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管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994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管廊,包括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的上表面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两端均设有梯形台,且两个梯形台的上表面均设有一组等距分布的插筋,每组插筋有两行,且两个梯形台的上表面均设有侧墙,所述侧墙的内部设有两行等距分布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设有套筒,所述侧墙通过套筒与梯形台上表面的插筋活动卡接,所述侧墙的上表面设有等距分布的浇筑孔,两块侧墙上表面内侧的凸台上摆放有顶板,顶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铁丝网。该新型预制装配式管廊,整个管廊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现场灌浆料浇筑作业量少,可以有效缩短施工周期,安全性高,技术简单可行,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A new prefabricated assembly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管廊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管廊
,具体为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管廊。
技术介绍
地下综合管廊,既可以避免道路反复挖掘,而且在各管线需要开通时,只需要通知有关负责部门,接通接口即可,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不仅可以逐步消除“马路拉链”造成路面下沉塌陷以及“空中蜘蛛网”造成城市环境安全等问题,更好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满足民生之需,而且可以带动有效投资、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目前绝大部分地下管廊结构为方形现浇式管涵,存在着装配效率低,现场灌浆料浇筑作业量大,安全性低,且施工周期长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管廊,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现场灌浆料浇筑作业量少,可以有效缩短施工周期,安全性高,技术简单可行,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管廊,包括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的上表面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两端均设有梯形台,且两个梯形台的上表面均设有一组等距分布的插筋,每组插筋有两行,且两个梯形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管廊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管廊,包括混凝土垫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垫层(1)的上表面设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两端均设有梯形台,且两个梯形台的上表面均设有一组等距分布的插筋(5),每组插筋(5)有两行,且两个梯形台的上表面均设有侧墙(6),所述侧墙(6)的内部设有两行等距分布的通槽(8),所述通槽(8)的内部设有套筒(9),所述侧墙(6)通过套筒(9)与梯形台上表面的插筋(5)活动卡接,所述侧墙(6)的上表面设有等距分布的浇筑孔(10),两块侧墙(6)上表面内侧的凸台上摆放有顶板(13),所述顶板(13)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铁丝网(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管廊,包括混凝土垫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垫层(1)的上表面设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两端均设有梯形台,且两个梯形台的上表面均设有一组等距分布的插筋(5),每组插筋(5)有两行,且两个梯形台的上表面均设有侧墙(6),所述侧墙(6)的内部设有两行等距分布的通槽(8),所述通槽(8)的内部设有套筒(9),所述侧墙(6)通过套筒(9)与梯形台上表面的插筋(5)活动卡接,所述侧墙(6)的上表面设有等距分布的浇筑孔(10),两块侧墙(6)上表面内侧的凸台上摆放有顶板(13),所述顶板(13)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铁丝网(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表面两端的梯形台中部均设有梯形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克家张恒铭李飞宁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昌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