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体及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2040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3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煲体及烹饪设备,煲体包括:外锅;感温件,设置在外锅的侧壁上,用于在烹饪设备的内胆装入外锅时,与内胆接触并检测内胆的温度信息;防磨层,设在感温件的用于与内胆接触的表面上;本方案提供的煲体,在感温件的用于与内胆接触的表面上设置防磨层,可以增加感温件表面的耐磨强度,以当内胆装入外锅与感温件相互摩擦时,避免感温件磨损,以此可确保感温件表面平整,从而确保感温件与内胆的接触面积不减损,使感温件对内胆的感温更准确。

Cooker and cook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煲体及烹饪设备
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煲体及一种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市售电炖锅侧面感温盒多为原材料材质,当内胆放入外锅内时,陶瓷内胆会与感温盒磨擦,由于内胆的硬度很大,而由较高热导率材料做的感温盒的硬度比内胆的硬度低,装入内胆时会造成感温盒表面磨损不平,导致感温盒与内胆接触不良,进一步造成对内胆感温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煲体。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煲体的烹饪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煲体,用于烹饪设备,包括:外锅;感温件,设置在所述外锅的侧壁上,用于在所述烹饪设备的内胆装入所述外锅时,与所述内胆接触并检测所述内胆的温度信息;防磨层,设在所述感温件的用于与所述内胆接触的表面上。本技术提供的煲体,在感温件的用于与内胆接触的表面上设置防磨层,可以增加感温件表面的耐磨强度,以当内胆装入外锅与感温件相互摩擦时,避免感温件磨损,以此可确保感温件表面平整,从而确保感温件与内胆的接触面积不减损,使感温件对内胆的感温更准确。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煲体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感温件包括:导热感温盒,所述防磨层位于所述导热感温盒表面;感温头,位于所述导热感温盒内,并与所述导热感温盒接触。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热感温盒为金属质体,所述防磨层为一体成型在所述金属质体表面的氧化层。在本方案中,设置导热感温盒为金属质体,金属质体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可以确保导热感温盒内的感温头对内胆感温的准确性,设置防磨层为一体成型在金属质体表面的氧化层,具体地,氧化层可由氧化处理工艺直接在金属质体制出,加工便利,且可保证氧化层均匀,此外,相比于原金属质体而言,氧化层具有更高的耐磨强度,且由于氧化层的致密性更高,与内胆的摩擦系数更小,使导热感温盒的摩擦寿命更长,使导热感温盒与内胆的接触面积不变,感温更稳定。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防磨层为经硬质氧化处理形成在所述导热感温盒表面的硬质氧化层。在本方案中,进一步设置防磨层为经硬质氧化处理形成在导热感温盒表面的硬质氧化层,相比一般氧化层,硬质氧化层具有更高的耐磨强度和附着力,在确保提升导热感温盒耐磨性的同时,可有效避免防磨层脱落的问题,此外,基于硬质氧化层的处理工艺,还可根据使用需求将硬质氧化层制成不同的颜色,例如黑色、金色等,使产品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防磨层为耐磨涂层。在本方案中,设置防磨层为耐磨涂层,具体地,耐磨涂层可由喷涂工艺制作在感温件上,例如,喷涂制作在感温件的如导热感温盒的表面上,具有加工便利的优点,且可保证耐磨涂层均匀,此外,相比于原导热感温盒材质而言,耐磨涂层具有更高的耐磨强度,使感温件的摩擦寿命更长,使感温件与内胆的接触面积不变,感温更稳定。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耐磨涂层包括特氟龙涂层。在本方案中,进一步设置耐磨涂层包括特氟龙涂层,相比于原导热感温盒材质而言,特氟龙涂层具有更高的耐磨强度,且特氟龙涂层的摩擦系数极低,可以减小内胆与感温件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保证内胆装入外锅的动作顺畅,且可以减少感温件受到的摩擦损伤,使感温件的摩擦寿命更长,使感温件与内胆的接触面积不变,感温更稳定。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感温件上相对邻近所述外锅锅口部位的侧壁上设有导向斜面或导向弧面。在本方案中,在感温件上相对邻近外锅锅口部位的侧壁上设置导向斜面或导向弧面,使内胆与感温件刚接触时可沿导向斜面或导向弧面顺利绕过感温件滑下,避免内胆与感温件刚性碰撞,有效对感温件进行防护,并保证内胆装入外锅动作的顺畅性。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煲体还包括:弹性支撑装置,所述感温件通过所述弹性支撑装置安装在所述外锅的侧壁上,其中,在所述内胆装入所述外锅时,所述感温件受所述弹性支撑装置支撑与所述内胆抵靠。在本方案中,设置感温件通过弹性支撑装置安装在外锅的侧壁上,以使感温件可相对于外锅的侧壁浮动,具体地,当内胆装入外锅时,内胆对感温件的作用力促使弹性支撑装置压缩以对内胆的下行运动让位,避免感温件与内胆刚性碰撞,在内胆装入外锅后,弹性支撑装置向感温件提供一个回弹力,使感温件与内胆的侧壁抵靠,以确保感温件与内胆有效贴合,保证感温件对内胆感温的准确性。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感温件也可进行刚性固定,使之不可浮动地凸出在外锅侧壁上与内胆进行接触。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煲体;内胆,能被装入所述煲体的外锅中,或被从所述外锅中取出。本技术提供的烹饪设备,因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煲体,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可选地,所述烹饪设备为电炖锅。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烹饪设备局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和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外锅,11通孔,20感温件,21导热感温盒,211翻边,22感温头,23导向斜面,30防磨层,40弹性支撑装置,41盖板,42弹簧,50内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烹饪设备及其煲体。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煲体,用于烹饪设备,包括:外锅10、感温件20和防磨层30。具体地,感温件20设置在外锅10的侧壁上,用于在烹饪设备的内胆50(例如为陶瓷内胆50,当然,也可在内胆为金属内胆的烹饪设备中运用)装入外锅10时,与内胆50接触并检测内胆50的温度信息;防磨层30设在感温件20的用于与内胆50接触的表面上。本技术提供的煲体,在感温件20的用于与内胆50接触的表面上设置防磨层30,可以增加感温件20表面的耐磨强度,以当内胆50装入外锅10与感温件20相互摩擦时,避免感温件20磨损,以此可确保感温件20表面平整,从而确保感温件20与内胆50的接触面积不减损,使感温件20对内胆50的感温更准确。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感温件20包括:导热感温盒21和感温头22,具体地,防磨层30位于导热感温盒21表面;感温头22位于导热感温盒21内,并与导热感温盒21接触。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导热感温盒21为金属质体,防磨层30为一体成型在金属质体表面的氧化层,具体地,金属质体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可以确保导热感温盒21内的感温头22对内胆50感温的准确性,设置防磨层30为一体成型在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煲体及烹饪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煲体,用于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锅;感温件,设置在所述外锅的侧壁上,用于在所述烹饪设备的内胆装入所述外锅时,与所述内胆接触并检测所述内胆的温度信息;防磨层,设在所述感温件的用于与所述内胆接触的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煲体,用于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锅;感温件,设置在所述外锅的侧壁上,用于在所述烹饪设备的内胆装入所述外锅时,与所述内胆接触并检测所述内胆的温度信息;防磨层,设在所述感温件的用于与所述内胆接触的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件包括:导热感温盒,所述防磨层位于所述导热感温盒表面;感温头,位于所述导热感温盒内,并与所述导热感温盒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感温盒为金属质体,所述防磨层为一体成型在所述金属质体表面的氧化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层为经硬质氧化处理形成在所述导热感温盒表面的硬质氧化层。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煲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平华杜明辉邢凤雷吴坚陈维维许智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