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池模组的护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207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8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电池模组的护线盒,包括盒体,盒体中呈上下排列的设有两个穿线腔,穿线腔内设有卡线板,穿线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调节腔,调节腔与穿线腔之间通过调节通道相连通,调节腔内设有压线机构,所述压线机构包括第一调节轴、压板、弹簧、第一固定端子、第一固定槽,所述盒体的侧壁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若干铜排卡接机构,所述铜排卡接机构包括第二调节轴、第一卡接柱、第二卡接柱、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安全性好,通用性强。

A line box for car battery module

Wire box 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ar battery module,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the box body is arranged vertically with two wire threading cavity,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plate, both sides of threading cavit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regulating chamber, between the regulating chamber and threading cavity through regulating channel connected and the adjust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wire pressing mechanism, the pressure regula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rst shaft, a pressing plate and a spring and a first fixed terminal, a first fixing groove, the fix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the side wall of the box body, the fixed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pper bar clamping mechanism, wherein the clamping mechanism comprises second bar adjusting shaft, a first clamp column, second clamping column, a driving gear, first and second driven gear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good stability, good safety, strong versat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电池模组的护线盒
本技术属于一种护线盒,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电池模组的护线盒。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纯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动力电池系统用电线束及铜排明显增多,同时其安全性和布置美观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动力电池系统的结构设计中,其电池箱体内部常设置有多束电线束及铜排。在现有技术中,电线束及铜排一般布置于电池箱体底部和电池模组周围,在纯电动汽车的运行中,电线束与铜排会与其它部件或它们相互间发生摩擦,摩擦严重时会发生漏电的状况,影响了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另外,多束电线束与铜排错综复杂地布置于电池箱体内部,使得电池箱体内部布置凌乱,不够简洁美观。综上所述,为了有效地解决为了有效地解决电线束和铜排之间、电线束和铜排与其它部件之间相互间发生摩擦,安全性不高和电池箱体内线束与铜排布置不够简洁美观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专利“201320767205.3”,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用护线盒,包括护线盒本体和与所述护线盒本体相配合的可拆卸连接的盖板,且所述护线盒本体和盖板形成能够容纳电线束通过的通道,所述护线盒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该护线盒本体的固定装置,以及用于安装铜排的安装装置。该护线盒结构过于简单,适应性和通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电池模组的护线盒,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安全性好,通用性强。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电池模组的护线盒,包括盒体,盒体中呈上下排列的设有两个穿线腔,穿线腔内设有卡线板,穿线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调节腔,调节腔与穿线腔之间通过调节通道相连通,调节腔内设有压线机构,所述压线机构包括第一调节轴、压板、弹簧、第一固定端子、第一固定槽,第一调节轴为圆柱体结构,第一调节轴的一端穿过盒体位于调节腔内,第一调节轴上固定两组第一限位卡环组,每组第一限位卡环组包括两个第一限位卡环,压板的数量为两个,压板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调节轴上、且位于同一组第一限位卡环组的两个第一限位卡环之间,压板穿过调节通道与卡线板固定连接,第一调节轴的底部可转动的设有第二限位卡环,第一固定端子穿过第二限位卡环与第一调节轴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端子为圆柱体结构、其外壁上设有外螺纹,第一固定槽固定在调节腔的底部,第一固定槽内设有内螺纹,第一固定端子可通过螺栓配合固定在第一固定槽中,弹簧固定在第二限位卡环和调节腔底部之间,弹簧包覆在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一固定槽外部;所述盒体的侧壁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若干铜排卡接机构,所述铜排卡接机构包括第二调节轴、第一卡接柱、第二卡接柱、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柱均包括圆柱体结构的卡接柱主体,卡接柱主体底部设有卡接块,卡接柱主体上设有外螺纹,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柱上的外螺纹方向相反,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板分别穿过固定板相对设置,第一从动齿轮通过螺纹配合设置在第一卡接柱上,第二从动齿轮通过螺纹配合设置在第二卡接柱上,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均可转动的固定在固定板中的齿轮固定腔中,第二调节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固定板上、位于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柱之间,主动齿轮固定在第二调节轴上,主动齿轮分别与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相啮合。上述一种汽车电池模组的护线盒,其中,所述弹簧为压缩弹簧。上述一种汽车电池模组的护线盒,其中,所述第一调节轴的顶部设有转轮。上述一种汽车电池模组的护线盒,其中,所述穿线腔的底部为圆弧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使用时,将电线束可选择的穿过两个穿线腔,下压并旋转第一调节轴,使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一固定槽相互锁定,卡线板在压线机构的作用下向电线束弯曲下压,起到了固定作用,如需取下电线束,则松开第一固定端子,卡线板即可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将铜排放置在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柱之间,旋转第二调节轴,使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柱同步上升,即可将铜排加以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安全性好,通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视图(1)。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2)。图3为本技术压线机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附图标记盒体1、穿线腔2、卡线板3、调节腔4、第一调节轴5、压板6、弹簧7、第一固定端子8、第一固定槽9、转轮10、第一限位卡环11、第二限位卡环12、固定板13、第二调节轴14、第一卡接柱15、第二卡接柱16、主动齿轮17、第一从动齿轮18、第二从动齿轮19、卡接柱主体20、卡接块21、齿轮固定腔22、压线机构23。如图所示一种汽车电池模组的护线盒,包括盒体1,盒体中呈上下排列的设有两个穿线腔2,所述穿线腔的底部为圆弧形结构,穿线腔内设有卡线板3,穿线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调节腔4,调节腔与穿线腔之间通过调节通道相连通,调节腔内设有压线机构23,所述压线机构包括第一调节轴5、压板6、弹簧7、第一固定端子8、第一固定槽9,第一调节轴为圆柱体结构,第一调节轴的顶部设有转轮10,第一调节轴的一端穿过盒体位于调节腔内,第一调节轴上固定两组第一限位卡环组,每组第一限位卡环组包括两个第一限位卡环11,压板的数量为两个,压板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调节轴上、且位于同一组第一限位卡环组的两个第一限位卡环之间,压板穿过调节通道与卡线板固定连接,第一调节轴的底部可转动的设有第二限位卡环12,第一固定端子穿过第二限位卡环与第一调节轴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端子为圆柱体结构、其外壁上设有外螺纹,第一固定槽固定在调节腔的底部,第一固定槽内设有内螺纹,第一固定端子可通过螺栓配合固定在第一固定槽中,弹簧固定在第二限位卡环和调节腔底部之间,弹簧包覆在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一固定槽外部,所述弹簧为压缩弹簧;所述盒体的侧壁上设有固定板13,固定板上设有若干铜排卡接机构,所述铜排卡接机构包括第二调节轴14、第一卡接柱15、第二卡接柱16、主动齿轮17、第一从动齿轮18和第二从动齿轮19,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柱均包括圆柱体结构的卡接柱主体20,卡接柱主体底部设有卡接块21,卡接柱主体上设有外螺纹,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柱上的外螺纹方向相反,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板分别穿过固定板相对设置,第一从动齿轮通过螺纹配合设置在第一卡接柱上,第二从动齿轮通过螺纹配合设置在第二卡接柱上,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均可转动的固定在固定板中的齿轮固定腔22中,第二调节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固定板上、位于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柱之间,主动齿轮固定在第二调节轴上,主动齿轮分别与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相啮合。本技术使用时,将电线束可选择的穿过两个穿线腔,下压并旋转第一调节轴,使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一固定槽相互锁定,卡线板在压线机构的作用下向电线束弯曲下压,起到了固定作用,如需取下电线束,则松开第一固定端子,卡线板即可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将铜排放置在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柱之间,旋转第二调节轴,使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柱同步上升,即可将铜排加以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电池模组的护线盒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电池模组的护线盒,其特征为,包括盒体,盒体中呈上下排列的设有两个穿线腔,穿线腔内设有卡线板,穿线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调节腔,调节腔与穿线腔之间通过调节通道相连通,调节腔内设有压线机构,所述压线机构包括第一调节轴、压板、弹簧、第一固定端子、第一固定槽,第一调节轴为圆柱体结构,第一调节轴的一端穿过盒体位于调节腔内,第一调节轴上固定两组第一限位卡环组,每组第一限位卡环组包括两个第一限位卡环,压板的数量为两个,压板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调节轴上、且位于同一组第一限位卡环组的两个第一限位卡环之间,压板穿过调节通道与卡线板固定连接,第一调节轴的底部可转动的设有第二限位卡环,第一固定端子穿过第二限位卡环与第一调节轴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端子为圆柱体结构、其外壁上设有外螺纹,第一固定槽固定在调节腔的底部,第一固定槽内设有内螺纹,第一固定端子可通过螺栓配合固定在第一固定槽中,弹簧固定在第二限位卡环和调节腔底部之间,弹簧包覆在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一固定槽外部;所述盒体的侧壁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若干铜排卡接机构,所述铜排卡接机构包括第二调节轴、第一卡接柱、第二卡接柱、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柱均包括圆柱体结构的卡接柱主体,卡接柱主体底部设有卡接块,卡接柱主体上设有外螺纹,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柱上的外螺纹方向相反,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板分别穿过固定板相对设置,第一从动齿轮通过螺纹配合设置在第一卡接柱上,第二从动齿轮通过螺纹配合设置在第二卡接柱上,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均可转动的固定在固定板中的齿轮固定腔中,第二调节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固定板上、位于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柱之间,主动齿轮固定在第二调节轴上,主动齿轮分别与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电池模组的护线盒,其特征为,包括盒体,盒体中呈上下排列的设有两个穿线腔,穿线腔内设有卡线板,穿线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调节腔,调节腔与穿线腔之间通过调节通道相连通,调节腔内设有压线机构,所述压线机构包括第一调节轴、压板、弹簧、第一固定端子、第一固定槽,第一调节轴为圆柱体结构,第一调节轴的一端穿过盒体位于调节腔内,第一调节轴上固定两组第一限位卡环组,每组第一限位卡环组包括两个第一限位卡环,压板的数量为两个,压板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调节轴上、且位于同一组第一限位卡环组的两个第一限位卡环之间,压板穿过调节通道与卡线板固定连接,第一调节轴的底部可转动的设有第二限位卡环,第一固定端子穿过第二限位卡环与第一调节轴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端子为圆柱体结构、其外壁上设有外螺纹,第一固定槽固定在调节腔的底部,第一固定槽内设有内螺纹,第一固定端子可通过螺栓配合固定在第一固定槽中,弹簧固定在第二限位卡环和调节腔底部之间,弹簧包覆在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一固定槽外部;所述盒体的侧壁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纯麟
申请(专利权)人:系统电子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