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海娟专利>正文

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2686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的,僵蚕9克,荆芥穗、羌活、白芷、天麻各6克,青皮9克。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制剂对眩晕专药专治,疗效显著。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for vertigo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for treating vertigo, is made from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by weight of 9 grams, Jiangcan, Schizonepeta spike, angelica, notopterygium, Tianma 6 grams, 9 grams of gree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for vertigo special medicine cures, curativ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特别是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成药。
技术介绍
眩是目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因二者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究其原因有四:一是外邪袭人,邪气循经脉上扰巅顶,清窍被扰,可发生眩晕。二是脏腑功能失调,或肾精亏耗,不能生髓,髓海不足,发生眩晕;或是肝阳上亢,上扰清窍,发为眩晕;或是脾胃不足,气血亏虚脑失所养。三是痰湿中阻,痰湿上犯,蒙蔽清阳而发眩晕。四是瘀血内阻,清窍受扰,而生眩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副作用小、疗效好,用于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的:僵蚕9克,荆芥穗、羌活、白芷、天麻各6克,青皮9克。所述的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所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药,将称取好的各原料药混合、杀菌后装袋即可。本专利技术的各原料药的药用性能如下:僵蚕: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荆芥穗:辛、微温,解表散风,透疹。羌活:味辛、苦,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白芷:味辛、性温,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天麻:甘,平,息风,定惊。青皮:味苦、辛,疏肝破气。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出各原料药及其配比,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本专利技术具有疗效显著,标本兼治,副作用小的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的:僵蚕9克,荆芥穗、羌活、白芷、天麻各6克,青皮9克。所述的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所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药,将称取好的各原料药混合、杀菌后装袋即可。用法及用量:将制成的中药制剂加适量水煎煮,加热至沸点,煎煮30-50分钟,过滤得药液,用此方法连续煎煮三次,将三次煎煮所得药液合并,平均分为三份,口服,每天3次,一次服用量为30ml,30天为一疗程。实验例:(1)临床观察采用本专利技术治疗50例患者,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最大者67岁,年龄最小者45岁。(2)治疗方法口服,每天3次,一次服用量为30ml,30天为一疗程。(3)治疗结果50例患者中,服药后多在6-10天见效,经30天治疗,治愈率为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僵蚕9克,荆芥穗、羌活、白芷、天麻各6克,青皮9克。

【技术特征摘要】
1.治疗眩晕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海娟
申请(专利权)人:高海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