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装地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518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拼装地基,包括龙骨和附着在龙骨上的混凝土浇筑层。混凝土浇筑层包括主体、均布在主体底面上的支撑柱、预埋在主体上的地脚螺栓、设在主体上的浇筑孔和透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和流水线生产,产品质量好,精度高,并且能够形成系列化,由客户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并且现场安装简单,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工序和建设时间。尤其是在单户或者大批量低层建筑的地基制作上,简单的拼装和浇筑作业就能够迅速完成地基的制作,不但使用成本低,而且建设速度快,建设质量高。尤其是在沙漠、边远山区、山林等材料运送困难、施工周期长、采用传统建设成本高的地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势会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拼装地基
本技术涉及拼装住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拼装地基。
技术介绍
拼装住房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其内容是将建筑进行模块化设计和工厂化生产,最后送到施工地点进行拼装作业的一种建筑形式。下面将对拼装住房的优势进行进一步解释。首先,拼装住房的全部构件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在设计阶段就完成了诸如力学计算、力学分析和实地建筑模拟等工作。通过三维建模,设计人员可以直观的对构件进行观察和设计优化,同时还可以进行模拟装配,不但能够形成工程指导文件,还能够在模拟过程中及时发现设计不足和设计缺陷。其次,拼装住房的全部构件均采用标准的流水线生产。这种生产方式的好处在于引入了机械化生产,不论是生产效率或者构件精度均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时集中生产能够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然后,拼装住房更加环保。由于拼装住房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工厂完成,所以粉尘、扬尘、污水等均可以集中处理,不但处理成本低,而且更加容易监管。并且施工现场仅进行拼装作业,污染同样会迅速下降,并且几乎不产生建筑垃圾,不会对建筑四周的环境产生影响。最值得一提的是拼装住房的建设速度。由于将大部分的工作放在了工厂完成呢,所以施工现场仅需要进行少量的拼装和浇筑工作。建筑物的建设速度非常快,并且构件运抵现场后能够直接使用,占地面积也大幅度缩小。尤其是在施工面积受限的城市中心地区、偏远地区和需要快速建设的边疆地区等施工条件受到严格限制的区域,这种优势将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进行批量生产与快速施工的拼装地基。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拼装地基,包括龙骨和附着在龙骨上的混凝土浇筑层;所述混凝土浇筑层包括主体、均布在主体底面上的支撑柱、预埋在主体上的地脚螺栓、设在主体上的浇筑孔和透气孔。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主体上设有连接槽。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连接槽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固定部的上方;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大于固定部的宽度。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地脚螺栓均布在连接部上。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地脚螺栓露出部分的长度和连接部的高度相同。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主体的一对相对侧面上设有卡槽A;所述卡槽A的开口方向向下。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主体的另一对相对侧面上设有卡槽B;所述卡槽B的开口方向向上。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卡槽A和卡槽B为间隙配合。本技术产生的技术效果如下:本技术采用现有技术中最成熟的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形式,里面采用钢筋编织龙骨,然后在模具内进行混凝土浇筑,当混凝土凝固后,二者粘接在一起,其强度非常高。并且采用模具进行浇筑,精度也能保证。本技术的精度更高,质量更好,能够节约施工时间。常规的浇筑过程是在施工地点由人工手工制作模型后浇筑完成的,施工现场的施工条件差,模型精度低,并且存在浇筑质量不稳定的现象。如果质检不合格,则需要进行返工,不但耽误工期,而且在拆除过程中有可能对相邻部分产生损伤。从时间和经济成本上都不合适。由于本技术采用了预制模型浇筑,所以构件精度高度一致,运抵到现场后安装十分方便。并且在出厂前就进行了质量检测,不合格的产品直接返回生产线,施工现场不会出现不合格产品,所以不会出现因构件质量不合格导致的返工。本技术安装方便,连接牢固,能够节约大量的安装时间,提高施工现场的作业速度。传统过程中需要将水泥、钢筋、砂石和添加剂等全部材料运送到现场。首先做好地基坑,在经过工编织龙骨、制作填充围挡、混料、混凝土浇筑、拆除围挡和检测等多道工序后才能制作完成。而采用本技术只需要经过地基坑制作、放置和填充三道工序便可制作完成。具体的施工过程为:用挖掘机将地基坑挖好并夯实,接着将本技术顺序摆放在地基坑中,相邻之间通过卡槽连接在一起,此时主体底面上的支撑柱和地基坑接触,主体和地基坑之间是空的。摆放完成后,从浇筑孔中注入混凝土,混凝土填满主体底面和地基坑之间的部分,同时该部分内的空气通过透气孔逃逸到大气中。浇筑完成后,进行平面度检测并进行调整,等待混凝土固化完成后,建筑的地基便制作完成。采用本技术更加环保,对环境更加友好。由于采用工厂化的流水线制作,资源利用率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迅速下降,产生的废料能够进行集中处理,不论是处理成本和处理速度上都能够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三维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浇筑工序完成的示意图;其中:1龙骨、2主体、3支撑柱、4地脚螺栓、5浇筑孔、6透气孔、7连接槽、71固定部、72连接部、8卡槽A、9卡槽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6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拼装地基,包括龙骨1和附着在龙骨1上的混凝土浇筑层;所述混凝土浇筑层包括主体2、均布在主体2底面上的支撑柱3、预埋在主体2上的地脚螺栓4、设在主体2上的浇筑孔5和透气孔6。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主体2上设有连接槽7。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连接槽7包括固定部71和连接部72;所述连接部72位于固定部71的上方;所述连接部72的宽度大于固定部71的宽度。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地脚螺栓4均布在连接部72上。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地脚螺栓4露出部分的长度和连接部72的高度相同。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主体2的一对相对侧面上设有卡槽A8;所述卡槽A8的开口方向向下。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主体2的另一对相对侧面上设有卡槽B9;所述卡槽B9的开口方向向上。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卡槽A8和卡槽B9为间隙配合。本技术由于采用了批量化生产,所以外形尺寸已经定型,可以视为标准构件,客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从给定的系列中进行挑选。如果不是大批量定制或者特殊需求,原则上不做改变。生产过程采用标准的流水线生产。共分龙骨编织-第一次检验-浇筑-固化-出厂检验等五个步骤。其中龙骨编织是将钢筋编织成合适形状的过程;第一次检验是检查龙骨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过程;浇筑是将龙骨放置到模具中,然后将混凝土注入模具并充满的过程;固化是等待混凝土完全凝固的过程;出厂检验是检查本技术整体性能的过程,达到出厂标准则视为质量合格,允许出厂,未达到出厂标准则视为质量不合格,进行销毁处理。当客户有需要时,需要将自己的设计图纸传给工厂,客户和工厂共同对图纸进行协商,选出合适型号的构件,然后根据构件尺寸对图纸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进入现场施工阶段。施工现场首先需要进行地基坑的制作。首先用挖掘机挖出地基坑,完后对其底面进行夯实,如果地基坑的土质强度偏低,则需要更换为3:7的素土后夯实,该步骤是为了保证地基坑的强度,放置建筑物的沉降。地基坑制作时,本技术随即开始向施工现场运输。地基坑制作完成时,需要的数量已经运抵完成。随即开始进行地基的铺设工作。将本技术依次放置在地基坑中,相邻之间通过卡槽A8和卡槽B9连接。卡槽A8的开口方向向下,卡槽B9的开口方向向上。在连接时,首先放置一块拼装地基,然后在其一侧放置另一块,需要注意的是,两块拼装地基的相邻边中有一个边上是卡槽A8,另一个边上是卡槽B9,卡槽A8和卡槽B9的突出部分正好放置到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拼装地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拼装地基,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骨(1)和附着在龙骨(1)上的混凝土浇筑层;所述混凝土浇筑层包括主体(2)、均布在主体(2)底面上的支撑柱(3)、预埋在主体(2)上的地脚螺栓(4)、设在主体(2)上的浇筑孔(5)和透气孔(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装地基,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骨(1)和附着在龙骨(1)上的混凝土浇筑层;所述混凝土浇筑层包括主体(2)、均布在主体(2)底面上的支撑柱(3)、预埋在主体(2)上的地脚螺栓(4)、设在主体(2)上的浇筑孔(5)和透气孔(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上设有连接槽(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拼装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7)包括固定部(71)和连接部(72);所述连接部(72)位于固定部(71)的上方;所述连接部(72)的宽度大于固定部(71)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金昌华安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