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社区的公共区域的结构布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3013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社区的公共区域的结构布置。主要包括集水池、人工湿地系统、步行栈道、周边广场。在社区的公共空间建设人工湿地系统,对社区生活废水进行处理,并在人工湿地前部设置集水池,上方建设木质步行栈道,湿地周边设置广场;人工湿地系统总深度为1.2~1.5m,池体采用混凝土,填料层从上到下依次为细砂层、粗砂层、细砾层、粗砾层,池底铺设防渗层,细砂层上种植水生植物,污水在粗砂层以下流动。将人工湿地技术应用于社区的建设,集“中水处理”和“水景绿化”功能于一体,不仅省去灌溉用水、水景补水,还能提供再生水,保证景观用水的水质、水量,而且能减少占地、基建、设备、维护等多项投资,实现真正的“生态型社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社区的公共区域的结构布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态社区的公共区域的结构布置。具体指一种集污水处理,生态绿化,水资源回用为一体的新型生态社区公共区域的结构布置。
技术介绍
生态学原理在20世纪30年代一40年代开始运用到城市社区的规划。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类居住地的建设有了更大的发展,中国对居住区的环境规划设计越来越重视,但我国生态社区建设主要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各地区所开展的生态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未来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生态社区的设计理念首先是生态设计,节约能源经济高效。其次是软硬结合,环境质量与物质需求兼顾,在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同时满足心理需求,二者缺一不可。再次是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对环境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将对自然环境原版特征的改造降至最低限度,充分体现当地特色。最后,还要做到保护历史文脉,以人为本,为居民生活添加丰富的色彩和趣味。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大大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压力。人们需要一种不仅仅具有污水处理效果,而且实用美观的污水处理系统,用于处理生活污水。人工湿地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生态社区的公共区域的结构布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态社区的公共区域的结构布置,其特征是主要包括集水池、人工湿地系统、步行栈道、周边广场;在社区的公共空间建设人工湿地系统,对社区生活废水进行处理,并在人工湿地前部设置集水池,上方建设木质步行栈道,湿地周边设置广场;人工湿地系统总深度为1.2~1.5m,池体采用混凝土,填料层从上到下依次为细砂层、粗砂层、细砾层、粗砾层,池底铺设防渗层,细砂层上种植水生植物,污水在粗砂层以下流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社区的公共区域的结构布置,其特征是主要包括集水池、人工湿地系统、步行栈道、周边广场;在社区的公共空间建设人工湿地系统,对社区生活废水进行处理,并在人工湿地前部设置集水池,上方建设木质步行栈道,湿地周边设置广场;人工湿地系统总深度为1.2~1.5m,池体采用混凝土,填料层从上到下依次为细砂层、粗砂层、细砾层、粗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振宇万蕾张妮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