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8277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泥水分离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装有焦化废水;虹吸管,所述虹吸管的一端置于所述沉淀池中的清水区,所述虹吸管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沉淀池外;且所述虹吸管一端的液位高于所述虹吸管另一端的液位;如此,因所述虹吸管一端的液位高于所述虹吸管另一端的液位,可以利用虹吸原理将清水区的上清液完全排出,且避免污泥外流。

A drain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焦化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污泥浓缩池是废水处理系统中剩余污泥的收集沉淀装置,在此装置中,实现泥水分离。按照原本的设计,泥水分离后,污泥应该在浓缩池的底部沉淀,水则以上清液的形式在浓缩池的上部溢出。但在酚氰废水处理系统中,由于污泥成分复杂,又属含酚、氰废物,污泥活性低,污泥沉积性能差,常出现污泥上浮现象,此时若排上清液会带出大量污泥,不但无法完全排除上清液,也为后续水处理造成障碍。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排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水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酚氰废水处理系统的污泥浓缩池无法完全排除上清液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排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泥水分离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装有焦化废水;虹吸管,所述虹吸管的一端置于所述沉淀池中的清水区,所述虹吸管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沉淀池外;且所述虹吸管一端的液位高于所述虹吸管另一端的液位。上述方案中,所述虹吸管具体包括:U型管。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补水口,所述补水口设置在所述虹吸管的一端与所述虹吸管另一端之间。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补水阀,所述补水阀设置在所述补水口上。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设置在所述补水口的一侧。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排气阀,所述排气阀设置在所述排气口上。上述方案中,所述虹吸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水口。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排水阀,所述排水阀设置在所述排水口上。上述方案中,所述虹吸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上述方案中,所述虹吸管的材料包括:不锈钢或碳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泥水分离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装有焦化废水;虹吸管,所述虹吸管的一端置于所述沉淀池中的清水区,所述虹吸管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沉淀池外;且所述虹吸管一端的液位高于所述虹吸管另一端的液位;如此,因所述虹吸管一端的液位高于所述虹吸管另一端的液位,可以利用虹吸原理将清水区的上清液完全排出,且避免污泥外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排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沉淀池;2-虹吸管;3-清水区;4-水泥混合区;5-排水阀;6-补水口;7-补水阀;8-排气口;9-排气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酚氰废水处理系统的污泥浓缩池无法完全排除上清液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泥水分离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装有焦化废水;虹吸管,所述虹吸管的一端置于所述沉淀池中的清水区,所述虹吸管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沉淀池外;且所述虹吸管一端的液位高于所述虹吸管另一端的液位。下面通过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排水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泥水分离的沉淀池1、虹吸管2;其中,所述沉淀池1即为污泥浓缩池,所述沉淀池1内装有焦化废水,用于对污水进行泥水分离;所述虹吸管2的一端置于所述沉淀池1中的清水区3,所述虹吸管2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沉淀池1外;且所述虹吸管2一端的液位高于所述虹吸管2另一端的液位。这里,所述清水区3的上方即是水泥混合区4,所述虹吸管2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为沉淀池1中上清液进入虹吸管2中的入口,所述进水口处于清水区3中。所述虹吸管2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水口。在排水口上还设置有排水阀5。所述虹吸管2为整体成型的U型管,所述虹吸管2的材料可以包括:碳钢或不锈钢。另外,所述虹吸管2两端的长度可以根据清水区3的液面高度进行调整。进一步地,参见图1,为了在排水之前可以将虹吸管2中的空气排出,所述装置还包括:补水口6、补水阀7、排气口8及排气阀9;其中,所述补水口6设置在所述虹吸管2的一端与所述虹吸管2另一端之间,具体可以设置在U型管的底部。所述补水阀7设置在所述补水口6上。为了可以监测到虹吸管2内的空气是否排出,所述排气口8设置在所述补水口6的一侧,所述排气阀9设置在所述排气口8上。当空气完全排出时,所述排气口8处会有水溢出。实际应用中,将虹吸管2卡在沉淀池1的一侧,关闭排水阀5,补水阀7及排气阀9,然后从补水口6处向虹吸管2内进行注水,待排气阀9处有溢水时,确定虹吸管2内的空气完全排出,停止注水,打开排水阀5开始排水,在排水过程中,可以根据清水区3的液面高度随时调整虹吸管2的高度,直至清水区3中的上清液排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排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泥水分离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装有焦化废水;虹吸管,所述虹吸管的一端置于所述沉淀池中的清水区,所述虹吸管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沉淀池外;且所述虹吸管一端的液位高于所述虹吸管另一端的液位;如此,因所述虹吸管一端的液位高于所述虹吸管另一端的液位,可以利用虹吸原理将清水区的上清液完全排出,且避免污泥外流。另外,采用虹吸管2排出上清液,还可以避免对沉淀池1壁打眼导致密封泄漏的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排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泥水分离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装有焦化废水;虹吸管,所述虹吸管的一端置于所述沉淀池中的清水区,所述虹吸管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沉淀池外;且所述虹吸管一端的液位高于所述虹吸管另一端的液位;补水口,所述补水口设置在所述虹吸管的一端与所述虹吸管另一端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泥水分离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装有焦化废水;虹吸管,所述虹吸管的一端置于所述沉淀池中的清水区,所述虹吸管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沉淀池外;且所述虹吸管一端的液位高于所述虹吸管另一端的液位;补水口,所述补水口设置在所述虹吸管的一端与所述虹吸管另一端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具体包括:U型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补水阀,所述补水阀设置在所述补水口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庆彬杨红军唐辛亮王贵题彭军山朱长军纪永泉石丽娟刘金亮董凤杰王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首钢京唐西山焦化有限责任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