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送焊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3009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动送焊锡装置,它是由上外壳(1),下外壳(2),主动轮(3),从动轮(4),拉弹簧(5),拉压弹簧(6),滑块(7),连杆(8)和导向柔性管(9)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拆卸便于携带,可搭载在当前市场中的各种通用焊枪上,操作简便;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手动驱动,无需复杂电路,体积小,成本低,节能环保;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焊锡丝的进给量和进给速度的便捷、准确控制。

A manual solder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anual feed solder device, which is composed of an upper shell (1), shell (2), a driving wheel (3), a driven wheel (4), spring (5),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spring (6), the slider (7), (8) and a guide rod (flexible tube 9); the invention can be disassembled is convenient to carry, can be equipped with simple operation in the current market in general; the welding gun, the invention adopts manual drive, without complicated circuit, small volume, low cost,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venient and accurate control of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solder wire feed and sp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动送焊锡装置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动送焊锡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以实现单手手动送焊锡与焊接,属于电子制作和电器维修领域。
技术介绍
电烙铁在实验室,工厂等普遍使用。现有的电烙铁已有模块化的烙铁头,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更换烙铁头,如圆头、刀头等。但是,现有的电烙铁有一个问题就是必须一只手拿烙铁,另一只手拿焊锡丝,也就是说,必须通过左右手的配合才能完成工作。这样,有时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在焊接芯片,贴片元件等时候,需要用镊子固定元件。但是,我们的两只手都已经被占用了,所以,这些焊接工作往往需要两个人来完成,或者需要特定的夹持装置。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手动送焊锡丝装置,该装置可以搭载在当前市场上常用的焊枪上,可以将焊锡丝送到烙铁头上,从而实现单手手动送焊锡、焊接过程。然而,市场上已经有了可以自动送锡的电烙铁,但是往往都是电动的,需要很大的支架和焊台,而且需要使用配套的焊枪,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而且适用性不好。相比之下,本专利技术无需供电,可以通过手按来完成送锡,操作方便,而且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动送焊锡装置,该装置可夹持在通用电烙铁上,利用主动轮,弹簧,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手动送焊锡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送焊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上外壳(1)、下外壳(2)、主动轮(3),从动轮(4)、拉弹簧(5)、拉压弹簧(6)、滑块(7)、连杆(8)和导向柔性管(9)组成;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关系:1,在手指下压时,滑块(7)向下滑动,在手指松开时,拉弹簧(5)将“滑块(7)拉回原位;2,滑块(7)上下滑动时,带动连杆(8)的运动;3,连杆(8)运动时,带动主动轮(3)转动;4,主动轮(3)转动时,在从动轮(4)的配合下,将焊锡丝送入导向柔性管(9);5,导向柔性管(9)将焊锡丝送到烙铁头部的恰当位置;6,在拉压弹簧(6)的拉力和推力下,主动轮(3)实现转动一周;各部件的形状构造:1.上外壳(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送焊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上外壳(1)、下外壳(2)、主动轮(3),从动轮(4)、拉弹簧(5)、拉压弹簧(6)、滑块(7)、连杆(8)和导向柔性管(9)组成;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关系:1,在手指下压时,滑块(7)向下滑动,在手指松开时,拉弹簧(5)将“滑块(7)拉回原位;2,滑块(7)上下滑动时,带动连杆(8)的运动;3,连杆(8)运动时,带动主动轮(3)转动;4,主动轮(3)转动时,在从动轮(4)的配合下,将焊锡丝送入导向柔性管(9);5,导向柔性管(9)将焊锡丝送到烙铁头部的恰当位置;6,在拉压弹簧(6)的拉力和推力下,主动轮(3)实现转动一周;各部件的形状构造:1.上外壳(1):该上外壳(1)是由上外壳-拉压弹簧固定圆台(10)、方形连杆干涉槽(111)和弧形连杆干涉槽(112)组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1)方形连杆干涉槽(111)位于上外壳(1)的侧面,该弧形连杆干涉槽(112)位于该上外壳(1)的下部,作用均为防止该连杆(8)与该上外壳(1)发生干涉;(2)该上外壳-拉压弹簧固定圆台(10)位于该弧形连杆干涉槽(112)的内部,用于固定拉压弹簧(6);它们的形状构造是:(1)该上外壳-拉压弹簧固定圆台(10)的形状为圆台,其下底靠近上外壳(1);(2)该方形连杆干涉槽(111)的形状为长方体形,该弧形连杆干涉槽(112)为柱体,柱体的底面为光滑的弧形;2.下外壳(2):该下外壳(2)是由下外壳-拉弹簧固定钩(12)、滑块导向槽(13)、主动轮转动轴(14)、从动轮转动轴(15)、导向柔性管固定接口(16)、焊枪固定接口(17)和主动轮-从动轮容纳槽(18)组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1)该下外壳-拉弹簧固定钩(12)位于下外壳(2)的上部,用于固定拉弹簧(5);(2)该滑块导向槽(13)位于下外壳(2)的上部,且低于下外壳-拉弹簧固定钩(12),即在下外壳-拉弹簧固定钩(12)的下边;该导向凸台(24)在滑块导向槽(13)内部滑动,从而对滑块(7)的运动起到导向的作用;(3)该主动轮转动轴(14)位于“主动轮-从动轮容纳槽(18)的中间偏右,用于固定主动轮(3);(4)该从动轮转动轴(15)位于“主动轮-从动轮容纳槽(18)的中间偏左,用于固定从动轮(4);(5)该导向柔性管固定接口(27)位于该下外壳(2)的下部,用于连接该导向柔性(9),焊锡丝穿过该导向柔性管固定接口(27)的内孔,进入导向柔性管(9);它们的形状构造是:(1)该下外壳-拉弹簧固定钩(12)为钩状,开口向上;(2)该滑块导向槽(13)为长方体状;(3)该主动轮转动轴(14)为圆柱状;(4)该从动轮转动轴(15)为圆柱状;(5)该导向柔性管固定接口(16)为圆柱状,内部为圆柱螺纹孔;(6)该焊枪固定接口(17)为圆柱环,圆心角为钝角;(7)该主动轮-从动轮容纳槽(18)的底面平整,四周轮廓为圆滑不规则闭合曲线;3,主动轮(3):该主动轮(3)是由转动轴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玺王昊臣孔祥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