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油动机位移前置器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15720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1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型油动机位移前置器壳体结构,包括前壳盖和后壳盖;前壳盖的面板上至少开设有上接线端子窗口、下接线端子窗口、按键孔和指示灯孔,前壳盖的面板四周具有向后延伸的边板,其中至少两个边板上分别开设有连接孔;后壳盖的面板四周具有向前延伸的边板,后壳盖四周边板的外部轮廓尺寸对应且匹配前壳盖四周边板的内部轮廓尺寸,后壳盖的至少两个边板上分别开设有连接孔,后壳盖开设连接孔的边板与前壳盖开设连接孔的边板对应;后壳盖扣合装配在前壳盖内,并通过连接件固定,前壳盖和后壳盖之间组成电路板的布置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体积紧凑、方便安装、使用灵活、实用性强等特点。

An intelligent oil motive displacement actuator shell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oil displacement front motive shell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front shell cover and rear cover; the front shell cover panel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a terminal window, the terminal window and the button hole and the light hole,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panel before the shell cover has a side plate extending backwards among them, at least two side plate connecting hol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panel; after the shell cover has a side plate extending forward, after the cover plate four surrounding the outer contour and the corresponding size before matching cover plate four surrounding internal contour size, shell cover at least two side plat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the connecting hole, after the shell cover opened and the front shell side plate connection hole cover open side plate connec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hole; the shell cover assembly cover on the front shell, and the connecting piece is fixed by the space before the shell cover and the rear cover consists of circuit boar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structure, compact siz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flexible use, strong practicality and the li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油动机位移前置器壳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油动机-即液压伺服马达的配件,具体是一种智能型油动机位移前置器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油动机(又称液压伺服马达)是液压装置的动力机构,其具有惯性小、驱动力大、动作快、能耗低等特点。在工作过程中,油动机的位移动作(或者说行程)是由行程监控仪实现的,而行程监控仪中包括有人机交互的位移前置器,这尤其以智能型油动机最为凸显。智能型油动机的位移前置器主要由壳体、电路板以及必要的显示器件、按键和导线等组成。壳体为内深尺寸比较大的长方体槽盒结构,其主体部分以塑料成型,以狭长的小尺寸空间作为电路板布置空间。电路板布置于壳体的电路板布置空间内。显示器件、按键等布置在壳体的开口端,与壳体内的电路板连接。导线与壳体内的电路板连接、且部分导线从壳体内引出与其它对应设备连接。上述位移前置器的壳体结构导致电路板需要在安装空间内按特定的顺序及方向进行排布,尤其是主板需要填装在布置空间的槽底内部(显示板布置在壳体布置空间的槽口外部),这将会增加电路板在壳体内的安装难度和调试难度。而且,上述位移前置器在行程监控仪中的安装是以壳体嵌入的安装结构实现的,其需要对行程监控仪上的安装板(台)进行深度方向的大尺寸开孔,这不仅会增加安装难度,而且会对行程监控仪形成较大空间的占用、尤其是深度方向,进而会影响行程监控仪的其它设备布局。此外,上述位移前置器的壳体结构强度较低,其防护等级亦低,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紧凑、安装方便、且在使用过程中便于电路调试的智能型油动机位移前置器壳体结构。本技术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型油动机位移前置器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包括前壳盖和后壳盖;所述前壳盖的面板上至少开设有上接线端子窗口、下接线端子窗口、按键孔和指示灯孔,所述前壳盖的面板四周具有向后延伸的边板,其中至少两个边板上分别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后壳盖的面板四周具有向前延伸的边板,所述后壳盖四周边板的外部轮廓尺寸对应且匹配前壳盖四周边板的内部轮廓尺寸,所述后壳盖的至少两个边板上分别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后壳盖开设连接孔的边板与所述前壳盖开设连接孔的边板对应、且二者对应边板上的对应连接孔能够同轴向对应;所述后壳盖通过四周的边板扣合装配在前壳盖的四周边板所围空间内,并通过同轴向对应连接孔内所连接的连接件固定,所述前壳盖和后壳盖之间组成电路板的布置空间。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前壳盖和后壳盖分别采用冷轧钢板弯折成型。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前壳盖和后壳盖对应电路板上的程序接口的边板上分别开设有总线接口,所述后壳盖上的总线接口与前壳盖上的总线接口同轴向对应。进一步的,所述后壳盖上的总线接口在后壳盖的边板上以内凹缺口的结构成型。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前壳盖的面板内侧设有多根向后延伸的连接柱,这些连接柱用于连接固定电路板。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前壳盖的边板上的连接孔为沉孔结构。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后壳盖的边板内侧对应其上的连接孔设有铆螺柱,所述铆螺柱与对应连接孔同轴向对应。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后壳盖的面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固定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壳体结构以前壳盖和后壳盖扣合装配成型,二者在确保电路板布置空间充分的前提下使各自槽型的深度尺寸大幅减小,从而使整个壳体结构的体积紧凑化,既方便了在行程监控仪上的安装操作,又能使二者装拆便利,进而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轻松、方便的实现电路调试的操作,其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实用性强;2.本技术壳体结构的前壳盖和后壳盖分别采用冷轧钢板弯折成型,其不仅结构强度高,而且信号抗干扰能力强,防护等级高,可靠性好;3.本技术壳体结构对应电路板上的程序接口增设了便于接线的总线接口,有利于电路板实现对应程序的置入,亦有利于电路板上的程序调试,进一步增强了其实用性;此外,本技术后壳盖上的总线接口结构有利于减轻整个壳体的重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图。图2是图1中前壳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后壳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代号含义:1—前壳盖;11—面板;12—上边板;13—下边板;14—左边板;15—右边板;16—连接孔;17—连接柱;18—按键孔;19—指示灯孔;110—下接线端窗口;111—总线接口;112—上接线端窗口;2—后壳盖;21—面板;22—上边板;23—下边板;24—左边板;25—右边板;26—连接孔;27—安装固定孔;28—铆螺柱;29—总线接口;3—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油动机-即液压伺服马达的配件,具体是一种智能型油动机位移前置器的壳体结构。下面以多个实施例对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完整的清楚阐述,其中实施例1结合附图-图1、图2和图3对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清楚地说明,其它实施例未单独绘图,但主体结构依旧可以参照实施例1的附图。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前壳盖1和后壳盖2。其中,前壳盖1采用冷轧钢板弯折成型。前壳盖1具有一块面板11和四块分别从面板11上、下、左、右四周向后延伸的边板-即上边板12、下边板13、左边板14和右边板15,如此,前壳盖1的结构呈槽盒状。前壳盖1的面板11上至少开设有上接线端子窗口112、下接线端子窗口110、按键孔18和指示灯孔19;此外,前壳盖1的面板11内侧表面设有多根向后延伸的连接柱17,这些连接柱17在面板11上的位置错开包括上接线端子窗口112、下接线端子窗口110、按键孔18和指示灯孔19在内的开设于面板11上的结构,这些连接柱17用于连接固定电路板3,因而每一连接柱17的后端端面上轴向开设有螺孔。前壳盖1的上边板12、下边板13、左边板14和右边板15的两端端部处分别开设有连接孔16,每一连接孔16为沉孔结构;左边板14上开设有总线接口111,该总线接口111在左边板14上的开设位置应当与固定于前壳盖1内的电路板3上的对应程序接口同轴向对应。后壳盖2采用冷轧钢板弯折成型。后壳盖2具有一块面板21和四块分别从面板21上、下、左、右四周向前延伸的边板-即上边板22、下边板23、左边板24和右边板25,如此,后壳盖2的结构呈槽盒状;后壳盖2四周边板的外部轮廓尺寸应当对应、且匹配于前壳盖2四周边板的内部轮廓尺寸,从而使后壳盖2能够通过四周边板嵌入至前壳盖1内。后壳盖2的面板21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固定孔27,后壳盖2通过这些安装固定孔27连接对应的连接组件,进而通过连接组件安装固定在行程监控仪的对应位置。后壳盖2的上边板22、下边板23、左边板24和右边板25的两端端部处分别开设有连接孔26;后壳盖2的每一边板上的连接孔26应当与前壳盖1对应边板上的连接孔16同轴向对应,即后壳盖2的上边板22上的两端端部的连接孔26分别与前壳盖1的上边板12上的两端端部的连接孔16同轴向一一对应,其它边板上的连接孔对应结构亦如此,在此不一一列举;此外,为了方便固定连接螺钉,后壳盖2的边板内侧对应其上的连接孔26设有铆螺柱28,每一铆螺柱28与对应连接孔26同轴向对应,也就是说,后壳盖2上的每一连接孔26内端端部的边板内侧表面设有与连接孔同轴向对应的铆螺柱28。后壳盖2的左边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智能型油动机位移前置器壳体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型油动机位移前置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包括前壳盖(1)和后壳盖(2);所述前壳盖(1)的面板(11)上至少开设有上接线端子窗口(112)、下接线端子窗口(110)、按键孔(18)和指示灯孔(19),所述前壳盖(1)的面板(11)四周具有向后延伸的边板,其中至少两个边板上分别开设有连接孔(16);所述后壳盖(2)的面板(21)四周具有向前延伸的边板,所述后壳盖(2)四周边板的外部轮廓尺寸对应且匹配前壳盖(2)四周边板的内部轮廓尺寸,所述后壳盖(2)的至少两个边板上分别开设有连接孔(26),所述后壳盖(2)开设连接孔(26)的边板与所述前壳盖(1)开设连接孔(16)的边板对应、且二者对应边板上的对应连接孔能够同轴向对应;所述后壳盖(2)通过四周的边板扣合装配在前壳盖(1)的四周边板所围空间内,并通过同轴向对应连接孔内所连接的连接件固定,所述前壳盖(1)和后壳盖(2)之间组成电路板(3)的布置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油动机位移前置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包括前壳盖(1)和后壳盖(2);所述前壳盖(1)的面板(11)上至少开设有上接线端子窗口(112)、下接线端子窗口(110)、按键孔(18)和指示灯孔(19),所述前壳盖(1)的面板(11)四周具有向后延伸的边板,其中至少两个边板上分别开设有连接孔(16);所述后壳盖(2)的面板(21)四周具有向前延伸的边板,所述后壳盖(2)四周边板的外部轮廓尺寸对应且匹配前壳盖(2)四周边板的内部轮廓尺寸,所述后壳盖(2)的至少两个边板上分别开设有连接孔(26),所述后壳盖(2)开设连接孔(26)的边板与所述前壳盖(1)开设连接孔(16)的边板对应、且二者对应边板上的对应连接孔能够同轴向对应;所述后壳盖(2)通过四周的边板扣合装配在前壳盖(1)的四周边板所围空间内,并通过同轴向对应连接孔内所连接的连接件固定,所述前壳盖(1)和后壳盖(2)之间组成电路板(3)的布置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型油动机位移前置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盖(1)和后壳盖(2)分别采用冷轧钢板弯折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智能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林李东平李杰陆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瑞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