五杆处于第四杆内侧,第五杆另一端与第二可伸缩连杆通过铰链连接,且处于第一杆外侧;所述第二闭链五杆机构,包括第六杆、第七杆、第八杆、第九杆和第十杆,第六杆一端与第二可伸缩连杆通过铰链连接,且处于第一杆外侧与第五杆内侧,第六杆另一端与第三可伸缩连杆通过铰链连接,第七杆一端与第二可伸缩连杆通过铰链连接,且处于第五杆外侧,另一端与第八杆一端通过铰链连接,且第八杆处于第七杆外侧,第八杆另一端与第九杆一端通过铰链连接,第九杆处于第八杆内侧,第九杆另一端与第十杆一端通过铰链连接,第十杆处于第九杆内侧,第十杆另一端与第二可伸缩连杆通过铰链连接,第十杆处于第六杆外侧;所述第三闭链五杆机构,包括第十一杆、第十二杆、第十三杆、第十四杆、第十五杆,第十一杆一端与第一可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汝贵袁吉伟孙家兴黄慕华陈辉庆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