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故障自救电梯。一种故障自救电梯,包括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的电梯门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第一内门和由透明材质制成的第二内门,所述第一内门与所述容置腔的一侧边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内门与所述容置腔的另一边侧转动连接;所述电梯轿厢的底部设有逃生踏板,所述逃生踏板包括与所述电梯轿厢连接的上踏板和与所述上踏板转动连接的下踏板,所述逃生踏板的两边侧由上踏板至下踏板方向依次设有多个限位支撑圈和一个限位支撑套,所述电梯轿厢内放置有与所述限位支撑圈及限位支撑套配合使用的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梯能够使乘客在电梯突然停运时进行安全有效的自救。
A kind of fault self rescue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故障自救电梯
本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为一种故障自救电梯。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的涌现,电梯数量剧增,但是电梯故障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了。在电梯发生故障的时候,往往电梯轿厢无法正常平层,经常会停留在两个楼层间的位置。这种情况下一般不建议强行扒开电梯门,一是扒门可能引起电梯的再次下坠,引发更严重的电梯故障,二是扒开门之前,对门外的情况完全未知,可能造成扒开门后意外坠入电梯井。因此,乘客需要等待救援人员到来才能逃生,但是电梯长时间处于停运且救援人员长时间不到的情况下,电梯内的乘客会具有极大的精神压力,特别是对于患有密闭恐惧症的乘客,应尽量早点逃离电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故障自救电梯,使乘客在电梯突然停运时能够进行安全有效的自救。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故障自救电梯,包括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的电梯门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第一内门和由透明材质制成的第二内门,所述第一内门与所述容置腔的一侧边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内门与所述容置腔的另一边侧转动连接;所述电梯轿厢的底部设有逃生踏板,所述逃生踏板包括与所述电梯轿厢连接的上踏板和与所述上踏板转动连接的下踏板,所述逃生踏板的两边侧由上踏板至下踏板方向依次设有多个限位支撑圈和一个限位支撑套,所述电梯轿厢内放置有与所述限位支撑圈及限位支撑套配合使用的支撑杆。作为优选,所述下踏板的自由端及所述电梯轿厢底部设有相互连接的连接装置。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底板上自锁组件和设置在所述下踏板上与所述自锁组件配合使用的自锁插杆;所述自锁组件包括锁壳,设置在所述锁壳内部的锁孔,围绕所述锁孔设置的弧形卡片,所述弧形卡片一端与轴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拉簧连接,所述自锁插杆上设有与所述弧形卡片卡接的卡槽,所述锁壳上还设有与所述弧形卡片连接的拉杆,所述拉杆一端设于锁壳内部、另一端穿过所述锁壳位于所述锁壳外部,所述锁壳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面向厅门侧,所述拉杆穿过所述锁壳的顶部并与轿厢运行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电梯轿厢设有容置所述锁壳的安全腔,所述安全腔内设有自锁监测开关。作为优选,所述故障自救电梯还包括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轿厢定位部件和轿厢夹紧部件。作为优选,所述轿厢定位部件包括沿电梯运行方向设置在电梯井道壁上的一排光接收器和设置在电梯轿厢外部面向所述光接收器的光发射器。作为优选,所述轿厢夹紧部件包括与所述光接收器电性连接的设置在导靴内部的信号接收器,与信号接收器电性连接的伸缩杆,以及与所述伸缩杆连接的夹紧块,所述夹紧块表面设有吸盘,所述夹紧块内部设有铁芯和线圈。作为优选,所述导靴与所述导轨接触侧开有容置所述夹紧块、所述伸缩杆以及所述信号接收器的槽口,所述槽口表面设有移动封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乘客在电梯突然停运时能够进行安全有效的自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故障自救电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电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逃生踏板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逃生踏板自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轿厢定位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轿厢夹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内门,2、第二内门,3、逃生踏板,31、限位支撑圈,32、限位支撑套,33、支撑杆,41、锁壳,42、锁孔,43、弧形卡片,44、轴杆,45、拉簧,46、拉杆,51、光接收器,52、光发射器,6、导靴,61、夹紧块,7、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故障自救电梯,包括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的电梯门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第一内门1和由透明材质制成的第二内门2,所述第一内门1与所述容置腔的一侧边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内门2与所述容置腔的另一边侧转动连接。所述电梯轿厢的底部设有逃生踏板3,所述逃生踏板3包括与所述电梯轿厢连接的上踏板和与所述上踏板转动连接的下踏板,所述逃生踏板3的两边侧由上踏板至下踏板方向依次设有多个限位支撑圈31和一个限位支撑套32,所述电梯轿厢内放置有与所述限位支撑圈31及限位支撑套32配合使用的支撑杆33。当电梯突然停止运行时,轿厢中的乘客可以先打开第一内门1,然后通过透明的第二内门2观察轿厢外部的情况,当可以进行自救逃生时,乘客可以将第二内门2打开,然后将逃生踏板3放下至楼层中以进行自救逃生。乘客在放置逃生踏板时,需要先将下踏板与电梯轿厢分开,然后将下踏板放置进楼层,同时需要将支撑杆33插入限位支撑圈31至限位支撑套32,使得上踏板与下踏板固定,防止乘客在逃生时上、下踏板相互弯折,提高了乘客逃生的安全性。所述下踏板的自由端及所述电梯轿厢底部设有相互连接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底板上自锁组件和设置在所述下踏板上与所述自锁组件配合使用的自锁插杆。所述自锁组件包括锁壳41,设置在所述锁壳41内部的锁孔42,围绕所述锁孔42设置的弧形卡片43,所述弧形卡片43一端与轴杆44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拉簧45连接,所述自锁插杆上设有与所述弧形卡片43卡接的卡槽,所述锁壳41上还设有与所述弧形卡片43连接的拉杆46,所述拉杆46一端设于锁壳41内部、另一端穿过所述锁壳41位于所述锁壳41外部,所述锁壳41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面向厅门侧,所述拉杆46穿过所述锁壳41的顶部并与轿厢运行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电梯轿厢设有容置所述锁壳41的安全腔,所述安全腔内设有自锁监测开关,用于监测逃生踏板3的自锁状态。在折叠逃生踏板3时,先将逃生踏板3向上收起与电梯轿厢底板接触,使自锁插杆进入锁孔42,在自锁插杆插入锁孔42的同时,弧形卡片43会在自锁插杆上相对滑动,当弧形卡片43遇到卡槽后,会由于拉簧45的弹力将弧形卡片43卡在自锁插杆的卡槽内,使得下踏板与电梯轿厢底板固定住,最后将安全腔锁住。当需要打开逃生踏板3时,先打开安全腔,将拉杆46向上拉起,拉杆46带动弧形卡片43向上移动,将弧形卡片43从卡槽中抽出,然后将自锁插杆抽离锁孔42,使下踏板与电梯轿厢底板分离,下踏板再翻转至合适位置。使用完后,下踏板翻转至正常位置,并通自锁监测开关确认恢复至原位置即可,为了防止逃生被意外打开,以及使用时松动,可通过自锁监测开关监测逃生踏板3的自锁状态,并将自锁信息发送给相关人员。所述故障自救电梯还包括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轿厢定位部件和轿厢夹紧部件。所述轿厢定位部件包括沿电梯运行方向设置在电梯井道壁上的一排光接收器51和设置在电梯轿厢外部面向所述光接收器51的光发射器52。所述轿厢夹紧部件包括与所述光接收器51电性连接的设置在导靴6内部的信号接收器,与信号接收器电性连接的伸缩杆,以及与所述伸缩杆连接的夹紧块61,所述夹紧块61表面设有吸盘,所述夹紧块61内部设有铁芯和线圈。当电梯轿厢停止运行时,光接收器51会接收光发射器52发射的光线以确定轿厢的具体位置,当轿厢没有停在平层时,光接收器51会发送信号给导靴6中的信号接收器,信号接收器控制伸缩杆向外伸出,同时使夹紧块61向外伸出,两块夹紧块61相向运动将导轨7牢牢夹住。除了正常的夹紧力之外,夹紧块61在向外移出时,铁芯和线圈通电使吸盘产生磁吸力,使得夹紧块6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故障自救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的电梯门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第一内门(1)和由透明材质制成的第二内门(2),所述第一内门(1)与所述容置腔的一侧边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内门(2)与所述容置腔的另一边侧转动连接;所述电梯轿厢的底部设有逃生踏板(3),所述逃生踏板(3)包括与所述电梯轿厢连接的上踏板和与所述上踏板转动连接的下踏板,所述逃生踏板(3)的两边侧由上踏板至下踏板方向依次设有多个限位支撑圈(31)和一个限位支撑套(32),所述电梯轿厢内放置有与所述限位支撑圈(31)及限位支撑套(32)配合使用的支撑杆(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故障自救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的电梯门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第一内门(1)和由透明材质制成的第二内门(2),所述第一内门(1)与所述容置腔的一侧边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内门(2)与所述容置腔的另一边侧转动连接;所述电梯轿厢的底部设有逃生踏板(3),所述逃生踏板(3)包括与所述电梯轿厢连接的上踏板和与所述上踏板转动连接的下踏板,所述逃生踏板(3)的两边侧由上踏板至下踏板方向依次设有多个限位支撑圈(31)和一个限位支撑套(32),所述电梯轿厢内放置有与所述限位支撑圈(31)及限位支撑套(32)配合使用的支撑杆(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故障自救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踏板的自由端及所述电梯轿厢底部设有相互连接的连接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故障自救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底板上自锁组件和设置在所述下踏板上与所述自锁组件配合使用的自锁插杆;所述自锁组件包括锁壳(41),设置在所述锁壳(41)内部的锁孔(42),围绕所述锁孔(42)设置的弧形卡片(43),所述弧形卡片(43)一端与轴杆(44)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拉簧(45)连接,所述自锁插杆上设有与所述弧形卡片(43)卡接的卡槽,所述锁壳(41)上还设有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华,沈玉亮,钱剑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蒂尔森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