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2409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8 07:55
一种永磁联轴器,包括输入导体外转子和输出永磁内转子,所述输入导体外转子上设有顶丝,所述输入导体外转子内的右侧端面设有第一铜环,所述第一铜环通过第一内六角螺栓固定,所述第一铜环和输出永磁内转子之间设有第一环形磁铁,所述第一环形磁铁和第二环形磁铁之间也构成L型,所述输出永磁内转子的右侧通过外六方螺栓固定连接有大齿轮,所述输入导体外转子和输出永磁内转子中的轴向均设有轴固定板,所述轴固定板均通过外六角螺栓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该永磁联轴器具有体积小,扭矩大,传动效率高,实现非接触式动力传递与保护,降低电机电能消耗,维护成本低,独特“L”式结构完全适用于煤矿井下的特点。

A permanent magnet coupling

A permanent magnet coupling, including input and output conductor outer rotor permanent magnet rotor, the input is provided with a top wire conductor outer rotor, the input end right inside the roto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ductor copper ring, the first copper ring by fixing the first inner six angle bolts, the first annular magne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he first copper ring and output inner rotor,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annular magnet ring magnet consists of L type, the output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roto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big gear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six bolts, the input and output of the axial conductor outer rotor permanent magnet in the rotor are provided with fixed axis plate, the fixed plate through the fixed shaft six angle bol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the permanent magnet coupling,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volume, large torque,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non-contact power transmission and protection,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low maintenance cost, and the unique \L\ structure is fully applicable to underground coal min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磁联轴器
本技术涉及永磁联轴器
,具体为一种永磁联轴器。
技术介绍
目前煤矿井下运输设备刮板输送机和转载机的电机与减速机之间动力传动和保护,采用干式或湿式摩擦联轴器、液力耦合器,或使用变频器电机等,均能很好的保护电机和减速机。大功率设备使用调速液力耦合器或变频电机,中等或小型功率则用摩擦联轴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这些设备在后期维护和保养费用较高,零部件运行磨损及损坏严重,对运行的电网冲击大,能耗高等;同时,新型永磁联轴器在其他行业应用已成熟,在矿用刮板输送机和转载机上应用尚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磁联轴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永磁联轴器,包括输入导体外转子和输出永磁内转子,所述输入导体外转子上设有顶丝,所述输入导体外转子内的右侧端面设有第一铜环,所述第一铜环通过第一内六角螺栓固定,所述第一铜环和输出永磁内转子之间设有第一环形磁铁,所述输入导体外转子和输出永磁内转子的轴向接触处分别设有第二铜环和第二环形磁铁,所述第一铜环和第二铜环之间构成L型,所述第一环形磁铁和第二环形磁铁之间也构成L型,所述输出永磁内转子的右侧通过外六方螺栓固定连接有大齿轮,所述输入导体外转子和输出永磁内转子中的轴向均设有轴固定板,所述轴固定板均通过外六角螺栓固定。优选的,所述输入导体外转子的外部还设有不锈钢防护罩。优选的,所述第一铜环和第一环形磁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二铜环和第二环形磁铁之间也设有间隙。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形磁铁固定在磁铁座上,所述磁铁座通过第二内六角螺栓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永磁联轴器,结构新颖,操作方便,该永磁联轴器具有体积小,扭矩大,传动效率高,实现非接触式动力传递与保护,降低电机电能消耗,维护成本低,独特“L”式结构完全适用于煤矿井下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大大提升了该一种永磁联轴器的使用功能性,保证其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益,适合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永磁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永磁联轴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丝、2输入导体外转子、3第一内六角螺栓、401第一铜环、402第二铜环、501第一环形磁铁、502第二环形磁铁、6磁铁座、7大齿轮、8输出永磁内转子、9外六方螺栓、10轴固定板、11外六角螺栓、12第二内六角螺栓、13不锈钢防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永磁联轴器,包括输入导体外转子2和输出永磁内转子8,所述输入导体外转子2上设有顶丝1,所述输入导体外转子2内的右侧端面设有第一铜环401,所述第一铜环401通过第一内六角螺栓3固定,所述第一铜环401和输出永磁内转子8之间设有第一环形磁铁501,所述输入导体外转子2和输出永磁内转子8的轴向接触处分别设有第二铜环402和第二环形磁铁502,所述第一铜环401和第二铜环402之间构成L型,所述第一环形磁铁501和第二环形磁铁502之间也构成L型,所述输出永磁内转子8的右侧通过外六方螺栓9固定连接有大齿轮7,所述输入导体外转子2和输出永磁内转子8中的轴向均设有轴固定板10,所述轴固定板10均通过外六角螺栓11固定,所述输入导体外转子2的外部还设有不锈钢防护罩13,所述第一铜环401和第一环形磁铁501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二铜环402和第二环形磁铁502之间也设有气隙,所述第一环形磁铁501固定在磁铁座6上,所述磁铁座6通过第二内六角螺栓12固定。工作原理:本技术一种永磁联轴器,使用时,输入导体外转子2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输出永磁内转子8与减速机出入轴相连,其用顶丝1、外六角螺栓11和轴固定板10来固定电机和减速机轴,第一铜环401与第二铜环402呈“L”型结构布局,第一环形磁铁501和第二环形磁铁502也呈“L”型结构布局,具有增大扭矩和散热性好特点,大齿轮7与输出永磁内转子8用外六方螺栓9固定,不锈钢防护罩13与输入导体外转子2固定,磁铁座6与输出永磁内转子8用第二内六角螺栓12固定,电机转动通过轴带动输入导体外转子2与输出永磁内转子8产生相对运动,输入导体外转子2内部第一铜环401与第二铜环402切割输出永磁内转子8上第一环形磁铁501和第二环形磁铁502的磁力线,交变磁场通过气隙在第一铜环401与第二铜环402上产生涡流,同时涡流产生感应磁场与永磁场相互作用拉动输出永磁内转子8沿着与输入导体外转子2相同的方向旋转,因此通过输出永磁内转子8在负载输入轴上产生扭矩,带动负载做旋转运动,从而实现电机与减速机之间动力的无接触传递,当输出永磁内转子8负载扭矩值超过该预定扭矩值大小时,输出永磁内转子8与输入导体外转子2将会产生失步现象,即滑差过载保护,从而保护电机不因过载而损坏,在转载机与刮板输送机应用该永磁联轴器需要紧链时,通过紧链齿轮箱的离合机构使其输出齿轮与该永磁联轴器大齿轮7进行啮合,当齿轮箱输出齿轮转动时将扭矩和制动力矩传递给大齿轮7,大齿轮7再将扭矩和传递给输出永磁内转子8,从而传递至减速机输入轴,该永磁联轴器具有体积小,扭矩大,传动效率高,实现非接触式动力传递与保护,降低电机电能消耗,维护成本低,独特“L”式结构完全适用于煤矿井下的特点。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永磁联轴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永磁联轴器,包括输入导体外转子(2)和输出永磁内转子(8),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导体外转子(2)上设有顶丝(1),所述输入导体外转子(2)内的右侧端面设有第一铜环(401),所述第一铜环(401)通过第一内六角螺栓(3)固定,所述第一铜环(401)和输出永磁内转子(8)之间设有第一环形磁铁(501),所述输入导体外转子(2)和输出永磁内转子(8)的轴向接触处分别设有第二铜环(402)和第二环形磁铁(502),所述第一铜环(401)和第二铜环(402)之间构成L型,所述第一环形磁铁(501)和第二环形磁铁(502)之间也构成L型,所述输出永磁内转子(8)的右侧通过外六方螺栓(9)固定连接有大齿轮(7),所述输入导体外转子(2)和输出永磁内转子(8)中的轴向均设有轴固定板(10),所述轴固定板(10)均通过外六角螺栓(11)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联轴器,包括输入导体外转子(2)和输出永磁内转子(8),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导体外转子(2)上设有顶丝(1),所述输入导体外转子(2)内的右侧端面设有第一铜环(401),所述第一铜环(401)通过第一内六角螺栓(3)固定,所述第一铜环(401)和输出永磁内转子(8)之间设有第一环形磁铁(501),所述输入导体外转子(2)和输出永磁内转子(8)的轴向接触处分别设有第二铜环(402)和第二环形磁铁(502),所述第一铜环(401)和第二铜环(402)之间构成L型,所述第一环形磁铁(501)和第二环形磁铁(502)之间也构成L型,所述输出永磁内转子(8)的右侧通过外六方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超崔敬雪田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朗浩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