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表机芯用分管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135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表机芯用分管轮结构,涉及一种机械表机芯内部零部件的结构。它包括分管轮本体,所述分管轮本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第三柱体、第四柱体、第五柱体、第六柱体、第七柱体、第八柱体、第九柱体、第十柱体、第一圆台和第二圆台;所述第四柱体顶部设有倒圆角,所述倒圆角的半径为0.1mm,所述第七柱体和第九柱体上均设有外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管轮的尺寸参数设置更加合理,不仅能够使分管轮更准确的安装到机械表上,防止分管轮晃动,而且能够防止分管轮与机械表内的其它零部件之间发生干涉。

Structure of pipe wheel for machine co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ructure of a pipe wheel for a mechanical meter core, and relates to a structure of the inner parts of a mechanical meter core. It includes the charge of wheel body, the body in charge of wheel includes top-down connected first column, second column, third column, the column body, fifth cylinder, sixth cylinder, seventh cylinder, eighth cylinder, Ninth cylinder, the decastyle body, the first round and second round the table; the first column body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fillet, the fillet radius is 0.1mm, the seventh cylinder and ninth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external threads. The size parameter setting of the distributing wheel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more reasonable, which not only enables the pipe wheel to be more accurately installed on the mechanical table, prevents the wheel shakes of the branch pipe, but also prevents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branch wheel and other components in the mechanical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表机芯用分管轮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表机芯内部零部件的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机械表机芯用分管轮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装配到机械表的分管轮的尺寸参数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分管轮在经过长期的使用后易出现松动,同时,现有技术加工出来的分管轮,容易出现加工精度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机械表机芯用分管轮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机械表机芯用分管轮结构,包括分管轮本体,所述分管轮本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第三柱体、第四柱体、第五柱体、第六柱体、第七柱体、第八柱体、第九柱体、第十柱体、第一圆台和第二圆台;第一柱体的直径为0.22mm,高为0.26mm;第二柱体的直径为0.29mm,高为0.09mm;第三柱体的直径为0.22mm,高为0.52mm;第四柱体的直径为0.85mm,高为0.49mm;第五柱体的直径为1.3mm,高为0.2mm;第六柱体的直径为0.72mm,高为0.35mm;第七柱体的直径为0.72mm,高为0.53mm;第八柱体的直径为0.72mm,高为0.35mm;第九柱体的直径为0.72mm,高为0.24mm;第十柱体的直径为0.72mm,高为1.99mm;第一圆台的上顶面的直径为0.72mm,下底面的直径为0.68mm,高为0.4mm;第二圆台的上顶面的直径为0.68mm,下底面的直径为0.65mm,高为0.05mm;所述第四柱体顶部设有倒圆角,所述倒圆角的半径为0.1mm,所述第七柱体和第九柱体上均设有外螺纹。本技术的分管轮的尺寸参数设置更加合理,不仅能够使分管轮更准确的安装到机械表上,防止分管轮晃动,而且能够防止分管轮与机械表内的其它零部件之间发生干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分管轮本体,2-第一柱体,3-第二柱体,4-第三柱体,5-第四柱体,6-第五柱体,7-第六柱体,8-第七柱体,9-第八柱体,10-第九柱体,11-第十柱体,12-第一圆台,13-第二圆台,14-倒圆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技术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参阅附图可知:机械表机芯用分管轮结构,包括分管轮本体1,所述分管轮本体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柱体2、第二柱体3、第三柱体4、第四柱体5、第五柱体6、第六柱体7、第七柱体8、第八柱体9、第九柱体10、第十柱体11、第一圆台12和第二圆台13;第一柱体2的直径为0.22mm,高为0.26mm;第二柱体3的直径为0.29mm,高为0.09mm;第三柱体4的直径为0.22mm,高为0.52mm;第四柱体5的直径为0.85mm,高为0.49mm;第五柱体6的直径为1.3mm,高为0.2mm;第六柱体7的直径为0.72mm,高为0.35mm;第七柱体8的直径为0.72mm,高为0.53mm;第八柱体9的直径为0.72mm,高为0.35mm;第九柱体10的直径为0.72mm,高为0.24mm;第十柱体11的直径为0.72mm,高为1.99mm;第一圆台12的上顶面的直径为0.72mm,下底面的直径为0.68mm,高为0.4mm;第二圆台13的上顶面的直径为0.68mm,下底面的直径为0.65mm,高为0.05mm;所述第四柱体5顶部设有倒圆角14,所述倒圆角14的半径为0.1mm,所述第七柱体8和第九柱体10上均设有外螺纹。实际工作时,第一柱体2、第二柱体3、第三柱体4、第四柱体5、第五柱体6、第六柱体7、第七柱体8、第八柱体9、第九柱体10和第十柱体11均为圆柱状,第一圆台12和第二圆台13均为圆台状。实际工作时,本技术采用直径为1.3mm的圆柱形钢棒作为原材料,并由自动车床和搓丝机加工而成,本技术的加工方法如下:步骤一:车刀快进至分管轮本体1的直径为0.22mm对应处,机床主轴带动分管轮本体1自分管轮本体1上端向分管轮本体1下端移动,直至车刀对分管轮本体1进行车削并加工出第一柱体;步骤二:首先,车刀从分管轮本体1内部退出,直至车刀运动到分管轮本体1的直径为0.29mm对应处,车刀运动到分管轮本体1的直径为0.29mm后,车刀休止;然后,机床主轴带动分管轮本体1自分管轮本体1上端向分管轮本体1下端移动,直至车刀对分管轮本体1进行车削并加工出第二柱体;接着,车刀向分管轮本体1内部切入,直至车刀运动到分管轮本体1的直径为0.22mm对应处,车刀运动到分管轮本体1的直径为0.22mm对应处后,车刀休止;再然后,机床主轴带动分管轮本体1自分管轮本体1上端向分管轮本体1下端移动,直至车刀对分管轮本体1进行车削并加工出第三柱体;最后,车刀从分管轮本体1内部退出,直至车刀运动到分管轮本体1的直径为0.85mm对应处,车刀运动到分管轮本体1的直径为0.85mm对应处后,车刀休止;步骤三:首先,机床主轴带动分管轮本体1自分管轮本体1上端向分管轮本体1下端移动,直至车刀对分管轮本体1进行车削并加工出第四柱体;接着,车刀从分管轮本体1内部退出,直至车刀运动到分管轮本体1的直径为1.3mm对应处,车刀运动到分管轮本体1的直径为1.3mm对应处后,车刀休止;然后,机床主轴带动分管轮本体1自分管轮本体1上端向分管轮本体1下端移动,直至车刀对分管轮本体1进行车削并加工出第五柱体;再然后,车刀向分管轮本体1内部切入,直至车刀运动到分管轮本体1的直径为0.72mm对应处,车刀运动到分管轮本体1的直径为0.72mm对应处后,车刀休止;最后,机床主轴带动分管轮本体1自分管轮本体1上端向分管轮本体1下端移动,直至车刀对分管轮本体1进行车削并依次加工出第六柱体、第七柱体、第八柱体、第九柱体和第十柱体;步骤三:首先,机床主轴带动分管轮本体1自分管轮本体1上端向分管轮本体1下端移动,同时,车刀向分管轮本体1内部切入,此时车刀对分管轮本体1进行车削并加工出第一圆台;接着,机床主轴继续带动分管轮本体1自分管轮本体1上端向分管轮本体1下端移动,同时,车刀继续向分管轮本体1内部切入,此时车刀对分管轮本体1进行车削并加工出第二圆台;然后,将分管轮本体1放置到搓丝机上,并通过搓丝机分别在第七柱体和第九柱体上加工出螺纹;最后,将分管轮本体1放置到铣床上,并通过铣床在第四柱体上加工出倒圆角。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机械表机芯用分管轮结构

【技术保护点】
机械表机芯用分管轮结构,包括分管轮本体(1),所述分管轮本体(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柱体(2)、第二柱体(3)、第三柱体(4)、第四柱体(5)、第五柱体(6)、第六柱体(7)、第七柱体(8)、第八柱体(9)、第九柱体(10)、第十柱体(11)、第一圆台(12)和第二圆台(13);其特征在于:第一柱体(2)的直径为0.22mm,高为0.26mm;第二柱体(3)的直径为0.29mm,高为0.09mm;第三柱体(4)的直径为0.22mm,高为0.52mm;第四柱体(5)的直径为0.85mm,高为0.49mm;第五柱体(6)的直径为1.3mm,高为0.2mm;第六柱体(7)的直径为0.72mm,高为0.35mm;第七柱体(8)的直径为0.72mm,高为0.53mm;第八柱体(9)的直径为0.72mm,高为0.35mm;第九柱体(10)的直径为0.72mm,高为0.24mm;第十柱体(11)的直径为0.72mm,高为1.99mm;第一圆台(12)的上顶面的直径为0.72mm,下底面的直径为0.68mm,高为0.4mm;第二圆台(13)的上顶面的直径为0.68mm,下底面的直径为0.65mm,高为0.05mm;所述第四柱体(5)顶部设有倒圆角(14),所述倒圆角(14)的半径为0.1mm,所述第七柱体(8)和第九柱体(10)上均设有外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1.机械表机芯用分管轮结构,包括分管轮本体(1),所述分管轮本体(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柱体(2)、第二柱体(3)、第三柱体(4)、第四柱体(5)、第五柱体(6)、第六柱体(7)、第七柱体(8)、第八柱体(9)、第九柱体(10)、第十柱体(11)、第一圆台(12)和第二圆台(13);其特征在于:第一柱体(2)的直径为0.22mm,高为0.26mm;第二柱体(3)的直径为0.29mm,高为0.09mm;第三柱体(4)的直径为0.22mm,高为0.52mm;第四柱体(5)的直径为0.85mm,高为0.49mm;第五柱体(6)的直径为1.3mm,高为0.2mm;第六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恒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联晨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