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热嘴溢胶的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0109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3:17
一种防止热嘴溢胶的模具结构,包括第一槽道、第二槽道、注胶口、产品成型腔、模胚主体、注胶导管和流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胚主体中间位置设置有圆形结构的注胶口,所注胶口两侧设置有向外凹陷的注胶滑槽,注胶口左侧连接水平槽道,水平槽道的末端设置有交叉连接的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所述注胶口右侧的模胚主体表面也设置有同左侧一样结构的第一槽道、第二槽道和水平槽道;所述第一槽道、第二槽道、水平槽道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流道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网状型的槽道和与其相互配合的流道管,使得从注胶导管流下的注胶原材料沿着网状型的流道管流入模胚主体下方的产品成型空腔中形成产品,不会产生溢胶。

A mold structure for preventing hot nozzle overflow

A mould structure to prevent hot mouth overflow, including the first channel, second channel, glue injection port, molding cavity, mold body, glue injection catheter and flow tub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base is arranged among the main injection plastic circular structure, the injection opening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there is an injection chute depression, injection opening of the left connection channel, terminal channel is arranged on the cross connect the first groove and the second groove; the main mold surface of the injection opening is also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same structure with the left side of the first channel, channel second and channel; the first channel, second channel, a channel is arranged on the pipe flow with each other.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channel network and is mutually matched with the flow tube, so as to form a product from the injection of collagen material flow under the 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 cavity catheter passage along the mesh type tube below the base of the main inflow, not overf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热嘴溢胶的模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结构
,具体是一种防止热嘴溢胶的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在一些模具的零部件生产中,比如塑料手机背壳,通常将塑胶原材料通过热嘴直接注塑到模具的产品成型腔中来形成产品,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比如注胶过多,工艺参数没有严格控制等原因,有可能导致塑胶原材料热嘴处溢出,进而将塑胶原材料溢出到模具中去,也即是溢胶,溢胶出来的塑胶原材料不断积累在模具上,这直接会影响到模具的稳定运行,甚至需要更换新的模具来生产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热嘴溢胶的模具结构,可有效防止溢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止热嘴溢胶的模具结构,包括第一槽道、第二槽道、注胶口、产品成型腔、模胚主体、注胶导管和流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胚主体中间位置设置有圆形结构的注胶口,所述注胶口底部设置有穿透至模胚主体下方的产品成型腔的主注胶孔,注胶口两侧分别设置有注胶凹槽,注胶凹槽一侧连接水平槽道,水平槽道的末端设置有交叉连接的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位于左侧的第一槽道从左上角以弧形延伸至右下角地设置在模胚主体的左半部表面,位于左侧的第一槽道的左上角部分设置有小注胶孔和向右方向的凹陷部,位于左侧的第一槽道的右下角部分设置有小注胶孔和向左方向的凹陷部,位于左侧的第二槽道从右上角以弧形延伸至左下角地设置在模胚主体的左半部表面,位于左侧的第二槽道的右上角部分设置有小注胶孔和向右方向的凹陷部,位于左侧的第二槽道的左下角部分设置有小注胶孔和向右方向的凹陷部,小注胶孔从模胚主体上表面穿透至模胚主体下方的产品成型腔中;位于注胶口右侧的第一槽道、第二槽道和水平槽道所构成的结构与左侧相同且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槽道、第二槽道、水平槽道上嵌入安装有流道管组件,所述流道管组件为由嵌入到水平槽道、第一槽道、第二槽道、小注胶孔中的各个流道管所构成的一体结构,位于水平槽道内的流道管开口与注胶凹槽相连通,位于小注胶孔内的流道管底部开口与模胚主体下方的产品成型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小注胶孔的顶部为上宽下窄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主注胶孔的孔径大于小注胶孔的孔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网状型的槽道和与其相互配合的流道管,使得从注胶导管流下的注胶原材料沿着网状型的流道管流入模胚主体下方的产品成型空腔中形成产品,大部分的注胶原材料直接从注胶口流下,小部分从8个小注胶孔流下,这样即使有过多的注胶原材料也能沿着注胶口的主注胶孔和小注胶孔流入产品成型腔中,不会产生溢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与注胶导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其中,1-第一槽道、2-第二槽道、3-注胶口、4-注胶凹槽、5-产品成型腔、6-模胚主体、7-注胶导管、8-小注胶孔、9-主注胶孔、10-水平槽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防止热嘴溢胶的模具结构,包括第一槽道1、第二槽道2、注胶口3、产品成型腔5、模胚主体6、注胶导管7和流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胚主体6中间位置设置有圆形结构的注胶口3,所述注胶口3底部设置有穿透至模胚主体6下方的产品成型腔5的主注胶孔9,注胶口3两侧分别设置有注胶凹槽4,注胶凹槽4一侧连接水平槽道10,水平槽道10的末端设置有交叉连接的第一槽道1和第二槽道2;位于左侧的第一槽道1从左上角以弧形延伸至右下角地设置在模胚主体6的左半部表面,位于左侧的第一槽道1的左上角部分设置有小注胶孔8和向右方向的凹陷部,位于左侧的第一槽道1的右下角部分设置有小注胶孔8和向左方向的凹陷部,位于左侧的第二槽道2从右上角以弧形延伸至左下角地设置在模胚主体6的左半部表面,位于左侧的第二槽道2的右上角部分设置有小注胶孔8和向右方向的凹陷部,位于左侧的第二槽道2的左下角部分设置有小注胶孔8和向右方向的凹陷部,小注胶孔8从模胚主体6上表面穿透至模胚主体6下方的产品成型腔5中;位于注胶口3右侧的第一槽道1、第二槽道2和水平槽道所构成的结构与左侧相同且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槽道1、第二槽道2、水平槽道10上嵌入安装有流道管组件,所述流道管组件为由嵌入到水平槽道10、第一槽道1、第二槽道2、小注胶孔8中的各个流道管所构成的一体结构,位于水平槽道10内的流道管开口与注胶凹槽4相连通,位于小注胶孔8内的流道管底部开口与模胚主体6下方的产品成型腔5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小注胶孔8的顶部为上宽下窄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主注胶孔9的孔径大于小注胶孔8的孔径。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塑胶原材料从热嘴进入后沿着注胶导管流入,其中,大部分注胶原材料沿着注胶口流入至模胚主体下方的产品成型腔中来形成产品,小部分沿着网状型流动至第一槽道、第二槽道的小注胶孔处,进而沿着小注胶孔流入至产品成型腔中,由于注胶导管是深入到注胶口内的,使得注胶原材料均能沿着注胶口或小注胶孔流入产品成型腔中,不会使得注胶原材料能沿着热嘴(注胶导管)溢出,进而使得注胶原材料流入模具中。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止热嘴溢胶的模具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热嘴溢胶的模具结构,包括第一槽道、第二槽道、注胶口、产品成型腔、模胚主体、注胶导管和流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胚主体中间位置设置有圆形结构的注胶口,所述注胶口底部设置有穿透至模胚主体下方的产品成型腔的主注胶孔,注胶口两侧分别设置有注胶凹槽,注胶凹槽一侧连接水平槽道,水平槽道的末端设置有交叉连接的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位于左侧的第一槽道从左上角以弧形延伸至右下角地设置在模胚主体的左半部表面,位于左侧的第一槽道的左上角部分设置有小注胶孔和向右方向的凹陷部,位于左侧的第一槽道的右下角部分设置有小注胶孔和向左方向的凹陷部,位于左侧的第二槽道从右上角以弧形延伸至左下角地设置在模胚主体的左半部表面,位于左侧的第二槽道的右上角部分设置有小注胶孔和向右方向的凹陷部,位于左侧的第二槽道的左下角部分设置有小注胶孔和向右方向的凹陷部,小注胶孔从模胚主体上表面穿透至模胚主体下方的产品成型腔中;位于注胶口右侧的第一槽道、第二槽道和水平槽道所构成的结构与左侧相同且对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热嘴溢胶的模具结构,包括第一槽道、第二槽道、注胶口、产品成型腔、模胚主体、注胶导管和流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胚主体中间位置设置有圆形结构的注胶口,所述注胶口底部设置有穿透至模胚主体下方的产品成型腔的主注胶孔,注胶口两侧分别设置有注胶凹槽,注胶凹槽一侧连接水平槽道,水平槽道的末端设置有交叉连接的第一槽道和第二槽道;位于左侧的第一槽道从左上角以弧形延伸至右下角地设置在模胚主体的左半部表面,位于左侧的第一槽道的左上角部分设置有小注胶孔和向右方向的凹陷部,位于左侧的第一槽道的右下角部分设置有小注胶孔和向左方向的凹陷部,位于左侧的第二槽道从右上角以弧形延伸至左下角地设置在模胚主体的左半部表面,位于左侧的第二槽道的右上角部分设置有小注胶孔和向右方向的凹陷部,位于左侧的第二槽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辉李博龙超汪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龙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