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1705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1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该移位寄存器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元件至第五开关元件、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五开关元件响应第一时钟信号而导通,第二开关元件响应第一节点的信号而导通,第三开关元件响应第二时钟信号而导通,第四开关元件响应第二节点的信号而导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电路中每一个开关元件均根据其控制端的信号而导通或关断,以实现对输出端信号的控制,能够有效且稳定地将信号输出至下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最终提供稳定的输出信号波形。

Shift register unit, gate drive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显示装置中不仅仅包括显示面板,还包括对具有像素阵列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进行控制的栅极驱动电路(也称为行驱动电路)和源极驱动电路(也称为列驱动电路),显示面板采用逐行扫描的显示方式,其中栅极驱动电路用于产生扫描信号,使每一行像素依次导通,而源极驱动电路用于在一行像素导通时向其提供数据信号实现像素的显示。栅极驱动电路中还包括移位寄存器,该移位寄存器中包括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单元,其中每一级的移位寄存器单元通常主要由数个晶体管构成,通过向电路输入时钟信号CLK以及输入信号in(也就是起始脉冲信号),在输出端输出电平信号(也就是out信号)。然而,随着显示装置分辨率以及尺寸的增加,扫描线的负载会很大。在使用时钟信号作为推动扫描信号的输入的情况下,由于时钟信号是交流信号,所以当负载很大时输出延迟也会很大,导致输出波形异常。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元件,用于响应第一时钟信号而导通,以将输入信号提供至第一节点;第二开关元件,耦接于所述第一节点,并用于响应所述第一节点的信号而导通,以将第二时钟信号提供至第二节点;第三开关元件,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而导通,以将第一节点的信号提供至所述第二节点;第四开关元件,耦接于所述第二节点,并用于响应所述第二节点的信号而导通,以将第二电源信号提供至输出端;第五开关元件,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以将所述第一电源信号提供至所述输出端;第一电容,耦接于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输出端之间;以及第二电容,耦接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元件,用于响应第一时钟信号而导通,以将输入信号提供至第一节点;第二开关元件,耦接于所述第一节点,并用于响应所述第一节点的信号而导通,以将第二时钟信号提供至第二节点;第三开关元件,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而导通,以将第一节点的信号提供至所述第二节点;第四开关元件,耦接于所述第二节点,并用于响应所述第二节点的信号而导通,以将第二电源信号提供至输出端;第五开关元件,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以将所述第一电源信号提供至所述输出端;第一电容,耦接于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输出端之间;以及第二电容,耦接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至所述第五开关元件分别为第一晶体管至第五晶体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至所述第五晶体管均具有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入信号的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点耦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节点耦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节点耦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兴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