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规模化活水养鱼场的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93927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规模化活水养鱼场的水处理系统,包括鱼塘、输水管、消毒池、净化管、培育池以及调节池,输水管上设置有第一输送泵,消毒池的内腔呈圆柱形,且其内壁设置有螺旋形的输送槽,输水管与输送槽相通;输送槽上方设置有消毒剂存储罐,消毒剂存储罐的底部设置有下料管;消毒池、第二输送泵、净化管、培育池依次相连;净化管上设置有磁化处理装置和过滤器;培育池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内部设置有搅拌器和第三输送泵,上方设置有光和细菌添加罐和施肥罐,第三输送泵通与调节池相通;调节池与鱼塘相通。采用本系统对养鱼活水进行处理,有效地减小了有害物质的含量,且大大地提高了水中有益成分的含量,有利于促进鱼群生长,提高产量。

A water treatment system for large-scale living water fish far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ter treatment system of a large scale water fish farms, including fish ponds, water pipe, disinfection purifying tank, pipe, pond and regulating pond, the water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ump cavity, the disinfection tank is cylindrical, and the inner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spiral conveying trough, water the tub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conveying trough; conveying a storage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above the disinfectant, disinfectant storage tank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a feeding tube; disinfecting tank, pump, pipe, second purification pond is connected; the purifying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 and a filte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pond; aeration devic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mixer and the third pump is arranged above the light and bacteria tank and the fertilizer tank, and regulating tank are third pump; regulating pond and fish ponds. Using this system to treat fish and live water,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ntent of harmful substances,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content of beneficial components in water,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of fish stocks and the increase of y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规模化活水养鱼场的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养鱼
,具体涉及一种规模化活水养鱼场的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鱼类的传统养殖方式为鱼塘养殖,鱼塘内的水很长时间才更换一次,水中的氧气含量和营养物质无法得到保证,且一旦出现害虫、病菌等威胁鱼群生长的物种时很容易大量繁殖,对鱼群的安全造成威胁,严重影响产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部分地区采用了活水养殖的方式,如申请号为201410188590.5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这种直接在河流中养鱼的方式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洪水期水流量暴涨,将养鱼场冲毁,又如上游河水受到污染时直接危害鱼群的生存,再如河水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影响鱼群的健康。因此,河流中养鱼存在较大的风险,较好的办法是将河流水、湖水等连续地引入鱼塘,再连续地排出,达到活水养殖的效果,为了保障鱼群健康、增加产量,河流水、湖水等在进入鱼塘前进行处理,以去除有害物质,增加含氧量,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水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规模化活水养鱼场的水处理系统,对河水、湖水进行处理后连续稳定地排入鱼塘中,为鱼群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规模化活水养鱼场的水处理系统,包括鱼塘、输水管、消毒池、净化管、培育池以及调节池,所述输水管一端与水源相连,且输水管上设置有第一输送泵,所述消毒池的内腔呈圆柱形,且其内壁设置有螺旋形的输送槽,输水管的另一端与输送槽顶部的进口相通;所述输送槽的上方设置有消毒剂存储罐,所述消毒剂存储罐的底部设置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上设置有粉料计量泵;所述消毒池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输送泵,所述第二输送泵、净化管、培育池依次相连;所述净化管上设置有磁化处理装置和过滤器;所述培育池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内部设置有搅拌器和第三输送泵,上方设置有光和细菌添加罐和施肥罐,所述光和细菌添加罐和施肥罐的底部均设置有下料口,所述第三输送泵通过管道与调节池相通;所述调节池内设置有第四输送泵,所述第四输送泵通过管道与鱼塘相通。进一步地,所述磁化处理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内壁设置有两对凹槽,第一对凹槽包括设置于筒体顶部的上凹槽和设置于底部的下凹槽,第二对凹槽包括设置于筒体内壁的左凹槽和右凹槽,所述上凹槽、下凹槽、左凹槽和右凹槽内各设置有一永磁块,且上凹槽内的永磁块N极正对下凹槽内的永磁块S极,左凹槽内的永磁块N极正对右凹槽内的永磁块S极。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两端通过法兰与净化管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永磁块的截面呈扇环形。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由设置有竖直的滤网分隔成为沉积腔与清水腔,所述沉积腔的底部设置有倾斜的滤渣导板,所述滤渣导板的下方设置有滤渣沉淀室,所述滤渣沉淀室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渣浆泵。进一步地,所述鱼塘设置有排水管和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与输送槽相通,所述排水管和循环管上均设置有第五输送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输水管与河流或者湖泊相连,用于将活水输送至养鱼场。活水中存在一些有害物质,因此在消毒池中进行消毒,再在磁化处理装置中进行磁化处理和过滤处理,去除大颗粒的固体杂质,然后在培育池中培育,利用曝气装置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通过添加适量的肥料和光和细菌,使水中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保证鱼群具有充足的食物,最后将氧气、营养物质充足的水输送至调节池备用。采用本系统对养鱼活水进行处理,有效地减小了有害物质的含量,且大大地提高了水中有益成分的含量,有利于促进鱼群生长,提高产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磁化处理装置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图4是图2中B-B的剖视图。图5是过滤器示意图。附图标记:1—鱼塘;2—输水管;3—消毒池;4—净化管;5—培育池;6—调节池;7—第一输送泵;8—输送槽;9—消毒剂存储罐;10—下料管;11—粉料计量泵;12—第二输送泵;13—过滤器;14—曝气装置;15—光和细菌添加罐;16—施肥罐;17—搅拌器;18—第三输送泵;19—第四输送泵;20—筒体;21—永磁块;22—法兰;23—滤网;24—滤渣导板;25—滤渣沉淀室;26—排污管;27—渣浆泵;28—排水管;29—循环管;30—第五输送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规模化活水养鱼场的水处理系统,包括鱼塘1、输水管2、消毒池3、净化管4、培育池5以及调节池6,所述输水管2一端与水源相连,水源为无污染的河流、湖泊等,输水管2上设置有第一输送泵7,用于提供输送动力。所述消毒池3的内腔呈圆柱形,且其内壁设置有螺旋形的输送槽8,输水管2的另一端与输送槽8顶部的进口相通;所述输送槽8的上方设置有消毒剂存储罐9,所述消毒剂存储罐9的底部设置有下料管10,所述下料管10上设置有粉料计量泵11。消毒剂存储罐9用于储存消毒剂,消毒剂采用生石灰,不仅消毒效果好,还增加了水中钙离子的浓度,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输水管2内的水进入输送槽8时,消毒剂在粉料计量泵11的作用下均匀、缓慢地落入输送槽8中,由于输送槽8螺旋状设置,水在输送槽8中螺旋流动,能够自动与消毒剂混合均匀。所述消毒池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输送泵12,所述第二输送泵12、净化管4、培育池5依次相连;所述净化管4上设置有磁化处理装置和过滤器13;磁化处理装置和过滤器13配合使用,能够清除水中的固体杂质和细菌,提高水的安全性。所述培育池5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14,能够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促进鱼类和浮游生物的生长。内部设置有搅拌器17和第三输送泵18,搅拌器17用于将肥料和光和细菌搅拌均匀。培育池5上方设置有光和细菌添加罐15和施肥罐16,所述光和细菌添加罐15和施肥罐16的底部均设置有下料口,所述第三输送泵18通过管道与调节池6相通。光和细菌添加罐15中存有光和细菌,其内部的温度、氧气含量等要适宜光合细菌的生存。施肥罐16内存储肥料,肥料包括含有钾、钙、钠等元素的溶解性盐、氮磷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和有机肥。通过添加光和细菌,能显著降低鱼塘1水中的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从而净化水质。光合细菌通过降解有机物粪便、腐败物来繁殖,并形成有益水体的营养物。此外,光和细菌能够和致病菌进行抗衡,夺取它的营养和空间,让病原微生物无法大量繁殖,从而不易形成致病的环境条件。通过添加适量的肥料,为浮游生物的繁殖提供营养,保证鱼群的食物充足。除了补充营养物质外,还可以在培育池5中调节水温、PH值等,以更好的满足鱼群需要。所述调节池6内设置有第四输送泵19,所述第四输送泵19通过管道与鱼塘1相通。调节池6用于调节水流量,鱼塘1的进水量和出水量保持稳定,此外,当发生洪水或者水源污染事故时,水源地的水无法直接利用,而调节池6具有蓄水的作用,能够应对紧急情况。所述磁化处理装置包括筒体20,所述筒体20的内壁设置有两对凹槽,第一对凹槽包括设置于筒体20顶部的上凹槽和设置于底部的下凹槽,第二对凹槽包括设置于筒体20内壁的左凹槽和右凹槽,所述上凹槽、下凹槽、左凹槽和右凹槽内各设置有一永磁块21,且上凹槽内的永磁块21N极正对下凹槽内的永磁块21S极,左凹槽内的永磁块21N极正对右凹槽内的永磁块21S极。水流经筒体20时,切割永磁块21之间的磁力线,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规模化活水养鱼场的水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规模化活水养鱼场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鱼塘(1)、输水管(2)、消毒池(3)、净化管(4)、培育池(5)以及调节池(6),所述输水管(2)一端与水源相连,且输水管(2)上设置有第一输送泵(7),所述消毒池(3)的内腔呈圆柱形,且其内壁设置有螺旋形的输送槽(8),输水管(2)的另一端与输送槽(8)顶部的进口相通;所述输送槽(8)的上方设置有消毒剂存储罐(9),所述消毒剂存储罐(9)的底部设置有下料管(10),所述下料管(10)上设置有粉料计量泵(11);所述消毒池(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输送泵(12),所述第二输送泵(12)、净化管(4)、培育池(5)依次相连;所述净化管(4)上设置有磁化处理装置和过滤器(13);所述培育池(5)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14),内部设置有搅拌器(17)和第三输送泵(18),上方设置有光和细菌添加罐(15)和施肥罐(16),所述光和细菌添加罐(15)和施肥罐(16)的底部均设置有下料口,所述第三输送泵(18)通过管道与调节池(6)相通;所述调节池(6)内设置有第四输送泵(19),所述第四输送泵(19)通过管道与鱼塘(1)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规模化活水养鱼场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鱼塘(1)、输水管(2)、消毒池(3)、净化管(4)、培育池(5)以及调节池(6),所述输水管(2)一端与水源相连,且输水管(2)上设置有第一输送泵(7),所述消毒池(3)的内腔呈圆柱形,且其内壁设置有螺旋形的输送槽(8),输水管(2)的另一端与输送槽(8)顶部的进口相通;所述输送槽(8)的上方设置有消毒剂存储罐(9),所述消毒剂存储罐(9)的底部设置有下料管(10),所述下料管(10)上设置有粉料计量泵(11);所述消毒池(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输送泵(12),所述第二输送泵(12)、净化管(4)、培育池(5)依次相连;所述净化管(4)上设置有磁化处理装置和过滤器(13);所述培育池(5)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14),内部设置有搅拌器(17)和第三输送泵(18),上方设置有光和细菌添加罐(15)和施肥罐(16),所述光和细菌添加罐(15)和施肥罐(16)的底部均设置有下料口,所述第三输送泵(18)通过管道与调节池(6)相通;所述调节池(6)内设置有第四输送泵(19),所述第四输送泵(19)通过管道与鱼塘(1)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规模化活水养鱼场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化处理装置包括筒体(20),所述筒体(20)的内壁设置有两对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梁兵熊聪海顾绍昆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康茂水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