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气泡的墨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79514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0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气泡的墨盒,其包括:壳体,其上部设有供墨口,下部设有出墨口;导墨机构,其包括导墨盒以及多个导墨杆;导气机构,其包括筒体、套设在筒体内部的第一导液管以及导气管组;导液机构,其包括防护罩、第二导液管以及储墨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出墨口设置导气机构,为空气流通提供一条单独的路径,将气路与液路分离开,减少油墨中的空气,从而减少打印过程中气泡的产生,达到改善打印效果的目的,同时在出墨口处设置滴漏油墨的流动路径,将滴漏的油墨导流至储墨盒中,并收纳入海绵体内,避免滴漏的油墨对打印机造成不易清洁的污染,彻底解决油墨滴漏的问题。

Anti bubble cartri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气泡的墨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印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印机用的防气泡的墨盒。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办公自动化设备的逐渐普及,打印机在人们的正常工作和学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喷墨打印机因其能耗低、无污染、便于彩色打印受到了用户的青睐。为打印机提供印刷的油墨的墨盒是喷墨打印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墨盒的好坏直接影响喷墨打印机的打印效果。现有的墨盒常出现的问题有:为对油墨产生液压,需向墨盒中输送空气,空气从油墨中通过时使得油墨混入大量空气,在打印喷射油墨时产生大量气泡,造成打印过程中出现断线,严重影响打印流畅性;在打印完毕后,抽吸泵停止工作,部分油墨会因惯性作用喷出出墨口,导致对打印机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气泡的墨盒,其通过在出墨口设置导气机构,为空气流通提供一条单独的路径,将气路与液路分离开,减少油墨中的空气,从而减少打印过程中气泡的产生,达到改善打印效果的目的,同时在出墨口处设置滴漏油墨的流动路径,将滴漏的油墨导流至储墨盒中,并收纳入海绵体内,避免滴漏的油墨对打印机造成不易清洁的污染,彻底解决油墨滴漏的问题。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防气泡的墨盒,其包括:壳体,其为封闭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供墨口,侧面的下部设有出墨口;导墨机构,其包括侧面与所述壳体内壁可拆卸连接的导墨盒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墨盒内部的多个导墨杆,所述导墨盒上部设有上端与所述供墨口连通的第一管体,下部设有将所述导墨盒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管体的下端伸入所述导墨盒的内部,使得所述导墨盒内部与所述供墨口连通;多个所述导墨杆自上而下的排布,任一一个所述导墨杆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的倾斜设置,所述导墨杆的水平投影为一竖直线,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墨杆交错设置,两个相邻的所述导墨杆的上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导墨盒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下端分别与另一内壁不接触且有一定空隙;任一所述导墨杆的圆周面上设有多个沿所述导墨杆轴线方向排布的向下倾斜的弹性的叶片;导气机构,其包括外壁与所述出墨口紧密连接的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的筒体、套设在所述筒体内部的第一导液管以及导气管组,所述筒体与所述出墨口同轴设置,所述筒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第二端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筒体的圆周侧面有一定厚度且其内部限定有导气腔,所述筒体的第一端的环形面上设有与所述导气腔连通的第一导气孔,第二端的环形面上设有与所述导气腔连通的第二导气孔;所述第一导液管的外壁与所述筒体的内壁密封接触,所述第一导液管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外部且为直径逐渐变小的瓶口结构,第二端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导气管组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气孔连通的L形管体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端连通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直角边为水平设置且其端部与所述第二导气孔连通,第二直角边竖直向上设置;所述第二部分由两个球形干燥管组成,两个球形干燥管自下而上设置,下部的所述球形干燥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直角边的端部连接,上端与上部的所述球形干燥管的下端连接,所述上部的所述球形干燥管的上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壳体的顶部且其上端设有止回阀;两个所述球形干燥管中容纳有分子筛;导液机构,其包括与所述筒体第一端连接的防护罩、第二导液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储墨盒,所述防护罩为与所述筒体同轴设置的中空的圆台形的筒体结构,所述防护罩的第一端面直径小于第二端面的直径,所述防护罩的内壁靠近第一端的部分壁厚小于靠近第二端的部分,将所述防护罩分为内壁具有凹面的凹槽部分,和内壁具有凸面的凸块部分,所述防护罩的凹槽部分的底部设有导液孔;所述第二导液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导液孔连通,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一导液管的第一端的侧壁延伸至所述壳体内部,并伸入所述储墨盒中,所述储墨盒与所述壳体的底部连接且位于所述导气管组下方。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气泡的墨盒,所述导墨杆和所述叶片表面均涂覆有一层聚四氟乙烯的防粘附涂料。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气泡的墨盒,任一所述导墨杆的下端与相近的所述导墨盒的一侧壁之间的距离为5cm。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气泡的墨盒,所述导液孔、所述第二导液管均与所述第一导气孔、所述第二导气孔不接触。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气泡的墨盒,所述筒体与所述出墨口、所述第一导液管与所述筒体之间均设有密封垫。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气泡的墨盒,所述防护罩与所述第一导液管的靠近第一端的外壁螺纹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气泡的墨盒,所述储墨盒内部设置有海绵体。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出墨口设置导气机构,为空气流通提供一条单独的路径,将气路与液路分离开,减少油墨中的空气,从而减少打印过程中气泡的产生,达到改善打印效果的目的,同时在出墨口处设置滴漏油墨的流动路径,将滴漏的油墨导流至储墨盒中,并收纳入海绵体内,避免滴漏的油墨对打印机造成不易清洁的污染,彻底解决油墨滴漏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事先在第一导气孔处焊接有导气膜,本专利技术壳体的上板体可打开关闭,以方便对壳体内部进行清洗,在供墨口下方的导墨盒中设计导墨机构,当向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供墨墨盒中注墨时,将注墨机的出墨口与本专利技术的供墨口连通,通过供墨口将油墨注入至导墨盒中,油墨向下流动经由多个导墨杆,导墨杆为倾斜设置对油墨的向下流动有导流的作用,同时油墨与导墨杆上这只的弹性叶片接触,带动弹性叶片摆动,可以将油墨中的空气排出,减少油墨中空气的溶入量,另外,导墨杆的导流可增大油墨向下的冲击力进一步促进油墨中的空气的排出,大大减少了油墨中的空气,从而避免在打印过程中产生气泡导致打印出现断点,影响打印的流畅性;3、完成油墨注入后在供墨口处焊接密封盖,使用时,将第一导气孔处的导气膜撕去,将本专利技术安装入打印机中,打印机的喷射口与第一导液管的第一端连通,空气通过第一导气孔依次进入导气腔,随后进入导气管组中,最终到达壳体内的顶部,墨盒中的油墨通过第一导液管输送至打印机中;球形干燥管中填充的分子筛,能够吸收空气中的部分水分,两部分组成的导气管组延长了气路的路径,空气在经过导气管组的管壁上可除去空气中的灰尘,导气管组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避免空气中的灰尘沉积入油墨影响打印效果;4、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导气机构为空气提供单独的路径,将气路与油墨的液路分离开,常规的技术中空气从油墨中经过使得油墨中的空气量增大,导致在打印过程中产生大量气泡,造成打印断点,影响打印效果,另有常规技术中还有将进气口设计在墨盒的上部,需要另外开设通孔,且为了避免墨盒中的油墨易从进气口漏出,在进气口需要设计防漏装置,本专利技术中进气口在塞圈的侧面,油墨不易从进气口中滴漏,且不需要在油墨上部额外开设通孔;5、本专利技术在出墨口的塞圈第一端设计导液机构,如在不使用时油墨从出墨口漏出时,油墨从第一导液管的第一端漏出至防护罩的第一端的凹槽中,并通过导液孔进入第二导液管中,经由第二导液管进入储墨盒中,将滴漏的油墨收纳至储墨盒中,不会有任何污染墨盒的情况发生,彻底解决油墨的滴漏问题,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在第二导液管中放入可吸附油墨的纱布条或者海绵条,可将滴漏在防护罩中的油墨导流入储墨盒中。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气泡的墨盒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气泡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其为封闭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供墨口,侧面的下部设有出墨口;导墨机构,其包括侧面与所述壳体内壁可拆卸连接的导墨盒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墨盒内部的多个导墨杆,所述导墨盒上部设有上端与所述供墨口连通的第一管体,下部设有将所述导墨盒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管体的下端伸入所述导墨盒的内部,使得所述导墨盒内部与所述供墨口连通;多个所述导墨杆自上而下的排布,任一一个所述导墨杆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的倾斜设置,所述导墨杆的水平投影为一竖直线,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墨杆交错设置,两个相邻的所述导墨杆的上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导墨盒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下端分别与另一内壁不接触且有一定空隙;任一所述导墨杆的圆周面上设有多个沿所述导墨杆轴线方向排布的向下倾斜的弹性的叶片;导气机构,其包括外壁与所述出墨口紧密连接的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的筒体、套设在所述筒体内部的第一导液管以及导气管组,所述筒体与所述出墨口同轴设置,所述筒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第二端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筒体的圆周侧面有一定厚度且其内部限定有导气腔,所述筒体的第一端的环形面上设有与所述导气腔连通的第一导气孔,第二端的环形面上设有与所述导气腔连通的第二导气孔;所述第一导液管的外壁与所述筒体的内壁密封接触,所述第一导液管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外部且为直径逐渐变小的瓶口结构,第二端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导气管组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气孔连通的L形管体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端连通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直角边为水平设置且其端部与所述第二导气孔连通,第二直角边竖直向上设置;所述第二部分由两个球形干燥管组成,两个球形干燥管自下而上设置,下部的所述球形干燥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直角边的端部连接,上端与上部的所述球形干燥管的下端连接,所述上部的所述球形干燥管的上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壳体的顶部且其上端设有止回阀;两个所述球形干燥管中容纳有分子筛;导液机构,其包括与所述筒体第一端连接的防护罩、第二导液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储墨盒,所述防护罩为与所述筒体同轴设置的中空的圆台形的筒体结构,所述防护罩的第一端面直径小于第二端面的直径,所述防护罩的内壁靠近第一端的部分壁厚小于靠近第二端的部分,将所述防护罩分为内壁具有凹面的凹槽部分,和内壁具有凸面的凸块部分,所述防护罩的凹槽部分的底部设有导液孔;所述第二导液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导液孔连通,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一导液管的第一端的侧壁延伸至所述壳体内部,并伸入所述储墨盒中,所述储墨盒与所述壳体的底部连接且位于所述导气管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气泡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其为封闭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供墨口,侧面的下部设有出墨口;导墨机构,其包括侧面与所述壳体内壁可拆卸连接的导墨盒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墨盒内部的多个导墨杆,所述导墨盒上部设有上端与所述供墨口连通的第一管体,下部设有将所述导墨盒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管体的下端伸入所述导墨盒的内部,使得所述导墨盒内部与所述供墨口连通;多个所述导墨杆自上而下的排布,任一一个所述导墨杆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的倾斜设置,所述导墨杆的水平投影为一竖直线,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墨杆交错设置,两个相邻的所述导墨杆的上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导墨盒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下端分别与另一内壁不接触且有一定空隙;任一所述导墨杆的圆周面上设有多个沿所述导墨杆轴线方向排布的向下倾斜的弹性的叶片;导气机构,其包括外壁与所述出墨口紧密连接的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的筒体、套设在所述筒体内部的第一导液管以及导气管组,所述筒体与所述出墨口同轴设置,所述筒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第二端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筒体的圆周侧面有一定厚度且其内部限定有导气腔,所述筒体的第一端的环形面上设有与所述导气腔连通的第一导气孔,第二端的环形面上设有与所述导气腔连通的第二导气孔;所述第一导液管的外壁与所述筒体的内壁密封接触,所述第一导液管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外部且为直径逐渐变小的瓶口结构,第二端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导气管组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气孔连通的L形管体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端连通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直角边为水平设置且其端部与所述第二导气孔连通,第二直角边竖直向上设置;所述第二部分由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海市天硌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