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充气床
本技术涉及充气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充气床。
技术介绍
由于道路交通越来越便捷,人们使用汽车出行的行驶距离越来越长。长时间的汽车旅程当中,不管驾驶者还是乘客都希望在旅途中有躺下休息的空间,特别是相对于儿童来说,其更需要一个舒适的空间进行躺下休息。因此,市面上逐渐出现了专门填充前排座位背部与后排座位前端的车载充气床。虽然现有充气床垫能满足人们在车内躺下休息的需求,但是使用现有的车载充气床时,后排的乘客只能同时地躺或坐在床垫上,使后排的空间变小,当成年的乘客不需要躺卧在床垫上时,由于汽车后排空间有限,乘客的腿不能完全伸展,长时间盘座于床垫上,会容易造成腰部和腿部的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灵活使用的车载充气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车载充气床,其包括床体和柱体,所述床体和柱体均为可充气的气囊结构,所述柱体设于床体的前侧底部,所述床体形状与汽车后排座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床体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床体、第二床体和第三床体,所述第一床体的气囊、第二床体的气囊和第三床体的气囊相互独立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 ...
【技术保护点】
车载充气床,其包括床体和柱体,所述床体和柱体均为可充气的气囊结构,所述柱体设于床体的前侧底部,所述床体形状与汽车后排座的形状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床体、第二床体和第三床体,所述第一床体的气囊、第二床体的气囊和第三床体的气囊相互独立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载充气床,其包括床体和柱体,所述床体和柱体均为可充气的气囊结构,所述柱体设于床体的前侧底部,所述床体形状与汽车后排座的形状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床体、第二床体和第三床体,所述第一床体的气囊、第二床体的气囊和第三床体的气囊相互独立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之间通过柔性材料连接,所述第二床体与第三床体之间通过柔性材料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包括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第三柱体和第四柱体,所述第一柱体抵顶在第一床体下侧,所述第二柱体和第三柱体抵顶在第二床体的下侧,所述第四柱体抵顶在第三床体的下侧;所述床体和对应的柱体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充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的气囊、第二柱体的气囊、第三柱体的气囊和第四柱体的气囊相互独立设置,所述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第三柱体和第四柱体相互单独分开,或者,所述第一柱体与第二柱体通过柔性材料连接,所述第三柱体与第四柱体通过柔性材料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充气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第四柱体单独分开,所述第一柱体的气囊和第四柱...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