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木加工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0537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木加工抛光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壁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端通过第一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变速器,变速箱的输出端通过皮带传动有第一抛光带,所述箱体内壁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端通过齿轮传动固定连接有传送装置,箱体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压装置,所述箱体内壁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端通过第三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三辊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竹木加工机械技术领域。该竹木加工抛光装置,通过两条抛光带,实现了对两面同时抛光,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劳动量,同时降低了尘屑对人体的危害。

A polishing device for bamboo and wood process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ood processing polish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the bottom sid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box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motor,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first motor shaf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gearbox output end of the belt drive is the first left band,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box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there are second motor, second output shaft end of the motor through the gear driv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transmission device, the inner wall of the left sid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ressing device, wherein the inner wall of the top from left to righ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base, second base, third motor, third output shaft end of the motor third is fixedly connected by coupling there are third roller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ood processing machinery. The bamboo wood processing and polishing device realizes polishing on both sides through two polishing belts, which improves production efficiency, reduces labor volume, and reduces the harm of dust to human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木加工抛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竹木加工机械
,具体为一种竹木加工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竹木是以竹为原材料,经刨皮,蒸煮,涂胶,热压等工序加工生成工业用竹胶板,或装修用竹地板,最常见的竹木产品有:筷子、木碗、木勺、牙签、烟灰缸、蒸笼、筷笼、水果篮、木制文具用品、中国的折扇和竹木制作的家居用品等,在竹木加工过程中,抛光是不可避免的一项工序,现有的抛光多为人工手持抛光机,抛光的质量取决于个人,且对人体健康威胁大,现有的台式抛光机,一次只能抛光一面,且需要人工进给,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竹木加工抛光装置,解决了人工抛光的问题,同时解决了一次只能抛光一面、需要人工进给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竹木加工抛光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竖直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二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箱体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且靠近第二竖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端通过第一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变速器,且所述变速器的底部与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变速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相对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辊轮,所述第一辊轮靠近第二竖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辊轮通过第一抛光带传动连接有第二辊轮,所述第二辊轮的两端与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相对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竖板靠近箱体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支架,所述箱体内壁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端通过第二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二联轴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且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支架,所述第二转动支架的底部与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支架的轴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靠近箱体内壁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贯穿支撑板并延伸至支撑板的顶部,所述第二转轴延伸至支撑板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送装置,所述箱体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压装置,所述箱体内壁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第三电机,所述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相对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辊轮,且所述第三辊轮的一端贯穿第二基座并延伸至第二基座的右端,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端通过第三联轴器与第三辊轮延伸至第二基座右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辊轮通过第二抛光带传动连接有第四辊轮,所述第四辊轮与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相对的两侧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轮,所述第一传送轮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有第二传送轮,所述第二传送轮的中心转动连接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底部与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紧装置。优选的,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与传送带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套管,所述伸缩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头,所述底座的顶部和压头的底部且位于伸缩套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优选的,所述推压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固定框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固定框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轨。优选的,所述推压装置均匀分布于箱体内壁的左侧,且在同一水平线上,数量不少于五个。优选的,所述箱体外壁的右侧且位于第二电机正对应位置开设有通风孔。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正面和背面开设适配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正面的右侧铰接有箱门,所述箱体的正面且位于箱门的上方设置有启停装置。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万向轮和可调节支撑脚。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竹木加工抛光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竹木加工抛光装置,通过箱体内壁的底部竖直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二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箱体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且靠近第二竖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端通过第一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变速器,且所述变速器的底部与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变速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相对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辊轮,所述第一辊轮靠近第二竖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辊轮通过第一抛光带传动连接有第二辊轮,所述第二辊轮的两端与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相对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实现了对底面进行抛光,避免了人工手持抛光机进行工作,降低了劳动量。(2)、该竹木加工抛光装置,通过第二竖板靠近箱体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支架,所述箱体内壁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端通过第二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二联轴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且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支架,所述第二转动支架的底部与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支架的轴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靠近箱体内壁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贯穿支撑板并延伸至支撑板的顶部,所述第二转轴延伸至支撑板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送装置,所述箱体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压装置,实现了在抛光过程中能自动进给,避免了直接接触抛光环境,降低了尘屑对人体的伤害。(3)、该竹木加工抛光装置,通过箱体内壁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第三电机,所述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相对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辊轮,且所述第三辊轮的一端贯穿第二基座并延伸至第二基座的右端,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端通过第三联轴器与第三辊轮延伸至第二基座右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辊轮通过第二抛光带传动连接有第四辊轮,所述第四辊轮与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相对的两侧转动连接,实现了两面同时进行抛光,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第三电机独立工作,可选择性的开启关闭,扩大了适应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传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压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推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抛光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抛光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第一竖板、3-第二竖版、4-支撑板、5-第一电机、6-第一联轴器、7-变速器、8-第一皮带轮、9-皮带、10-第二皮带轮、11-第一辊轮、12-第一抛光带、13-第一转动支架、14-第二电机、15-第二联轴器、16-第一转轴、17-第二转动支架、18-第一齿轮、19-第二齿轮、20-第二转轴、21-传送装置、211-第一传送轮、212-传送带、213-压紧装置、2131-底座、2132-第一弹簧、2133-伸缩管套、2134-压头、214-第二传送轮、215-中心轴、22-第三电机、23-第二基座、24-第一基座、25-第三辊轮、26-第三联轴器、27-第二抛光带、28-推压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竹木加工抛光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木加工抛光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的底部竖直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板(2)和第二竖板(3),所述第二竖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且所述支撑板(4)的一端与箱体(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内壁的底部且靠近第二竖板(3)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端通过第一联轴器(6)固定连接有变速器(7),且所述变速器(7)的底部与箱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变速器(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8),所述第一竖板(2)与第二竖板(3)相对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辊轮(11),所述第一辊轮(11)靠近第二竖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0),所述第一皮带轮(8)与第二皮带轮(10)通过皮带(9)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辊轮(11)通过第一抛光带(12)传动连接有第二辊轮(29),所述第二辊轮(29)的两端与第一竖板(2)与第二竖板(3)相对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竖板(3)靠近箱体(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支架(13),所述箱体(1)内壁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端通过第二联轴器(15)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6),所述第一转轴(16)远离第二联轴器(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8),且所述第一转轴(16)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支架(17),所述第二转动支架(17)的底部与箱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支架(13)的轴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0),所述第二转轴(20)靠近箱体(1)内壁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9),且所述第一齿轮(18)与第二齿轮(19)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0)远离第二齿轮(19)的一端贯穿支撑板(4)并延伸至支撑板(4)的顶部,所述第二转轴(20)延伸至支撑板(4)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送装置(21),所述箱体(1)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压装置(28),所述箱体(1)内壁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基座(24)、第二基座(23)、第三电机(22),所述第一基座(24)、第二基座(23)相对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辊轮(25),且所述第三辊轮(25)的一端贯穿第二基座(23)并延伸至第二基座(23)的右端,所述第三电机(22)的输出轴端通过第三联轴器(26)与第三辊轮(25)延伸至第二基座(23)右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辊轮(25)通过第二抛光带(27)传动连接有第四辊轮(30),所述第四辊轮(30)与第一基座(24)、第二基座(23)相对的两侧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木加工抛光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的底部竖直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板(2)和第二竖板(3),所述第二竖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且所述支撑板(4)的一端与箱体(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内壁的底部且靠近第二竖板(3)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端通过第一联轴器(6)固定连接有变速器(7),且所述变速器(7)的底部与箱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变速器(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8),所述第一竖板(2)与第二竖板(3)相对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辊轮(11),所述第一辊轮(11)靠近第二竖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0),所述第一皮带轮(8)与第二皮带轮(10)通过皮带(9)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辊轮(11)通过第一抛光带(12)传动连接有第二辊轮(29),所述第二辊轮(29)的两端与第一竖板(2)与第二竖板(3)相对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竖板(3)靠近箱体(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支架(13),所述箱体(1)内壁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端通过第二联轴器(15)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6),所述第一转轴(16)远离第二联轴器(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8),且所述第一转轴(16)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支架(17),所述第二转动支架(17)的底部与箱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支架(13)的轴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0),所述第二转轴(20)靠近箱体(1)内壁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9),且所述第一齿轮(18)与第二齿轮(19)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0)远离第二齿轮(19)的一端贯穿支撑板(4)并延伸至支撑板(4)的顶部,所述第二转轴(20)延伸至支撑板(4)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送装置(21),所述箱体(1)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压装置(28),所述箱体(1)内壁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基座(24)、第二基座(23)、第三电机(22),所述第一基座(24)、第二基座(23)相对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辊轮(25),且所述第三辊轮(25)的一端贯穿第二基座(23)并延伸至第二基座(23)的右端,所述第三电机(22)的输出轴端通过第三联轴器(26)与第三辊轮(25)延伸至第二基座(23)右端的一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瑞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县瑞旺竹木制品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