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生物生产酰胺化合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9411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酰胺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细菌细胞培养液(内含完整细菌细胞、破裂细菌细胞或酶)存在下或在经固定内含的完整细菌细胞、破裂细菌细胞或酶而得到的固定化制剂存在下,通过水合腈化合物,把该腈化合物转化为其相应的酰胺化合物,细菌细胞是具有把腈化合物转化为其相应的酰胺化合物的水合作用活性的嗜热性微生物的生物纯培养物的细胞,例如史密斯芽孢杆菌SC-J05-1(FERM BP-4935)。(*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该微生物具有把腈化合物转变成其相应的酰胺化合物的水合作用活性。近年来,生物催化剂(如微生物)已广泛应用于化学反应中。例如人们所熟悉的,可利用芽孢杆菌属、芽孢不动菌属、微球菌属或短杆菌属(USP4,001,081)、棒状杆菌属或奴卡氏菌属(USP4,248,968)、假单胞菌属(USP4,555,487)、红球菌属或微杆菌属(EP-188,316)或镰刀菌属(JP-A-64-86889/1989)的某个菌株,通过水合作用把腈化合物转变成酰胺化合物。不过,所有这些微生物均属嗜常温性细菌,它们在55℃或更高温度下不能生长。此外,在高于室温的温度范围内,嗜常温性细菌把腈化合物转为成其相应的酰胺化合物的水合作用活性也是不稳定的。由于这个原因,利用这种嗜常温性细菌生产酰胺化合物通常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冷却设备使反应器维持在较低温度,而且因冷却消耗了大量能量,这些都导致生产成本的极大上升。在这些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人极力寻找某些微生物,它们具有可在高于室温的温度条件下把腈化合物转变成其相应的酰胺化合物的水合作用活性。结果专利技术人发现,从(日本)冈山县某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酰胺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细菌细胞培养液(内含完整细菌细胞、破裂细菌细胞或酶)存在下或在经固定内含的完整细菌细胞、破裂细菌细胞或酶而得到的固定化制剂存在下,通过水合腈化合物,把所说的腈化合物转化为其相应的酰胺化合物,所说的细菌细胞是具有把腈化合物转化为其相应的酰胺化合物的水合作用活性的嗜热性微生物的生物纯培养物的细胞。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岛喜树椋本藤夫光田贤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