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坭兴陶的刮边修整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804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坭兴陶的刮边修整台,其包括支撑台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并由驱动机构驱动进行转动的转轴,其还包括转台顶座以及转台底座,所述转台底座的下端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转台底座的上端凹设有一底座腔,所述底座腔内活动放置有一垫板;所述转台顶座活动套设于所述转台底座的所述底座腔内;所述转台顶座的高度等于所述转台底座的所述底座腔的深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组合出不同大小的支撑面,其在对不同大小的坭兴陶的坯体进行支撑时,均能使坯体的下端大于支撑面,以避免刮刀与支撑面发生碰撞,从而可以用刮刀对坯体进行彻底地刮边修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坭兴陶的刮边修整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坭兴陶的刮边修整台。
技术介绍
钦州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四川容昌陶一起饮誉中外。坭兴陶一般经过制备坯料、坯体成型、修整坯体、装饰坯体、干燥坯体、烧制坯体等步骤制作而成。在修整坯体这个步骤中,往往是采用转台和刮刀来进行坯体的修整,坯体放置在转台上由转台带动进行转动,然后通过人工或设备控制刮刀与坯体的表面进行接触,从而对坯体的表面进行刮边修整。由于坯体放置于转台上时,坯体的下端是由转台托设的,无论是人工还是设备控制刮刀,为了避免刮刀与转台发生碰撞,刮刀是无法对坯体的下端进行刮边修整的,从而导致对坯体的刮边修整不彻底,需要后续做进一步的处理,否侧会影响成品的品质。公开于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坭兴陶的刮边修整台,从而克服现有的对坭兴陶的坯体进行刮边修整时刮刀无法对坯体的下端进行刮边修整的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坭兴陶的刮边修整台,其包括支撑台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并由驱动机构驱动进行转动的转轴,其中,还包括转台顶座以及转台底座,所述转台底座的下端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转台底座的上端凹设有一底座腔,所述底座腔内活动放置有一垫板;所述转台顶座活动套设于所述转台底座的所述底座腔内;所述转台顶座的高度等于所述转台底座的所述底座腔的深度。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一电机。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转台垫座,所述转台垫座的上端凹设有一个垫座腔,每个所述垫座腔内活动放置有一个所述垫板,所有的所述转台垫座自上至下分布,上一个所述转台垫座的下端活动套设于下一个所述转台垫座的所述垫座腔内,所述转台底座的下端活动套设于位于最上面的所述转台垫座的所述垫座腔内,位于最下面的所述转台垫座的下端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转台底座的高度等于位于最上面的所述转台垫座的所述垫座腔的深度,且上一个所述转台垫座的高度等于下一个所述转台垫座的所述垫座腔的深度。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转台垫座的数量为一个。优选地,所述垫板为镂空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组合出不同大小的支撑面,其在对不同大小的坭兴陶的坯体进行支撑时,均能使坯体的下端大于支撑面,以避免刮刀与支撑面发生碰撞,从而可以用刮刀对坯体进行彻底地刮边修整。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坭兴陶的刮边修整台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台,2-转轴,3-电机,4-转台顶座,5-转台底座,6-垫板,7-转台垫座,8-坯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图1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坭兴陶的刮边修整台的结构示意图,该坭兴陶的刮边修整台包括支撑台1、转轴2、转台顶座4以及转台底座5,参考图1,支撑台1放置于地面上,支撑台1为一个圆形台。转轴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支撑台1上,且转轴2由驱动机构驱动进行转动。优选地,驱动机构为一电机3,电机3固定于支撑台1的底部,转轴2的下端穿过支撑台1后与电机3连接,转轴2的上端凸出于支撑台1的顶面。继续参考图1,转台底座5的下端与转轴3的上端连接,转台底座5的上端凹设有一底座腔,底座腔内活动放置有一垫板6,垫板6是活动放置的,从而便于取放。转台底座5为圆柱体,底座腔为与转台底座5同轴分布的圆形腔,垫板6也为圆板。转台顶座4活动套设于转台底座5的底座腔内,转台顶座4的高度等于转台底座5的底座腔的深度,从而在底座腔内放置有垫板6时,转台顶座4的上端面高于转台底座5的上端面,而把垫板6拿掉后,转台顶座4放置在底座腔内,便能使转台顶座4的上端面与转台底座5的上端面平齐。优选地,垫板6为镂空板,从而减轻垫板6的重量。当底座腔为圆形腔时,转台顶座4为对应大小的圆柱体。电机3通过转轴2便能驱动转台底座5和转台顶座4一起进行转动。当坯体8的下端面大于转台顶座4的上端面且小于转台底座5的上端面时,底座腔中用垫板6垫在转台顶座4的下端,使转台顶座4的上端面向上凸出来,这样便只由转台顶座4的上端面单独作为支撑面来托设坯体8,且坯体8大于转台顶座4的上端面,在对坯体8的下端进行刮边修整时,刮刀便不会与转台顶座4的上端面发生碰撞。而当坯体8的下端面大于转台底座5的上端面时,便需要把垫板6取出,使转台顶座4的上端面与转台底座5的上端面平齐,两者的上端面共同形成一个支撑面来支撑坯体8,而坯体8大于这个支撑面,这样刮刀同样不会与转台底座5的上端面发生碰撞。继续参考图1,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至少一个转台垫座7,转台垫座7的上端凹设有一个垫座腔,每个垫座腔内也活动放置有一个垫板6,所有的转台垫座7自上至下分布,上一个转台垫座7的下端活动套设于下一个转台垫座7的垫座腔内,转台底座5的下端活动套设于位于最上面的转台垫座7的垫座腔内,位于最下面的转台垫座7的下端与转轴2连接。电机3通过转轴2驱动最下面的转台垫座7转动,便能带动所有的转台垫座7、转台底座5以及转台顶座4进行转动。同样,可以使转台垫座7为圆柱体,垫座腔为圆形腔。转台底座5的高度等于位于最上面的转台垫座7的垫座腔的深度,且上一个转台垫座7的高度等于下一个转台垫座7的垫座腔的深度,这样便可在把所有的垫板6拿出来时,转台顶座4、转台底座5以及所有的转台垫座7的上端面平齐,从而可以根据坯体8的具体大小来调整不同大小的支撑面来对坯体8进行支撑,既能保证支撑面小于坯体8的下端面,又能保证对坯体8进行稳定地支撑。进一步优选地,转台垫座7的数量为一个,从而可以变换出三种不同大小的支撑面,这样便可满足大部分坭兴陶的坯体8刮边修整的需求。本专利技术能够组合出不同大小的支撑面,其在对不同大小的坭兴陶的坯体8进行支撑时,均能使坯体8的下端大于支撑面,以避免刮刀与支撑面发生碰撞,从而可以用刮刀对坯体8进行彻底地刮边修整。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能够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坭兴陶的刮边修整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坭兴陶的刮边修整台,其包括支撑台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并由驱动机构驱动进行转动的转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台顶座以及转台底座,所述转台底座的下端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转台底座的上端凹设有一底座腔,所述底座腔内活动放置有一垫板;所述转台顶座活动套设于所述转台底座的所述底座腔内;所述转台顶座的高度等于所述转台底座的所述底座腔的深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坭兴陶的刮边修整台,其包括支撑台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并由驱动机构驱动进行转动的转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台顶座以及转台底座,所述转台底座的下端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转台底座的上端凹设有一底座腔,所述底座腔内活动放置有一垫板;所述转台顶座活动套设于所述转台底座的所述底座腔内;所述转台顶座的高度等于所述转台底座的所述底座腔的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坭兴陶的刮边修整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一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坭兴陶的刮边修整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转台垫座,所述转台垫座的上端凹设有一个垫座腔,每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宝业
申请(专利权)人:钦州市宝业坭兴陶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