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DC‑DC芯片的AC‑DC开关电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2444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8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电路领域,尤指一种基于DC‑DC芯片的AC‑DC开关电源电路,通过芯片U1对控制电路信号进行分频,并进行调制,信号通过驱动电路使变压器T1驱动,从变压器T1的8号引脚输出,部分电压从变压器T1的3号引脚经反馈电路流向芯片U1的输入端,对芯片进行供电,控制电路设有DC‑DC芯片,DC‑DC芯片具有低功耗的特点,采用DC‑DC芯片进行AC‑DC变换,有效降低AD‑DC电路自身的功耗,实现了在降低自身的功耗同时不会对转化效果造成削弱,且相对应的降低静态功耗和空载功耗,解决了微小功率负载情况下效率低的问题。

A AC DC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DC chip based on DC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ircuit field, especially a DC DC chip based on AC DC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the chip U1 frequency control circuit and signal modulation, signal through the drive circuit to drive from transformer T1 transformer T1, 8 pin output of the voltage from the transformer T1 3 the input pin, the feedback circuit to supply power to the U1 chip, chip control circuit with DC DC DC chip, DC chip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power consumption, using DC DC chip AC DC transform,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AD DC circuit itself, at the same time will not reduce their power consumption due to weakening of the conversion effect,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duction in static power consumption and no-load power consumption, solves the problem of low efficienc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mall power l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DC-DC芯片的AC-DC开关电源电路
本技术涉及了电路领域,尤指一种基于DC-DC芯片的AC-DC开关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开关电源是一种采用开关方式控制的直流稳压电源,它以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稳压范围宽,安全可靠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到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和消费类电子等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中。随着半导体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的功能不断丰富,体积和重量不断减小,功耗却不断增加,这就对开关电源的设计不断提出挑战。目前有一种AD-DC开关电源技术,控制电路主要有自激式、专用集成芯片、通用集成芯片等方式,目前的驱动电路的功耗均比较大,导致静态功耗和空载功耗比较大,微小功率负载情况下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DC-DC芯片的AC-DC开关电源电路,通过降低开关电源的控制电路自身的功耗,减低静态功耗空载功耗,提高微功率情况下的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DC-DC芯片的AC-DC开关电源电路,包括设有DC-DC芯片的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反馈电路、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变压器T1、电阻R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场效应管Q1,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反馈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出端与变压器T1的5号引脚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变压器T1的2号引脚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通过电阻R1、第一电容C1与变压器T1的1号引脚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1号引脚还与Vim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3号引脚通过第二二极管D2、第二电容C2与变压器T1的4号引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有芯片U1、第一与非门电路U2A、第二与非门电路U2B,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芯片U1的CLK引脚、第一与非门电路U2A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芯片U1的Q引脚与第一与非门电路U2A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与芯片U1的D引脚连接,所述第一与非门电路U2A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与非门电路U2B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与非门电路U2B的输出端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反馈电路包含有第四电容C4、第三二极管D3,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变压器T1的5号引脚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且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两端分别与变压器T1的3号引脚、变压器T1的4号引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芯片U1对控制电路信号进行分频,并进行调制,信号通过驱动电路使变压器T1驱动,从变压器T1的2号引脚输出,部分电压从变压器T1的5号引脚经反馈电路流向芯片U1的输入端,对芯片进行供电,控制电路设有DC-DC芯片,DC-DC芯片具有低功耗的特点,采用DC-DC芯片进行AC-DC变换,有效降低AD-DC电路自身的功耗,实现了在降低自身的功耗同时不会对转化效果造成削弱,且相对应的降低静态功耗和空载功耗,解决了微小功率负载情况下效率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具体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具体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1.控制电路;2.驱动电路;3.反馈电路;4.信号隔离电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基于DC-DC芯片的AC-DC开关电源电路,包括设有DC-DC芯片的控制电路1、驱动电路2、反馈电路3、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变压器T1、电阻R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场效应管Q1,所述控制电路1的输出端分别与驱动电路2的输入端、反馈电路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反馈电路3的输出端与变压器T1的5号引脚连接,所述驱动电路2的输出端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变压器T1的2号引脚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通过电阻R1、第一电容C1与变压器T1的1号引脚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1号引脚还与Vim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3号引脚通过第二二极管D2、第二电容C2与变压器T1的4号引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路2包括有芯片U1、第一与非门电路U2A、第二与非门电路U2B,所述控制电路1的输出端分别与芯片U1的CLK引脚、第一与非门电路U2A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芯片U1的Q引脚与第一与非门电路U2A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芯片U1的引脚与芯片U1的D引脚连接,所述第一与非门电路U2A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与非门电路U2B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与非门电路U2B的输出端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通过第一与非门电路U2A进行调制和反相形成第一反相信号,并把占空比降到小于50%,避免调整造成输出电压振荡,第一反相信号通过第二与非门电路U2B进行二次反相形成第二反相信号并恢复信号的极性,从而对第一场效应管Q1驱动。进一步地,所述反馈电路3包含有第四电容C4、第三二极管D3,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变压器T1的5号引脚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控制电路1的输入端连接,且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利用第三二极管D3的单向导通性,正确引导电流的流向,并通过第四电容C4对电压的减少干扰。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两端分别与变压器T1的3号引脚、变压器T1的4号引脚连接,通过第三电容C3进一步减少对电压的干扰。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芯片U1对控制电路1信号进行分频,并进行调制和反相形成反相信号,反相信号通过驱动电路2使变压器T1驱动,从变压器T1的2号引脚输出,部分电压从变压器T1的5号引脚经反馈电路3流向芯片U1的输入端,对芯片进行供电,控制电路1设有DC-DC芯片,DC-DC芯片具有低功耗的特点,采用DC-DC芯片进行AC-DC变换,有效降低AD-DC电路自身的功耗,实现了在降低自身的功耗同时不会对转化效果造成削弱,且相对应的降低静态功耗和空载功耗,解决了微小功率负载情况下效率低的问题。在本具体实施例1中,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控制电路1可以用DC-DC芯片替换,所述芯片U1均可采用D触发器、JK触发器、RS触发器、T触发器构成;通过芯片U1分频的信号与第一与非门电路U2A、第二与非门电路U2B进行PWM/PFM调制反相,并对第一场效应管Q1驱动,把占空比降到50%以下,保证了控制过程中避免输出电压调整振荡;第一与非门电路U2A和与第二非门电路U2B可以由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电路完成。在本具体实施例2中,请参阅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包括有信号隔离电路4,所述信号隔离电路4的输入端与Vout端连接,所述信号隔离电路4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1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提高输出电压的稳定度。在本具体实施例3中,请参阅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排除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电容C4,Vout端与控制电路1的输入端连接,在不需要隔离的场合下,有效提高成本并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60/201720874653.html" title="一种基于DC‑DC芯片的AC‑DC开关电源电路原文来自X技术">基于DC‑DC芯片的AC‑DC开关电源电路</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DC‑DC芯片的AC‑DC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DC‑DC芯片的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反馈电路、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变压器(T1)、电阻(R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场效应管(Q1),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反馈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出端与变压器(T1)的5号引脚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变压器(T1)的2号引脚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通过电阻(R1)、第一电容(C1)与变压器(T1)的1号引脚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1号引脚还与Vim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3号引脚通过第二二极管(D2)、第二电容(C2)与变压器(T1)的4号引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DC-DC芯片的AC-DC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DC-DC芯片的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反馈电路、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变压器(T1)、电阻(R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场效应管(Q1),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反馈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出端与变压器(T1)的5号引脚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变压器(T1)的2号引脚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通过电阻(R1)、第一电容(C1)与变压器(T1)的1号引脚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1号引脚还与Vim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3号引脚通过第二二极管(D2)、第二电容(C2)与变压器(T1)的4号引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DC-DC芯片的AC-DC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有芯片(U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睿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