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1710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绕线轮,绕线轮上外套有圆锥筒状的回收套筒,绕线轮连接有驱动绕线轮转动的转动组件,工作台上设置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套柱和位于套柱上的夹线组件,绕线轮和夹持组件之间设置有移动环,移动环和工作台之间连接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驱动移动环沿绕线轮转动轴线方向往复移动,达到了增大回收针织线缠绕平整度的效果。

A knitwear line recovery device for knitted glov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knitted gloves defective knitting line recovery device,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including working table, the table is a reel, the reel on the coat sleeve has a cylindrical shape recovery, the winding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a driving reel rotation component to rotate, bench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assembly, clamping assembly includes a sleeve column and is set on the column clamp assembly, a winding wheel and a clamping assembly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moving ring, a mobile component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moving ring and work table, mobile component driven mobile ring along the winding wheel axis reciprocating movement reached increase the recovery of the flatness of the knitting line wind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针织线回收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手套是手部保暖或劳动保护用品,它是用各种皮革、橡胶、针织物或机织物裁剪缝制而成。手套的制作方法分为缝制、针织、浸胶等。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2618391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高透气性劳保手套,包括由针织而成的手套本体,手套本体由手掌部和指套部组成,手套本体上均匀涂装有白手掌部内表面一直延伸至指套部内表面的耐磨胶层,耐磨胶层上设有多个透气微孔,具有透气性好、操作工穿戴舒适的优点。针织手套用各种纺织纤维纯纺或混纺纱线,在手套机上编织,经缝制加工,再经过拉绒或缩绒、热定形整理而成产品。针织手套生产过程中,手套手腕的部分因为缺线达不到生产要求,成为残次品,而残次品的针织线仍可再次利用,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需要对该种残次品的针织线进行回收。待回收的手套手腕残次品为待加工的工件,该工件为两端开口的长套状结构,由整条针织线针织而成,为有弹性的针织品,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有针织线始端和针织线末端。回收后的针织线缠绕于圆锥筒状的回收套筒外壁。传统回收方法中,工人先将工件的针织线始端缠绕于回收套筒外壁,一手持有工件,一手持有脱离工件的针织线,回收套筒转动并缠绕起针织线,期间,工人通过手指调节针织线沿回收套筒轴线方向来回移动,以增大针织线在回收套筒外壁上的缠绕面积,然而,工人手指移动的速度并不均匀,导致针织线在回收套筒上的缠绕不平整,后续利用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以达到增大回收的针织线缠绕平整度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绕线轮,绕线轮上外套有圆锥筒状的回收套筒,绕线轮连接有驱动绕线轮转动的转动组件,工作台上设置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套柱和位于套柱上的夹线组件,绕线轮和夹持组件之间设置有移动环,移动环和工作台之间连接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驱动移动环沿绕线轮转动轴线方向往复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回收套筒外套于绕线轮,工件外套于套柱,工件具有针织线始端位于套柱远离工作台的一侧,夹线组件将工件具有针织线末端的一侧固定于套柱。扯动针织线始端并使其穿过移动环,在回收套筒上多圈缠绕避免针织线始端脱落。转动组件驱动绕线轮转动,绕线轮缠绕起针织线,绕线轮转动的同时,移动组件驱动移动环环沿绕线轮转动轴线方向匀速往复移动,针织线平整地缠绕于回收套筒外壁,增大回收针织线缠绕平整度。较佳的,移动组件包括螺纹连接的丝杠和丝母,丝杠与工作台转动连接,丝杠的转动轴线与绕线轮的转动轴线平行,移动环与丝母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转动丝杠,丝母沿丝杠轴线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移动环沿绕线轮的转动轴线方向移动。通过丝杠的转动实现移动环的移动,方便操作。较佳的,移动环与丝母之间设置有加高杆,加高杆顶端与移动环固接,底端与丝母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抬高绕线轮和夹持组件之间的针织线的位置高度,减小针织线与移动组件之间的互相干涉,减小针织线磨损,提高移动组件运行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整个回收装置运行的稳定性。较佳的,丝杠远离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盖板,盖板底部连接有支脚,支脚底端与工作台上表面抵接,盖板与工作台之间留有间隙,加高杆与丝母之间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上部与加高杆底端固接,连接件下部穿过盖板与工作台之间的间隙与丝母固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丝杠位于盖板内部,减小丝杠与针织线之间的互相干涉,避免针织线搅入丝杠,提高丝杠转动以及整个回收装置运行的平稳性。较佳的,丝杠固接有移动电机,移动电机固接于工作台。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移动电机带动丝杠匀速转动,进而通过丝母、连接件和加高杆带动移动环匀速移动,提高针织线在回收套筒上缠绕的平整度。较佳的,绕线轮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底板,绕线轮与底板转动连接,底板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紧固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便于在工作台上拆装绕线轮,以对绕线轮进行维修,提高整个回收装置的实用性。较佳的,紧固组件包括固接有紧固螺帽的紧固螺栓,工作台上开设有紧固螺纹,底板上开设有紧固孔,紧固螺栓底端穿过紧固孔与紧固螺纹螺纹连接,顶端与紧固螺帽固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拧紧紧固螺栓,紧固螺栓与工作台上的紧固螺纹螺纹连接,紧固螺帽与底板顶面紧密抵接,底板与工作台固定,绕线轮在工作台上的位置即固定,拧松紧固螺栓,紧固螺栓脱离紧固螺纹,底板与工作台解除固定,操作方便。较佳的,绕线轮为圆锥状,圆锥度与回收套筒的元锥度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回收套筒的内壁为圆锥状,外套于绕线轮后,内壁与绕线轮外壁抵接,减小回收套筒与绕线轮之间的相对移动,增加回收套筒在绕线轮上的稳固性,回收装置运行更加平稳。较佳的,绕线轮长度大于回收套筒长度,绕线轮最大截面面积大于回收套筒最大截面面积,绕线轮最小截面面积小于回收套筒最小截面面积,绕线轮截面面积较小的一侧设置有橡胶材质的防脱落环,防脱落环外套于绕线轮并与绕线轮可拆卸。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回收套筒外套于绕线轮后,防脱落环外套于绕线轮截面面积较小的一侧,靠近回收套筒的侧壁与回收套筒抵接。回收套筒截面直径较大的一侧受绕线轮截面面积较大的一侧阻挡,无法从该侧脱离绕线轮。防脱落环阻挡回收套筒从绕线轮截面面积较小的一侧脱离绕线轮,提高回收套筒在绕线轮上的稳固性。较佳的,转动组件包括固接于工作台的转动电机,绕线轮与转动电机固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转动电机带动绕线轮匀速转动,节省人力,提高针织线在绕线轮上缠绕的平整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提高回收的针织线缠绕的平整度;2、减小对工人手指的磨损;3、节省人力;4、操作方便;5、减小对针织线的磨损,提高回收质量;6、提高设备运行平稳度。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该种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去掉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体现绕线组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11、紧固螺纹;2、夹持组件;21、底座;22、套柱;23、套夹;3、导向组件;31、移动环;311、加高杆;32、移动组件;321、丝杠;3211、移动座;3212、盖板;32121、支脚;3213、移动电机;322、丝母;33、连接件;4、绕线组件;41、底板;411、紧固孔;412、紧固螺栓;4121、紧固螺帽;42、绕线杆;421、绕线座;43、绕线轮;431、防脱落环;44、稳固套;5、转动组件;51、转动杆;511、转动座;512、转动电机;52、联动组件;521、主动轮;522、从动轮;523、传动带;6、工件;61、针织线;7、回收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如图1和图5所示,包括工作台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上设置有绕线轮(43),绕线轮(43)上外套有圆锥筒状的回收套筒(7),绕线轮(43)连接有驱动绕线轮(43)转动的转动组件(5),工作台(1)上设置有夹持组件(2),夹持组件(2)包括套柱(22)和位于套柱(22)上的夹线组件,绕线轮(43)和夹持组件(2)之间设置有移动环(31),移动环(31)和工作台(1)之间连接有移动组件(32),移动组件(32)驱动移动环(31)沿绕线轮(43)转动轴线方向往复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上设置有绕线轮(43),绕线轮(43)上外套有圆锥筒状的回收套筒(7),绕线轮(43)连接有驱动绕线轮(43)转动的转动组件(5),工作台(1)上设置有夹持组件(2),夹持组件(2)包括套柱(22)和位于套柱(22)上的夹线组件,绕线轮(43)和夹持组件(2)之间设置有移动环(31),移动环(31)和工作台(1)之间连接有移动组件(32),移动组件(32)驱动移动环(31)沿绕线轮(43)转动轴线方向往复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组件(32)包括螺纹连接的丝杠(321)和丝母(322),丝杠(321)与工作台(1)转动连接,丝杠(321)的转动轴线与绕线轮(43)的转动轴线平行,移动环(31)与丝母(32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环(31)与丝母(322)之间设置有加高杆(311),加高杆(311)顶端与移动环(31)固接,底端与丝母(32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织手套残次品针织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丝杠(321)远离工作台(1)的一侧设置有盖板(3212),盖板(3212)底部连接有支脚(32121),支脚(32121)底端与工作台(1)上表面抵接,盖板(3212)与工作台(1)之间留有间隙,加高杆(311)与丝母(322)之间设置有连接件(33),连接件(33)上部与加高杆(311)底端固接,连接件(33)下部穿过盖板(3212)与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金利针织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