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鱼类力竭运动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7828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6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鱼类力竭运动实验装置,用于力竭运动实验领域,包括:可视的环形水道;阻隔网,插装在环形水道内并可沿环形水道进行环形回转;驱动部件,驱动阻隔网的环形回转;摄像头,固定在阻隔网上,摄像头的成像区域在环形水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回转的阻隔网在可视的环形水道内的环形回转驱赶实验鱼游动,达到自动追赶的目的,大大减少了人力,而且在阻隔网上安装摄像头,能够根据实验条件改变位置以更好的观察实验鱼状态,且可反复观察分析实验鱼的物理状态。

An automatic fish exhausting experim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fish exhaustive exercise experiment, including experiment for exhaustive exercise: visual field, annular channel; barrier net, inserted in the annular channel and can be carried out along the annular rotary annular channel; driving parts, rotary drive ring barrier net camera fixed on the net barrier; the camera, the imaging area in the annular channel. The utility model uses rotary barrier net in annular channel within the annular rotary drive visual experimental fish swimming, to achieve automatic chase, greatly reducing the manpower, and the installation of cameras in blocking online,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can change the location to better observe the experimental fish, and repeated observation of the physical state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fish th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鱼类力竭运动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鱼类实验
,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自动鱼类力竭运动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力竭性运动是一种以无氧代谢为主的短时运动。鱼类的生活史各个阶段常常会面临鱼体缺氧。比如,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工养殖的水体中,水中的氧含量不仅比空气少、波动大、空间分布不均匀,水体氧含量的变化会引起鱼类对氧的需求和摄氧能力的改变,摄入的氧减少会造成鱼体缺氧;另外,捕食或逃逸等鱼的剧烈运动使其耗氧量远大于摄氧量,即使水体氧含量饱足也会造成鱼体缺氧情况。通过无氧代谢方式以应对组织缺氧来满足能量需求是鱼类的一种普遍性适应。因此,有关鱼体缺氧对鱼类影响的研究不仅是鱼类生理生态学的热点理论问题,且对提高养殖技术及加强增殖放流效果等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这些研究中,实验中均是利用人手工追赶,不但耗费人力且无法正确的掌握追赶速度,测得实验结果也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鱼类力竭运动实验装置,其便于观察。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鱼类力竭运动实验装置,包括:可视的环形水道;阻隔网,插装在环形水道内并可沿环形水道进行环形回转;驱动部件,驱动阻隔网的环形回转;摄像头,固定在阻隔网上,摄像头的成像区域在环形水道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隔网有若干个,若干个阻隔网在环形水道内呈环状排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阻隔网均固定有摄像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部件配有转速调节器,所述转速调节器调节阻隔网的回转速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隔网与环形水道内壁之间设有导向部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隔网嵌装在一框架内,所述导向部件为连接框架底端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环形水道底壁滚动连接或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端接有传动件,传动件在水平方向旋转,传动件接有若干连接条,每个阻隔网的顶端分别连接一条连接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水道为顶部开口的槽状,在顶部开口处覆有网盖,网盖上设置有环形的导向槽,连接条穿过导向槽且阻隔网回转时连接条沿导向槽方向回转。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固定所述驱动部件的支架以及连接在支架上的抓地部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回转的阻隔网在可视的环形水道内的环形回转驱赶实验鱼游动,达到自动追赶的目的,大大减少了人力,而且在阻隔网上安装摄像头,能够根据实验条件改变位置以更好的观察实验鱼状态,且可反复观察分析实验鱼的物理状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环形水道及其内部示意图;图2是环形水道的剖视图;图3是网盖的示意图;图4是固定部件和驱动部件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全自动鱼类力竭运动实验装置,包括环形水道1、阻隔网2、驱动部件和摄像头3。其中,环形水道1是可视的。一般来说,环形水道1由透明的材质制成,比如透明玻璃或者透明亚克力材料,使得实验人员能够从外部直观地看到水道内的实验鱼的游动情况。上述的阻隔网2插装在环形水道1内并可沿环形水道1做环形回转运动。环形水道1沿水平布置,阻隔网2呈竖直布置,并且阻隔网2所在的平面与环形水道1的切向垂直,也即阻隔网2阻挡了实验鱼的游动路径。所述的驱动部件位于环形水道1外部,其通过直接或间接连接阻隔网2来驱动阻隔网2的环形回转。所述的摄像头3为防水的无线摄像头,其固定在阻隔网2上随阻隔网2回转。摄像头3的成像区域在环形水道1内,用以拍摄环形水道1内的实验鱼的游动情况和物理状况。摄像头3拍摄的图像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输至上位计算机直接分析以及保存。当使用时,将实验鱼和水体放入环形水道1内;启动驱动部件,阻隔网2开始回转,实验鱼探测到阻隔网2逼近后会开始游动并始终保持游动的状态;而摄像头3随着阻隔网2回转的过程中持续对实验鱼摄像。摄像头3与阻隔网2是可拆装地固定,从而能够根据实验条件改变摄像头3在阻隔网2中的位置以更好的观察实验鱼状态。进一步有优选的,阻隔网2有若干个,若干个阻隔网2在环形水道1内呈环状排列。每两个阻隔网与环形水道1的内壁围城一个腔体100,通过调整不同阻隔网2的位置来改变对应腔体的容积,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的实验鱼的力竭运动实验需求。进一步优选的,每个阻隔网2均固定有摄像头3,即每一个腔体都至少有一个摄像头进行拍摄。更优的,每个阻隔网2至少具有两个摄像头,分别拍摄阻隔网2不同侧的腔体,能够拍摄实验鱼正面和背面的状况。进一步优选的,驱动部件配有并未图示的转速调节器,转速调节器调节阻隔网2的回转速度。驱动部件至少包括一个电机,所述的转速调节器有多重方式,常用的是变频器,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来调节阻隔网的回转速度,另外通过调节回转速度可锻炼鱼类游泳能力;也可以同时训练不同鱼类,和不同的龄鱼的游泳能力及无氧运动。进一步优选的,阻隔网2与环形水道1内壁之间设有导向部件,这些导向部件用于减少阻隔网2与环形水道1的摩擦,减少阻力的同时且对实验鱼的物理伤害较小,减少人为因素对实验鱼的影响。进一步优选的,参考图3,上述的阻隔网2嵌装在一金属的框架5内,框架5有限为不锈钢材质制成。框架5两侧距离环形水道1的侧壁具有间隙。上述的导向部件为连接在框架5底端的导向轮4,导向轮4与环形水道1底壁滚动连接或滑动连接。进一步优选的,参考图4,驱动部件的电机6的输出端接有传动件7,传动件7在电机6的驱动下在水平方向旋转。同时参考图2和图3,传动件7还接有若干连接条8,连接条8的数量与阻隔网2的数量相同。每个阻隔网2的顶端分别连接一条连接条8。连接条8可以为金属条,也可以为钢丝,只要是具备一定的硬度均可。上述实施例中,传动件7、电机6构成了与吊扇类似的结构,通过电机6驱动使得传动件7在水平方向旋转,带动连接条8和阻隔网2的回转。进一步优选的,环形水道1为顶部开口的方槽,具有两个侧壁和一个底壁。在并未图示的实施例中,环形水道1的顶部是完全敞开的,此时,方槽需要一定的高度防止实验鱼跃出。如图2所述的实施例中,方槽的顶部开口处覆有网盖9,其能够透气,并且实验鱼无法跃出。网盖9的材质尽量轻软,避免实验鱼跃起后被撞晕。在网盖9上还设置有环形的导向槽10,上述的连接条8穿过导向槽10且阻隔网2回转时连接条8沿导向槽10方向回转。比如如图3中,连接条8从A位置回转至B位置。力竭运动实验装置还包括固定部件,所述的固定部件包括固定驱动部件的支架11以及连接在支架11上的抓地部分12。抓地部分12位于固定部件的最底部,主要用于连接固定地面或者底下的设施,支架11用于支撑驱动部件,优选的支架11至少包括两段相互铰接的杆件,以调节驱动部件的高度,适应环形水道1的位置。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自动鱼类力竭运动实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鱼类力竭运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视的环形水道(1);阻隔网(2),插装在环形水道(1)内并可沿环形水道(1)进行环形回转;驱动部件,驱动阻隔网(2)的环形回转;摄像头(3),固定在阻隔网(2)上,摄像头(3)的成像区域在环形水道(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鱼类力竭运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视的环形水道(1);阻隔网(2),插装在环形水道(1)内并可沿环形水道(1)进行环形回转;驱动部件,驱动阻隔网(2)的环形回转;摄像头(3),固定在阻隔网(2)上,摄像头(3)的成像区域在环形水道(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鱼类力竭运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网(2)有若干个,若干个阻隔网(2)在环形水道(1)内呈环状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鱼类力竭运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阻隔网(2)均固定有摄像头(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鱼类力竭运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配有转速调节器,所述转速调节器调节阻隔网(2)的回转速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鱼类力竭运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网(2)与环形水道(1)内壁之间设有导向部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鱼类力竭运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丹丹陈丕茂朱爱意袁华荣冯雪张露陈文静龙鑫玲王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