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含铜表面处理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09128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含铜表面处理废水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厌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膜分离池、清水池、进水口、PH调节池、电化学处理池、沉淀池、填料层、接曝气风机、汽水分离器、自吸泵、电极、排泥门、微滤膜、刮渣机、竖流式沉淀池,所述厌氧反应池与好氧反应池相连接,所述好氧反应池与膜分离池相邻,所述膜分离池与清水池相连接,所述进水口设在PH调节池外,所述刮渣机与竖流式沉淀池相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电解加生物处理组合工艺处理技术,以电化学基础,优化运行操作、方便管理、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了高含铜有机废水去除效率。

A high copper surface treatment wastewater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含铜表面处理废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高含铜表面处理废水处理装置,属于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在电镀、线路板、新材料及表面处理等领域会产生大量的含铜废水,其中表面处理等新材料制作领域,含铜废水的铜离子含量高达10g/L以上,且铜离子以络合的铜氨络合物形式存在,PH极高。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难降解高浓度有机物,主要以焦糖为主,COD高达40000mg/L,废水呈酱黑色,处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含铜表面处理废水处理装置,以解决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难降解高浓度有机物,主要以焦糖为主,COD高达40000mg/L,废水呈酱黑色,处理困难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含铜表面处理废水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厌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膜分离池、清水池、进水口、PH调节池、电化学处理池、沉淀池、填料层、接曝气风机、汽水分离器、自吸泵、电极、排泥门、微滤膜、刮渣机、竖流式沉淀池,所述厌氧反应池与好氧反应池相连接,所述好氧反应池与膜分离池相邻,所述膜分离池与清水池相连接,所述进水口设在PH调节池外,所述电化学处理池与沉淀池相邻,所述汽水分离器与自吸泵相连接,所述电极下方设有排泥门,所述滤膜设在自吸泵下方,所述刮渣机与竖流式沉淀池相邻。进一步地,所述厌氧反应池与沉淀池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清水池与电化学处理池相邻。进一步地,所述PH调节池与电化学处理池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层上方设有接曝气风机。进一步地,所述电极上方设有自吸泵。进一步地,所述电极以石墨板作为阳极,以铜板作为阴极,污水中投加氯化钠作为电解质。进一步地,所述设备与板框压滤脱水外运处理配合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电解加生物处理组合工艺处理技术,以电化学基础,优化运行操作、方便管理、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了高含铜有机废水去除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含铜表面处理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剖面示意图。图中:厌氧反应池-1、好氧反应池-2、膜分离池-3、清水池-4、进水口-5、PH调节池-6、电化学处理池-7、沉淀池-8、填料层-9、接曝气风机-10、汽水分离器-11、自吸泵-12、电极-13、排泥门-14、微滤膜-15、刮渣机-16、竖流式沉淀池-1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含铜表面处理废水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厌氧反应池1、好氧反应池2、膜分离池3、清水池4、进水口5、PH调节池6、电化学处理池7、沉淀池8、填料层9、接曝气风机10、汽水分离器11、自吸泵12、电极13、排泥门14、微滤膜15、刮渣机16、竖流式沉淀池17,所述厌氧反应池1与好氧反应池2相连接,所述好氧反应池2与膜分离池3相邻,所述膜分离池3与清水池4相连接,所述进水口5设在PH调节池6外,所述电化学处理池7与沉淀池8相邻,所述汽水分离器11与自吸泵12相连接,所述电极13下方设有排泥门14,所述滤膜15设在自吸泵12下方,所述刮渣机16与竖流式沉淀池17相邻,所述厌氧反应池1与沉淀池8相连接,所述清水池4与电化学处理池7相邻,所述PH调节池6与电化学处理池7相连接,所述填料层9上方设有接曝气风机10,所述电极13上方设有自吸泵12。在进行使用时,本专利技术采用电解加生物处理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具体流程如下。首先待处理的高含铜、高碱性、高氨氮、高有机物废水进入电化学处理池7进行电解处理。电极13以石墨板作为阳极,以铜板作为阴极,污水中投加氯化钠作为电解质,控制电压在5-20v,电流控制在10-20A,在电解池中铜离子逐渐在阴极(铜电级)上被还原成单质铜,而阳极主要发生氯离子的氧化作用,氯离子氧化生成氯气,溶于水变成次氯酸等物质,对氨氮的去除起到氯化除氨氮的作用。反应两个小时后,高碱性铜氨络合废水从酱黑色慢慢变成深蓝色,浅蓝色,最后变成灰褐色,里面铜离子绝大部分被去除,氨氮也大部分被氯化氧化,与此同时废水中的COD也有近60%的去除效率。废水经过电解处理后,氨氮、铜离子绝大部分被去除,剩下少量氨氮、铜离子及较高浓度的有机物,此时废水仍然呈强碱性,通过投加硫酸将PH调节池6的废水调节至pH中性,进入生物处理,本专利技术设置厌氧加好氧生化处理工艺作为后处理保障单元。厌氧反应池1的厌氧单元采用水解酸化,设计停留时间24h,好氧反应池2的好氧单元采用常规AAO(MBR)工艺,设计停留时间12h,生化池内的填料层9填充悬浮海绵填料作为泥膜共生载体,采用内置式中空微滤膜15作为过滤膜材料,经过生化MBR出水最终达标排放。上述各个工序所产生的污泥经过收集后采用板框压滤脱水外运处理。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含铜表面处理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含铜表面处理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厌氧反应池(1)、好氧反应池(2)、膜分离池(3)、清水池(4)、进水口(5)、PH调节池(6)、电化学处理池(7)、沉淀池(8)、填料层(9)、接曝气风机(10)、汽水分离器(11)、自吸泵(12)、电极(13)、排泥门(14)、微滤膜(15)、刮渣机(16)、竖流式沉淀池(17),所述厌氧反应池(1)与好氧反应池(2)相连接,所述好氧反应池(2)与膜分离池(3)相邻,所述膜分离池(3)与清水池(4)相连接,所述进水口(5)设在PH调节池(6)外,所述电化学处理池(7)与沉淀池(8)相邻,所述汽水分离器(11)与自吸泵(12)相连接,所述电极(13)下方设有排泥门(14),所述滤膜(15)设在自吸泵(12)下方,所述刮渣机(16)与竖流式沉淀池(17)相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含铜表面处理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厌氧反应池(1)、好氧反应池(2)、膜分离池(3)、清水池(4)、进水口(5)、PH调节池(6)、电化学处理池(7)、沉淀池(8)、填料层(9)、接曝气风机(10)、汽水分离器(11)、自吸泵(12)、电极(13)、排泥门(14)、微滤膜(15)、刮渣机(16)、竖流式沉淀池(17),所述厌氧反应池(1)与好氧反应池(2)相连接,所述好氧反应池(2)与膜分离池(3)相邻,所述膜分离池(3)与清水池(4)相连接,所述进水口(5)设在PH调节池(6)外,所述电化学处理池(7)与沉淀池(8)相邻,所述汽水分离器(11)与自吸泵(12)相连接,所述电极(13)下方设有排泥门(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向东曾祥专王俊先郭高飞胡可义刘寒张子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智环创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