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机的振动给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2902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机的振动给料机,振动框的底壁上设有出料槽,筛框设于振动框的内腔中,电机固定于振动框的外壁上,且电机的输出轴与偏心块固定连接;两根第一导杆固定连接在振动框的左右侧壁上,且两第一导杆均插接于支撑座上,第一弹簧套设于第一导杆上,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于支撑座和振动框的外壁上;两根第二导杆垂直固定于底座上,且第二导杆的顶端穿设于支撑座上,第二弹簧套设于第二导杆上,且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于底座和支撑座上。在增加筛分效率的同时,可以避免竖直方向运动幅度过大而导致物料飞出振动框的现象。

A vibrating feeder based on mo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ibration feeder motor based on the vibration of bottom wall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e groove, a vibration sieve frame frame in the cavity, the outer wall of the frame is fixed on the vibration motor, and the motor output shaft and the eccentric block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 two first guide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and right side of the vibration box on the wall, and the first two guide rods are connected on the supporting seat, a first spring is sleeved on the first guide rod, and both ends of the first spring contact respectively on the supporting seat and the vibration frame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two; second vertical guide bar is fixed on the base, and the top second guide rod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seat, second spring is sleeved on the guide rod second, and the second ends of the springs are respectively abutted on the base and the supporting seat. While increasing the sieving efficiency, it can avoid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motion amplitude of the vertical direction is too large to cause the material to fly out of the vibration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机的振动给料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电机的振动给料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振动给料的结构普遍是在振动框的外壁上设置一电机,然后通过弹簧将振动框浮动支撑在某一固定件上,电机开启,振动框振动,完成物料筛分。该结构的给料机在使用时,振动框往往只是沿着一个方向运动,振动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电机的振动给料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基于电机的振动给料机,包括振动框、筛框、电机、偏心块、第一导杆、第一弹簧、支撑座、第二导杆、第二弹簧和底座,所述振动框的底壁上设有出料槽,筛框设于振动框的内腔中,电机固定于振动框的外壁上,且电机的输出轴与偏心块固定连接;两根第一导杆固定连接在振动框的左右侧壁上,且两第一导杆均插接于支撑座上,第一弹簧套设于第一导杆上,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于支撑座和振动框的外壁上;两根第二导杆垂直固定于底座上,且第二导杆的顶端穿设于支撑座上,第二弹簧套设于第二导杆上,且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于底座和支撑座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杆与第二导杆相互垂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包括底板和立板,两立板分别垂直固定于底板的左右两端,第一导杆穿设于立板上,第二导杆穿设于底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筛框可拆卸的固定于振动框内。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的电机直接固定在振动框的侧壁上,振动框插接于支撑座上,支撑座浮动支撑在底座上,振动框沿着水平方向的运动幅度大于振动框沿着竖直方向的运动幅度,在增加筛分效率的同时,可以避免竖直方向运动幅度过大而导致物料飞出振动框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电机的振动给料机,包括振动框11、筛框12、电机13、偏心块、第一导杆21、第一弹簧22、支撑座23、第二导杆31、第二弹簧32和底座33,振动框11的底壁上设有出料槽14,筛框12设于振动框11的内腔中,电机13固定于振动框11的外壁上,且电机13的输出轴与偏心块固定连接。两根第一导杆21固定连接在振动框11的左右侧壁上,且两第一导杆21均插接于支撑座23上,第一弹簧22套设于第一导杆21上,且第一弹簧22的两端分别抵触于支撑座23和振动框11的外壁上。两根第二导杆31垂直固定于底座33上,且第二导杆31的顶端穿设于支撑座23上,第二弹簧32套设于第二导杆31上,且第二弹簧32的两端分别抵触于底座33和支撑座23上。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导杆21与第二导杆31相互垂直。本专利技术中的支撑座23包括底板231和立板232,两立板232分别垂直固定于底板231的左右两端,第一导杆21穿设于立板232上,第二导杆31穿设于底板231上。筛框12通过螺钉可拆卸的固定于振动框11内。在使用时,将待筛分的物料置于筛框12内,电机开启,振动框11震动,对物料进行筛分。电机开启后,振动框11沿着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同时运动,筛分效率高,且电机13直接固定在振动框11的侧壁上,振动框11插接于支撑座23上,支撑座23浮动支撑在底座33上,振动框11沿着水平方向的运动幅度大于振动框11沿着竖直方向的运动幅度,在增加筛分效率的同时,可以避免竖直方向运动幅度过大而导致物料飞出振动框11的现象。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基于电机的振动给料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电机的振动给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框(11)、筛框(12)、电机(13)、偏心块、第一导杆(21)、第一弹簧(22)、支撑座(23)、第二导杆(31)、第二弹簧(32)和底座(33),所述振动框(11)的底壁上设有出料槽(14),筛框(12)设于振动框(11)的内腔中,电机(13)固定于振动框(11)的外壁上,且电机(13)的输出轴与偏心块固定连接;两根第一导杆(21)固定连接在振动框(11)的左右侧壁上,且两第一导杆(21)均插接于支撑座(23)上,第一弹簧(22)套设于第一导杆(21)上,且第一弹簧(22)的两端分别抵触于支撑座(23)和振动框(11)的外壁上;两根第二导杆(31)垂直固定于底座(33)上,且第二导杆(31)的顶端穿设于支撑座(23)上,第二弹簧(32)套设于第二导杆(31)上,且第二弹簧(32)的两端分别抵触于底座(33)和支撑座(2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机的振动给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框(11)、筛框(12)、电机(13)、偏心块、第一导杆(21)、第一弹簧(22)、支撑座(23)、第二导杆(31)、第二弹簧(32)和底座(33),所述振动框(11)的底壁上设有出料槽(14),筛框(12)设于振动框(11)的内腔中,电机(13)固定于振动框(11)的外壁上,且电机(13)的输出轴与偏心块固定连接;两根第一导杆(21)固定连接在振动框(11)的左右侧壁上,且两第一导杆(21)均插接于支撑座(23)上,第一弹簧(22)套设于第一导杆(21)上,且第一弹簧(22)的两端分别抵触于支撑座(23)和振动框(11)的外壁上;两根第二导杆(31)垂直固定于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恩荣薛文彦陈荷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高传机电自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