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安防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60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型安防门,包括外门框、内门框、侧门体和顶盖,外门框和内门框内分别铰接设有外门扇和内门扇,外门框的一侧和内门框的一侧通过螺丝与侧门体的两侧固定。顶盖上安装有中央控制器,外门扇和内门扇上均安装有电控锁,电控锁与中央控制器连接。外门扇下方安装有TM卡读头,TM卡读头通过TM卡线与中央控制器连接。侧门体上安装有密码板,密码板与中央控制器连接。外门框、内门框上分别安装有若干红外对射传感器,红外对射传感器与中央控制器连接。中央控制器还分别连接有数据处理模块和信息提示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与红外对射传感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全可靠,安装方便,使用快捷,适用于小区,能保证住户人身和财产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安防门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防门,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型安防门。
技术介绍
智能化安防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和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的腾飞已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智能化安防技术与计算机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步消失,没有安防技术社会就会显得不安宁,世界科学技术的前进和发展就会受到影响。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使得城市的安防从过去简单的安全防护系统向城市综合化体系演变,城市的安防项目涵盖众多的领域,有街道社区、楼宇建筑、银行邮局、道路监控、机动车辆、警务人员、移动物体、船只等。特别是针对重要场所,如:机场、码头、水电气厂、桥梁大坝、河道、地铁等场所,引入物联网技术后可以通过无线移动、跟踪定位等手段建立全方位的立体防护。兼顾了整体城市管理系统、环保监测系统、交通管理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等应用的综合体系。特别是车联网的兴起,在公共交通管理上、车辆事故处理上、车辆偷盗防范上可以更加快捷准确的跟踪定位处理。还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车辆获取更加精准的灾难事故信息、道路流量信息、车辆位置信息、公共设施安全信息、气象信息等等信息来源。智能化安防技术的发展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随着企业和住宅小区需求的凸现,数字化智能安防当前面临新的发展契机,由于数字化智能安防行业的特殊性,国家对智能安防产业的发展一直都给予政策上的鼓励。为了解决企业和住宅小区的安全防范问题,建设部、公安部两部先后签署下达了多种相关文件,以强化企业和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安全防范设施。尾随抢劫是在各小区抢劫犯罪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即在住户开门后,犯罪分子跟随住户冲入家中进行抢劫)。一般防盗门很难起到防抢劫的作用。目前的安防系统均比较复杂,安装不方便,不能适用居家社区的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安装方便,使用快捷,适用于小区的能保证住户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智能型安防门。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安防门,包括外门框、内门框、侧门体和顶盖,所述外门框和内门框内分别铰接设有与其匹配的外门扇和内门扇,所述外门框的一侧、内门框的一侧、侧门体的两侧均开有相互匹配的连接螺丝孔,所述外门框的一侧和内门框的一侧通过穿过连接螺丝孔的螺丝与侧门体的两侧固定,所述顶盖安装于外门框、内门框、侧门体的上方;所述顶盖上安装有中央控制器,所述外门扇和内门扇上均安装有电控锁,所述电控锁通过电控锁线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外门扇下方安装有TM卡读头,所述TM卡读头通过TM卡线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侧门体上安装有密码板,所述密码板通过密码板线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外门框、内门框上分别安装有若干红外对射传感器,所述红外对射传感器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还分别连接有数据处理模块和信息提示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红外对射传感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对射传感器至少分为两组且以每组至少两对的方式安装在外门框和内门框上与地面平行的方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密码板上安装有防护盖和指纹识别器,所述指纹识别器和防护盖均与中央控制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有220V电源插头。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的智能型安防门,通过外门扇和内门扇的电控锁,保证在打开一道门时另一道门不能被打开,形成一个封闭通道,即在一道门开启状态下,无论从外部或内部用钥匙都无法打开另一道门,具有防尾随的作用。通过TM卡读头与中央控制器连接,使该安防门具备自动识别,紧急锁定,紧急开启等多种功能。该密码板可设有两套密码,一套为正常开启密码,另一套为非法胁迫开启用密码,当住户用TM卡读头打开外门扇进入时,只有将外门扇关闭后,方可打开内门扇。本技术通过红外对射传感器感应到有人进入时中央控制器启动,用户进行指纹识别器通过后,中央控制器控制密码板的防护盖打开,用户才能进行密码输入。本技术安全可靠,安装方便,使用快捷,适用于小区,能保证住户人身和财产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连接框图。附图标号:1、外门框,2、内门框,3、侧门体,4、顶盖,5、外门扇,6、内门扇,7、连接螺丝孔,8、中央控制器,9、电控锁,10、电控锁线,11、TM卡读头,12、TM卡线,13、密码板,14、密码板线,15、红外对射传感器,16、数据处理模块,17、信息提示模块,18、指纹识别器,19、防护盖,20、220V电源插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如图1-2所示,一种智能型安防门,包括外门框1、内门框2、侧门体3和顶盖4,外门框1和内门框2内分别铰接设有与其匹配的外门扇5和内门扇6,外门框1的一侧、内门框2的一侧、侧门体3的两侧均开有相互匹配的连接螺丝孔7,外门框1的一侧和内门框2的一侧通过穿过连接螺丝孔7的螺丝与侧门体3的两侧固定,顶盖4安装于外门框1、内门框2、侧门体3的上方。顶盖4上安装有中央控制器8,外门扇5和内门扇6上均安装有电控锁9,电控锁9通过电控锁线10与中央控制器8连接。外门扇5下方安装有TM卡读头11,TM卡读头11通过TM卡线12与中央控制器8连接。侧门体3上安装有密码板13,密码板13通过密码板线14与中央控制器8连接。外门框1、内门框2上分别安装有若干红外对射传感器15,红外对射传感器15与中央控制器8连接。中央控制器8还分别连接有数据处理模块16和信息提示模块17,数据处理模块16与红外对射传感器15连接。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红外对射传感器15至少分为两组且以每组至少两对的方式安装在外门框1和内门框2上与地面平行的方向设置。密码板13上安装有防护盖19和指纹识别器18,指纹识别器18和防护盖19均与中央控制器8连接。中央控制器8连接有220V电源插头20。本技术设计的智能型安防门,通过外门扇5和内门扇6的电控锁9,保证在打开一道门时另一道门不能被打开,形成一个封闭通道,即在一道门开启状态下,无论从外部或内部用钥匙都无法打开另一道门,具有防尾随的作用。通过TM卡读头11与中央控制器8连接,使该安防门具备自动识别,紧急锁定,紧急开启等多种功能。该密码板13可设有两套密码,一套为正常开启密码,另一套为非法胁迫开启用密码,当住户用TM卡读头11打开外门扇5进入时,只有将外门扇5关闭后,方可打开内门扇6。本技术通过红外对射传感器15感应到有人进入时中央控制器8启动,用户进行指纹识别器18通过后,中央控制器8控制密码板13的防护盖19打开,用户才能进行密码输入。本技术安全可靠,安装方便,使用快捷,适用于小区,能保证住户人身和财产安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和结构特征,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相关人士能够据以实施,但以上内容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技术的精神实质所作的任何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智能型安防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型安防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门框、内门框、侧门体和顶盖,所述外门框和内门框内分别铰接设有与其匹配的外门扇和内门扇,所述外门框的一侧、内门框的一侧、侧门体的两侧均开有相互匹配的连接螺丝孔,所述外门框的一侧和内门框的一侧通过穿过连接螺丝孔的螺丝与侧门体的两侧固定,所述顶盖安装于外门框、内门框、侧门体的上方;所述顶盖上安装有中央控制器,所述外门扇和内门扇上均安装有电控锁,所述电控锁通过电控锁线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外门扇下方安装有TM卡读头,所述TM卡读头通过TM卡线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侧门体上安装有密码板,所述密码板通过密码板线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外门框、内门框上分别安装有若干红外对射传感器,所述红外对射传感器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还分别连接有数据处理模块和信息提示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红外对射传感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安防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门框、内门框、侧门体和顶盖,所述外门框和内门框内分别铰接设有与其匹配的外门扇和内门扇,所述外门框的一侧、内门框的一侧、侧门体的两侧均开有相互匹配的连接螺丝孔,所述外门框的一侧和内门框的一侧通过穿过连接螺丝孔的螺丝与侧门体的两侧固定,所述顶盖安装于外门框、内门框、侧门体的上方;所述顶盖上安装有中央控制器,所述外门扇和内门扇上均安装有电控锁,所述电控锁通过电控锁线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外门扇下方安装有TM卡读头,所述TM卡读头通过TM卡线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侧门体上安装有密码板,所述密码板通过密码板线与中央控制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创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