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套缝合机的针筒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4416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套缝合机的针筒机构,包括针筒,针筒上端的外柱面上设有圆周阵列分布的导向槽,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针筒内部装有润滑油的液压泵本体、设置在针筒上端与导向槽相连通的一圈安装槽、将液压泵本体与安装槽相连通的出油管以及驱动液压泵本体内润滑油从出油管流出的驱动件;安装槽内设有用于使润滑油均匀流向导向槽的分流管,分流管与所述出油管相连通,上所述分流管上开设有圆周阵列分布使分流管与安装槽相连通的分流孔;所述针筒外柱面上设有用于盛装从所述导向槽流下的润滑的集油槽;所述集油槽和液压泵本体之间连通有供集油槽内润滑油流回液压泵本体的进油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减小手套缝合机上的套刺盘和针筒的磨损。

A needle tube mechanism for a glove su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edle cylinder mechanism of a glove sewing machine, comprising a syringe, a needle cylinder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outer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groove circle array distribution, also includes a hydraulic pump body and arranged inside the cylinder filled with lubricating oil is arranged in the needle cylinder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guide groove is connected in a circle install tank, hydraulic pump body and the mounting groove communicated with the oil outlet pipe and a driving oil hydraulic pump body from the oil outlet pipe outflow of driving parts; mounting groove is used for the lubrication oil flow uniform guide slot shunt shunt pipe and the outlet pipe is communicated, the shunt tube opened a diversion hole circumference array distribution of the shunt tube and the mounting groove communicated with the needle tube; the outer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set of oil containing lubrication from the guide groove flow under the groove; the set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oil tank and a hydraulic pump body The lubricating oil in the oil tank flows back to the oil inlet pipe of the hydraulic pump body, and the advantag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reduce the wear of the sleeve and the needle cylinder on the glove su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套缝合机的针筒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套缝合机,特别涉及一种手套缝合机的针筒机构。
技术介绍
手套缝合机是一种将相同针数的圆筒针织物沿着边对边套口缝合的机器。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89206298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手套缝合机。其技术方案要点中提到手套的缝合需要两个过程:将手套的前半部分和手套的后半部分人工的装在套刺盘上,将套刺盘套接在针筒上;之后线针在套刺盘上的套刺凹槽内来回运动,同时伴随着套刺盘的旋转,手套前后两个部分在边对边处实现缝合。待手套缝合完,取下套刺盘,取下套刺盘内缝合的手套。每只手套的缝合都需要套刺盘和针筒的一次插拔运动,手套缝合机每天生产成百上千只手套,每个月生产成千上万只。套刺盘和针筒的插拔次数过多,带来了套刺盘和针筒接触处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套缝合机的针筒机构,其优点是能减小手套缝合机上的套刺盘和针筒的磨损。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手套缝合机的针筒机构,包括针筒,针筒上端的外柱面上设有圆周阵列分布的导向槽,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针筒内部装有润滑油的液压泵本体、设置在针筒上端与导向槽相连通的一圈安装槽、将液压泵本体与安装槽相连通的出油管以及驱动液压泵本体内润滑油从出油管流出的驱动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液压泵本体内的润滑油从出油管流出,出油管将润滑油导向安装槽内,润滑油沿安装槽表面向下流动,流入导向槽,润滑油对导向槽表面进行润滑,在套刺与导向槽相对滑动时,润滑油在套刺和导向槽相互接触的表面之间形成润滑层,可以减小套刺与导向槽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导向槽和套刺的磨损,从而减小套刺盘和针筒的磨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用于使润滑油均匀流向导向槽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与所述出油管相连通,所述分流管上开设有圆周阵列分布使分流管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的分流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液压泵本体内的润滑油从出油管流出,然后进入环形的分流管,从分流孔流入安装槽,由于分流孔在分流管的圆周上阵列分布,因此,润滑有可以均匀的流入安装槽,然后均匀的分流入各个导向槽,以对导向槽进行润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孔朝向所述针筒的中心线方向。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分流孔朝向针筒的中心轴线方向,润滑油从分流孔喷出后,与安装槽的侧面相抵触,然后沿安装槽向下流动,流入导向槽。这样可以避免润滑油喷出后飞溅出安装槽,减小润滑油对工作环境的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孔与所述导向槽数量相同,分流孔与导向槽一一对应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润滑油从分流孔流出后,可以及时地流入与其对应的导向槽内,提高对导向槽的润滑效果。每个导向槽均能同时得到同样的润滑,对整个针筒圆周上产生的摩擦力比较均衡,针筒运转更加平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筒外柱面上设有用于盛装从所述导向槽流下的润滑的集油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润滑油流入导向槽后对导向槽进行润滑,多余的润滑油会沿导向槽继续向下流动,流入集油槽内,可以避免润滑油流到针筒表面上和工作台上,降低润滑油对工作环境的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油槽和所述液压泵本体之间连通有供集油槽内润滑油流回液压泵本体的进油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余的润滑油经过导向槽后流入集油槽,然后从进油管流回液压泵本体内,液压泵本体内的润滑油再从出油管流向导向槽,如此循环,可以对润滑油进行重复利用,减小润滑油的浪费,降低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筒上方设有通过安装槽与针筒配合的套刺盘本体,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开关设置在靠近安装槽的位置,当所述针筒与所述安装槽配合时触动电机开关启动电机,当针筒与安装槽分离时脱离电机开关关闭电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套刺盘本体向下运动与安装槽配合,套刺盘本体触动电机开关,电机被启动,电机驱动液压泵本体内的润滑油从出油管流出,流向导向槽进行润滑。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后,套刺盘本体向上运动脱离安装槽,此时,导向槽不需要润滑处理,电机自动关闭,减少电能的消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液压泵本体内转动连接有叶片转轴,叶片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电机的输出轴与叶片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出油管和所述进油管分别与液压泵本体的两端相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启动时,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叶片转轴转动,然后带动螺旋叶片转动,螺旋叶片推动液压泵本体内的润滑油朝液压泵本体一端运动,润滑油从该端流入出油管,另一端的进油管中的润滑油流入液压泵本体内,形成一个闭环。螺旋叶片驱动润滑油循环的方式比较平稳,润滑油流入安装槽时更加均匀,连续性更好,润滑的可靠性更高。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电机驱动液压泵本体内的润滑油通过出油管流入导向槽中,对导向槽进行润滑,可以减小导向槽和套刺的磨损,从而减小套刺盘和针筒的磨损;2、分流管中的润滑油通过圆周阵列分布的分流孔可以均匀地流向导向槽中,每个导向槽均能够得到均匀的润滑;3、集油槽可以盛装从导向槽上流下的多余的润滑油,防止润滑油滴落在工作台上,减小润滑油对工作环境的影响;4、集油槽内的润滑油可以通过进流管流回液压泵本体,对润滑油重复利用,减小润滑油的浪费,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体现针筒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体现套刺盘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体现分流管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体现液压系统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中体现液压系统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棘轮;11、传动齿轮;2、针筒;21、集油槽;22、第一限位凸台;23、导向凸台;231、导向槽;24、安装槽;3、套刺盘本体;31、通孔;32、套刺;321、套刺凹槽;33、第二限位凸台;4、液压系统;41、液压泵本体;411、密封盖;412、叶片转轴;413、螺旋叶片;414、进油管;415、出油管;42、电机罩;421、电机;422、输出轴;43、分流管;431、分流孔;44、电机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手套缝合机的针筒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棘轮1。棘轮1上安装有传动齿轮11,传动齿轮11上方安装有针筒2,针筒2上方套接有套刺盘本体3。如图1和图2所示,针筒2侧面靠近套刺盘本体3一端,安装有若干个平行于中心轴的导向凸台23,相邻的导向凸台23之间形成导向槽231。针筒2外侧靠近导向凸台23下端固接有一圈集油槽21,集油槽21横截面为L形,在集油槽21下端连接有进油管414。如图2所示,针筒2上端安装有外凸的第一限位凸台22,第一限位凸台22与导向凸台23之间开有一圈安装槽24,安装槽24与导向槽231处于连通状态,在安装槽24内安装有分流管43。针筒2内壁安装有液压系统4和电机开关44,电机开关44控制液压系统4的启闭。当针筒2上端有金属物体靠近时,液压系统4处于工作状态,上端没有金属物体移动液压系统4处于不工作状态。如图3所示,套刺盘本体3上开有通孔31,套刺盘本体3下端固接有一圈内凹的第二限位凸台33。如图2和图3所示,套刺盘本体3上内凹的第二限位凸台33与针筒2上外凸的第一限位凸台22形成配合,轴向和径向上得到限位。套刺盘本体3靠近第二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手套缝合机的针筒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套缝合机的针筒机构,包括针筒(2),针筒(2)上端的外柱面上设有圆周阵列分布的导向槽(231),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针筒(2)内部装有润滑油的液压泵本体(41)、设置在针筒(2)上端与导向槽(231)相连通的一圈安装槽(24)、将液压泵本体(41)与安装槽(24)相连通的出油管(415)以及驱动液压泵本体(41)内润滑油从出油管(415)流出的驱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套缝合机的针筒机构,包括针筒(2),针筒(2)上端的外柱面上设有圆周阵列分布的导向槽(231),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针筒(2)内部装有润滑油的液压泵本体(41)、设置在针筒(2)上端与导向槽(231)相连通的一圈安装槽(24)、将液压泵本体(41)与安装槽(24)相连通的出油管(415)以及驱动液压泵本体(41)内润滑油从出油管(415)流出的驱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套缝合机的针筒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槽(24)内设有用于使润滑油均匀流向导向槽(231)的分流管(43),所述分流管(43)与所述出油管(415)相连通,所述分流管(43)上开设有圆周阵列分布使分流管(43)与所述安装槽(24)相连通的分流孔(4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套缝合机的针筒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分流孔(431)朝向所述针筒(2)的中心线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套缝合机的针筒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分流孔(431)与所述导向槽(231)数量相同,分流孔(431)与导向槽(231)一一对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套缝合机的针筒机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金利针织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