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流加菌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2808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流加菌剂装置,包括储菌装置,包括设置在下端面的第一微孔曝气盘、对菌液进行搅拌的第一搅拌装置以及控制菌液温度的温度控制装置;储水装置,用于存储水;混合装置,分别与储菌装置和储水装置连接,还包括感应装置和第二微孔曝气盘;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液面高度和记录反应时间并与出料管道、出水管道控制连接;加样装置,与混合装置连接,包括加样开关、加样总管和多根加样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自动控制、便于调节、减少人工成本,为湖泊的自动化投菌提供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流加菌剂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应于湖泊治理的自动流加菌剂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的江河湖泊水体污染主要包括氮磷等营养物和有机物污染物两方面。削减水体N、P和有机污染物的技术途径除了消除点源(截流污染源)、减少和控制面源污染这些最基本的途径外,国内外最常见的方法有机械清淤法、引水冲洗法、化学法和生物修复法。与物理、化学方法相比,生物修复技术可在常温下高效完成,具有处理效果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不需耗能或低耗能、运行成本大大低于机械清淤和引水冲洗等技术,并可避免铺设机械设备、修坡筑堤以及由于污泥堆放造成的环境二次污染问题。在生物修复方法中,微生物技术更是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其来源广、易培养、繁殖快、对环境适应性强;不仅能够去除各类有机物、病原体与有毒物质,还能去除臭味、提高透明度与降低色度等;对处理环境的影响小,不产生二次污染。对于微生物修复应用于湖泊水体污染治理中,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投菌船进行投菌,或从岸边直接向湖泊投菌,湖泊水流一般为流动状态、且流速往往会存在投菌不均匀、治理成本高、效果不稳定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自动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流加菌剂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流加菌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菌装置,用于预培养菌液,其上端设有加料口,在侧壁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出料管道;储菌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下端面的第一微孔曝气盘、对菌液进行搅拌的第一搅拌装置以及控制菌液温度的温度控制装置;储水装置,用于存储水,其上端设有第一入水口,在侧壁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出水管道;混合装置,分别与所述出料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连接,且两个管道分别设有检测各自流量的流量计;所述混合装置还包括感应装置和第二微孔曝气盘;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液面高度和记录反应时间并与所述出料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控制连接,所述混合装置的下端面设有排液口;加样装置,与所述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流加菌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菌装置,用于预培养菌液,其上端设有加料口,在侧壁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出料管道;储菌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下端面的第一微孔曝气盘、对菌液进行搅拌的第一搅拌装置以及控制菌液温度的温度控制装置;储水装置,用于存储水,其上端设有第一入水口,在侧壁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出水管道;混合装置,分别与所述出料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连接,且两个管道分别设有检测各自流量的流量计;所述混合装置还包括感应装置和第二微孔曝气盘;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液面高度和记录反应时间并与所述出料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控制连接,所述混合装置的下端面设有排液口;加样装置,与所述排液口连接,包括加样开关、加样总管和多根加样支管;所述加样开关设置在所述加样总管上且与所述感应装置控制连接,所述加样支管均与所述加样总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流加菌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感应器和加热棒,当所述温度感应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定心万瑶佳林彦徐桂铭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水之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