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电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1719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1 01:43
一种漏电保护器,包括一下壳体、一安装在下壳体内的脱扣装置、一与下壳体盖配的上壳体,特点:所述的脱扣装置包括有一基座,一安装在基座上方的电子线路板,一安装在基座长度方向左侧且与电子线路板电连接的线圈,一安装在基座长度方向右侧且与电子线路板电连接的互感器,一对安装在基座上且穿设在互感器中的静触头以及一对安装在基座上且与静触头配合的动触头。这种结构能够在基座与电子线路板固定后完成对线圈、互感器和压块的装配,避免了已有技术中对电子线路板反面点焊操作时存在的困难以及对互感器因安装空间不足而遇到的尴尬,有利于简化整体结构,降低装配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A kind of leakage protector

A leakage protector comprises a shell, a mounting feature in the tripping device, the lower shell body shell, a cover and a lower shell releasing device comprises a base, an electronic circuit is installed in the above the base plate, a base installed in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left and the coil board. Connect the electronic circuit, one mounted on the base length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right side of transformer electronic circuit board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on the base and arranged through the transformer in static contact and a pair of mounted on the base and the movable contact and the static contact with a pair of mounting. This structure can in the base and the electronic circuit board is fixed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coil, transformer and block assembly, to avoid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of electronic circuit board opposite operation and the difficulties of welding transformer installation due to lack of space and embarrassment, to simplify the structure,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assembling, improve production the efficiency, greatly reducing the cost of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漏电保护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用电安全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漏电保护器。
技术介绍
漏电保护器是电器保护不可或缺的一种配套装置,其中小型漏电保护器的应用尤为广泛,特别是在开关、插座或拖线板等功率较小但需要进行末端漏电保护的用电线路中,当用电器出现漏电情况时能起到快速切断电源的作用。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关于漏电保护器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3474298A所推荐的“一种漏电保护器”,其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中的电路板和工作组件,工作组件包括位于电路板上方的复位按钮和测试按钮,及位于电路板下方的动触头组、静触头组、磁环和线圈,测试按钮的接触点直接作用于电路板上,复位按钮的挂钩上套设有弹簧,并从电路板中穿过,磁环位于挂钩的一侧,线圈叠放在磁环的下方,线圈中安插有铁芯,铁芯对应挂钩的一端活动设置有锁片,挂钩上设置有与锁片匹配的卡槽。其中所述的磁环(即互感器)与线圈呈上下叠置的方式安装于电路板的下方,这种结构形式不仅使得磁环和线圈须先于电路板安装在基座上,而且接线时需要从电路板的背面进行点焊操作,另外为了不影响磁环的性能同时又能缩小产品的体积,其磁环的尺寸大小和厚度也会受到严格的控制后才能安装于基座上,不仅增加了装配的难度,使装配效率大幅下降,而且对互感器尺寸及性能的技术性要求也相应提高,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进行快速装配并且对互感器尺寸无特殊要求的小型漏电保护器。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漏电保护器,有助于优化基座结构藉以在安装电子线路板后能够快速装配互感器和线圈,避免了已有技术中对电子线路板反面点焊操作时存在的困难以及对互感器因安装空间不足而遇到的尴尬,有利于简化整体结构,降低装配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漏电保护器,包括一下壳体、一安装在下壳体内的脱扣装置、一与下壳体盖配的上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扣装置包括有一基座,一安装在基座上方的电子线路板,一安装在基座长度方向左侧且与电子线路板电连接的线圈,一安装在基座长度方向右侧且与电子线路板电连接的互感器,一对安装在基座上且穿设在互感器中的静触头以及一对安装在基座上且与静触头配合的动触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基座在长度方向的左端中部构成有一上方和左侧均具开口的线圈安装腔,在所述线圈安装腔前后方两侧的基座上分别设有一卡槽,所述的基座在长度方向的右端中部向右侧方向突起有一互感器安装板,在互感器安装板前后方两侧的基座上且对应于卡槽的位置处分别设有一输入端安装孔,在互感器安装板前后方两侧的基座上且位于底部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一插槽;所述的电子线路板通过基座前后两侧中部分别向上延伸的固定脚卡固在基座高度方向的上方;所述的互感器套设在互感器安装板上并与电子线路板上方的线路电连接,所述的输入端安装孔内分别插设有一输入板,所述的静触头分别卡设在一插槽内,其中静触头的一端分别相向弯折延伸并探入所述互感器中间的中心孔内、另一端端部向下分别构成有一静触点,相邻的输入板与静触头之间分别通过一连接板连接,该连接板的一端与输入板下端端部连接、另一端弯折延伸并探入互感器中间的中心孔内与同侧的静触头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卡槽内分别相互抵靠并共同嵌设有一输出板和一动触头,所述的输出板在卡槽内向下延伸并在端部形成有压敏电阻连接头,所述的动触头一端沿对应的输出板向上延伸并分别与电子线路板上方的线路电连接、而另一端分别向静触头方向弯折延伸并在端部形成有一与对应的静触点配合的动触点;所述的线圈设置在线圈安装腔内并与电子线路板上方的线路电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基座在长度方向的中部内设有一与线圈安装腔相连通的压块安装腔;所述的脱扣装置还包括一压块,该压块上下滑动地设置在压块安装腔内,在压块高度方向的底部且位于前后方向上分别延设有一压杆,该对压杆分别从下方抵靠在一对动触头上,在压块的中间开设有一上下贯穿的复位孔,在所述的复位孔内插设有一依次贯穿电子线路板和基座的复位杆,在压块朝向线圈的一侧侧面上具有一滑槽,在该滑槽内左右滑动地安装有一锁片,该锁片一端构成有一U形开口并且该U形开口与线圈内的铁芯一端相互卡固、而另一端在所述的滑槽内滑动并与复位杆下端形成的卡口相配合。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复位杆上套设有一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的一端抵靠在电子线路板上、另一端抵靠在复位杆上端形成的复位钮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线圈内设置有用于推动铁芯向右侧运动的线圈复位弹簧。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线圈安装腔前后方两侧的基座上还分别设有一动触头脱扣弹簧座,所述的动触头脱扣弹簧座上开设有一开口朝向下的动触头脱扣弹簧腔,在所述的动触头脱扣弹簧腔内分别设置有一端抵靠在腔底部而另一端抵靠在动触头上的动触头脱扣弹簧。在本专利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基座在长度方向左端两侧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用于与输出板上相对应的压敏电阻连接头电连接的压敏电阻。在本专利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壳体与下壳体在前后方两侧的中部分别通过卡扣相互连接,而在下壳体的四个转角处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的上壳体连接;所述的上壳体上开设有复位钮让位孔,在上壳体上还安装有一测试钮和一导光板,所述的测试钮与电子线路板上方的用于提供漏电脱扣信号的测试装置电连接,而所述的导光板与电子线路板上方的指示灯相配合。在本专利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输出板、一对输入板的上端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后再向下弯折而形成有连接部。在本专利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动触头为一发热后动触点端部向下弯折的双金属片。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所述的基座在长度方向的左端开设有用于安装线圈的线圈安装腔、右端构成有用于安装互感器的互感器安装板和中部内设有用于安装压块的压块安装腔,并且分别在电子线路板的上表面实现电连接,这种结构能够在基座与电子线路板固定后完成对线圈、互感器和压块的装配,避免了已有技术中对电子线路板反面点焊操作时存在的困难以及对互感器因安装空间不足而遇到的尴尬,有利于简化整体结构,降低装配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脱扣装置1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脱扣装置、11.基座、111.线圈安装腔、112.卡槽、113.压块安装腔、114.互感器安装板、115.输入端安装孔、116.插槽、117.固定脚、118.动触头脱扣弹簧座、1181.动触头脱扣弹簧、12.电子线路板、121.测试装置、122.指示灯、13.互感器、14.输入板、141.连接板、15.静触头、151.静触点、16.输出板、161.压敏电阻连接头、1611.压敏电阻、17.动触头、171.动触点、18.线圈、181.铁芯、19.压块、191.压杆、192.复位孔、1921.复位杆、19211.卡口、1922.复位弹簧、1923.复位钮、193.滑槽、194.锁片;2.下壳体;3.上壳体、31.测试钮、32.导光板、33.复位钮让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清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漏电保护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漏电保护器,包括一下壳体(2)、一安装在下壳体(2)内的脱扣装置(1)、一与下壳体(2)盖配的上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扣装置(1)包括有一基座(11),一安装在基座(11)上方的电子线路板(12),一安装在基座(11)长度方向左侧且与电子线路板(12)电连接的线圈(18),一安装在基座(11)长度方向右侧且与电子线路板(12)电连接的互感器(13),一对安装在基座(11)上且穿设在互感器(13)中的静触头(15)以及一对安装在基座(11)上且与静触头(15)配合的动触头(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保护器,包括一下壳体(2)、一安装在下壳体(2)内的脱扣装置(1)、一与下壳体(2)盖配的上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扣装置(1)包括有一基座(11),一安装在基座(11)上方的电子线路板(12),一安装在基座(11)长度方向左侧且与电子线路板(12)电连接的线圈(18),一安装在基座(11)长度方向右侧且与电子线路板(12)电连接的互感器(13),一对安装在基座(11)上且穿设在互感器(13)中的静触头(15)以及一对安装在基座(11)上且与静触头(15)配合的动触头(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1)在长度方向的左端中部构成有一上方和左侧均具开口的线圈安装腔(111),在所述线圈安装腔(111)前后方两侧的基座(11)上分别设有一卡槽(112),所述的基座(11)在长度方向的右端中部向右侧方向突起有一互感器安装板(114),在互感器安装板(114)前后方两侧的基座(11)上且对应于卡槽(112)的位置处分别设有一输入端安装孔(115),在互感器安装板(114)前后方两侧的基座(11)上且位于底部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一插槽(116);所述的电子线路板(12)通过基座(11)前后两侧中部分别向上延伸的固定脚(117)卡固在基座(11)高度方向的上方;所述的互感器(13)套设在互感器安装板(114)上并与电子线路板(12)上方的线路电连接,所述的输入端安装孔(115)内分别插设有一输入板(14),所述的静触头(15)分别卡设在一插槽(116)内,其中静触头(15)的一端分别相向弯折延伸并探入所述互感器(13)中间的中心孔内、另一端端部向下分别构成有一静触点(151),相邻的输入板(14)与静触头(15)之间分别通过一连接板(141)连接,该连接板(141)的一端与输入板(14)下端端部连接、另一端弯折延伸并探入互感器(13)中间的中心孔内与同侧的静触头(15)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卡槽(112)内分别相互抵靠并共同嵌设有一输出板(16)和一动触头(17),所述的输出板(16)在卡槽(112)内向下延伸并在端部形成有压敏电阻连接头(161),所述的动触头(17)一端沿对应的输出板(16)向上延伸并分别与电子线路板(12)上方的线路电连接、而另一端分别向静触头(15)方向弯折延伸并在端部形成有一与对应的静触点(151)配合的动触点(171);所述的线圈(18)设置在线圈安装腔(111)内并与电子线路板(12)上方的线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1)在长度方向的中部内设有一与线圈安装腔(111)相连通的压块安装腔(113);所述的脱扣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斯佳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