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氨氮吸附材料长期吸附性能的处理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8090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0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氨氮吸附材料长期吸附性能的处理系统及其方法,包括氨氮吸附单元和再生单元,氨氮吸附单元包括进水泵、进水阀门、滤床和放空阀门组,再生单元包括再生液储备箱和再生液进水泵,再生液储备箱内装有再生液,再生液储备箱连接滤床并回收从滤床流出的再生处理吸附材料后的再生液,在再生液储备箱与滤床之间还设有再生液回流阀,再生液进水泵的出口管路上连接氧化剂进药器,氧化剂进药器内装有氧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氧化剂与氯化钠的组合进行再生,并通过沉淀有效去除影响吸附性能的干扰离子,可快速高效恢复氨氮吸附材料的再生能力,循环再生的方式使得再生液与氨氮吸附材料充分接触,再生更彻底。

A treatment system for improving the long-term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ammonia nitrogen adsorbents and their metho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氨氮吸附材料长期吸附性能的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氨氮吸附材料长期吸附性能的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氨氮是一种营养物质,如果水体中氨氮的浓度过高,就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氨氮污染严重时会导致水域环境恶化,形成水华,对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氨氮也增加了水处理的成本难度。水体中的氨氮能够同氯反应生成氯胺,因此,在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时,水体中的氨氮会增加消毒剂的用量。在水体中存在有机物的条件下,还可能产生消毒副产物氯化氰以及剧毒的氰化物,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近10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含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方法包括生物法(硝化)、吹脱法、化学沉淀法、膜法、吸附法等。生物法通过亚硝化菌和硝化菌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与硝酸盐,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处理方法。但生物法较适合于中浓度(10-100mg/L)氨氮废水的处理,且对反应条件要求苛刻,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吹脱法较适用于高氨氮废水,需要较高的pH和温度,运行成本高,且存在二次污染问题;化学沉淀法同样适用于高氨氮废水,是将氨氮转化为磷酸铵镁沉淀去除。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提高氨氮吸附材料长期吸附性能的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氨氮吸附材料长期吸附性能的处理系统,包括氨氮吸附单元和再生单元,所述的氨氮吸附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泵(2)、进水阀门(3)、装填有吸附材料的滤床(1)和放空阀门组,所述的再生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再生液储备箱(6)和再生液进水泵(7),所述的再生液储备箱(6)内装有再生液,所述的再生液进水泵(7)连接进水泵(2)与进水阀(3)之间管路,所述的再生液储备箱(7)还连接滤床(1)并回收从滤床(1)流出的再生处理吸附材料后的再生液,在再生液储备箱(6)与滤床(1)之间还设有再生液回流阀(8),所述的放空阀门组包括放空阀门(4)和排水阀门(5),所述的放空阀门(4)的出口管路分别连接再生液回流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氨氮吸附材料长期吸附性能的处理系统,包括氨氮吸附单元和再生单元,所述的氨氮吸附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泵(2)、进水阀门(3)、装填有吸附材料的滤床(1)和放空阀门组,所述的再生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再生液储备箱(6)和再生液进水泵(7),所述的再生液储备箱(6)内装有再生液,所述的再生液进水泵(7)连接进水泵(2)与进水阀(3)之间管路,所述的再生液储备箱(7)还连接滤床(1)并回收从滤床(1)流出的再生处理吸附材料后的再生液,在再生液储备箱(6)与滤床(1)之间还设有再生液回流阀(8),所述的放空阀门组包括放空阀门(4)和排水阀门(5),所述的放空阀门(4)的出口管路分别连接再生液回流阀(8)和排水阀门(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生液进水泵(7)的出口管路上连接氧化剂进药器(9),所述的氧化剂进药器(9)内装有氧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氨氮吸附材料长期吸附性能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材料选自天然沸石、改性沸石或分子筛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氨氮吸附材料长期吸附性能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剂选自臭氧、次氯酸、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或双氧水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氨氮吸附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振张伟庞红建郑月羌佳鑫黄景陈柳宇项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力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