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容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7761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6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容器装置,包括: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形成第一空腔,且所述第一空腔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开口;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二容器形成第二空腔,且所述第二空腔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开口;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置于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二容器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容器装置,其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均可以实现降解,从而释放植物生长空间,并在降解后通过隔离层来实现植物与不良土地之间的隔离,以允许植物在不良土地中直接生长而不用移栽,节省人力。

A double container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ouble container device, including: a first container made of degradable material, the first cavity formed the first container,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opening; with second containers which are made of a biodegradable material, wherein the second container arranged in the first cavity, second cavity formation the second container,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cavity second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openings; the isolation layer, the isolation lay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container and the second container. Double container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the first and second containers can achieve degradation, thereby releasing the plant growth in space, and degradation through the isolation layer to achieve isolation between plants and poor land, to allow plants in bad land grown directly without transplanting, save manp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容器装置
本技术涉及植物种植
,具体涉及盐碱地植物种植
,特别涉及一种双容器装置。
技术介绍
双容器育苗技术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到了20世纪90年代该项技术逐步完善,并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现有的双容器装置,包括栽培容器(可移动容器)和固定容器。使用时,将固定容器固定于生产地中,且将固定容器的容器口与地面平齐;将栽培容器放置于固定容器里,栽培容器内为无菌基质,用于栽培植物。植物的施肥及给排水全部由额外铺设的管道设施来完成。由于用无菌基质代替土壤,所以该双容器装置对生产地的要求并不高,可以是不良土地,如盐碱地、风沙地、工矿废弃地或裸岩山坡地等。然而,现有的双容器装置并不能使植物从始至终一直在不良土地中生长,在植物生长一段时间后,必须将植物连同栽培容器一起取出进行移栽,否则植物将无法继续生长,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在大规模植物种植时,为进行移栽,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速度慢、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容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容器装置,包括: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形成第一空腔,且所述第一空腔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开口;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二容器形成第二空腔,且所述第二空腔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开口;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置于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二容器之间。可选地,所述第二容器的内壁和外壁均形成有多个凸起;该多个凸起间隔排列,且位于外壁的凸起内开设有连通所述内壁和外壁的通孔。可选地,所述第二容器的内壁附有控根剂层。可选地,所述凸起为圆台状凸起。可选地,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的可降解材料包括:聚乳酸、聚己二酸、淀粉、纤维素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所述第二空腔内填充有用于植物生长的营养基质;所述营养基质包括:有机质、腐殖酸、菌肥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所述隔离层内填充有盐碱改良材料;所述盐碱改良材料包括:磷石膏、粉碎秸秆、生物炭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所述第一容器的降解时间大于所述第二容器的降解时间。可选地,所述第一容器的器壁中设置有防盐半透膜。本技术提供的双容器装置,其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均可以实现降解,从而释放植物生长空间,并在降解后通过隔离层来实现植物与不良土地之间的隔离,以允许植物在不良土地中直接生长而不用移栽,节省人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双容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双容器装置的第二容器的剖面图。附图标记10—双容器装置,11—第一容器,12—第二容器,13—隔离层,15—第二开口,16—第一开口;120—凸起,12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双容器装置在使用时还需要移栽植物,从而增加人力劳动的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容器装置,可以允许植物在不良土地中直接生长而不用移栽,从而节省了人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双容器装置10包括:第一容器11、位于第一容器11内的第二容器12、以及位于第一容器11和第二容器12之间的隔离层13。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图1中定义了“上”、“下”方向。在本文中,“上”、“下”等方向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其中:第一容器11用可降解材料制成,且第一容器11形成第一空腔。该第一空腔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开口16,用于放置第二容器12,以及在第二容器12和第一容器11之间布置隔离层13。第一容器11降解后,从而可以释放植物生长空间。可选地,第一容器11的可降解材料包括:聚乳酸、聚己二酸、淀粉、纤维素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该可降解材料在降解后对环境无害,降解期约为1年。可选地,第一容器11的器壁中添加防盐半透膜。该防盐半透膜允许土壤中的水分进入,同时阻止盐分的进入。该防盐半透膜可降解。第二容器12也用可降解材料制成。使用时,将第二容器12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且第二容器12形成第二空腔,该第二空腔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开口15,用于放置植物。第二容器12降解后,从而可以释放植物生长空间。可选地,第二容器12的可降解材料包括:聚乳酸、聚己二酸、淀粉、纤维素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该可降解材料在降解后对环境无害,降解期约为1年。并且,在实际应用时,根据不同物质的降解时间的不同,可以选择第一容器11和第二容器12为不同的降解材料,第一容器11的降解时间大于第二容器12的降解时间,这样在第二容器12降解后,第一容器11还可以继续起到对植物的保护隔离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方案,本实施例中仅以第一容器11内容置有一个第二容器12来进行示意性的说明。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每个第一容器11内可以容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容器12。具体地,每个第一容器11可以形成有一个第一空腔,也可以形成多个第一空腔,每个第一空腔内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容器12。可选地,参见图2,第二容器12的内壁和外壁均形成有多个凸起120,且第二容器12的内壁附有控根剂层,以起到控根的作用。可选地,该凸起120的形状可以为多种,如圆台状凸起、锥形凸起、球形凸起等,本实施中优选凸起120为圆台状凸起。参见图2,位于内壁和外壁的多个凸起120间隔排列,且位于外壁的凸起120内开设有连通所述内壁和外壁的通孔121。当植物的根系向外向下生长接触到空气(侧壁上的通孔121)或内壁的任何部位时,根尖则停止生长,接着在根尖后部萌发出3个新根继续向外向下生长,当接触到空气(侧壁上的通孔121)或内壁的任何部位时,又停止生长并又在根尖后部长出3个新根。这样,根的数量以3的级数递增,极大地增加了短而粗的侧根数量,根的总量较常规的大田育苗提高20—30倍。控根技术可以使植物的侧根形状短而粗,发育数量大,同时限制了主根的生长,不会形成缠绕的根。并且,在第二容器12的控根作用与营养基质的双重作用下,植物根系发育健壮,可以储存大量的养分,满足植物的定植初期的生长需求,为植物的成活和迅速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第二空腔内设置有用于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的营养基质。可选地,营养基质包括:有机质、腐殖酸、菌肥中的一种或多种。另外,除去营养基质外,第二空腔内还可以填充灭菌消毒基质,以实现消毒杀菌的作用,保证植物生长。隔离层13置于第一容器11与第二容器12之间,用于在第一容器11和第二容器12降解后,实现供植物生长的营养基质和周围不良土地(例如盐碱地)环境之间的隔离。这样,第一容器11和第二容器12降解后,植物在盐碱地内继续生长。植物如需移植,该隔离层还可防止在移植过程中对植物根系的破坏。在本实施例中,以盐碱地为例,隔离层13内填充有盐碱改良材料。该盐碱改良材料包括:磷石膏、粉碎秸秆、生物炭中的一种或多种,从而防止盐碱对植物造成伤害,以上材料成本低,盐碱改良效果佳。当然,如果将本实施例的双容器装置10用于其他不良土地中,如风沙地、工矿废弃地,对应地隔离层内会填充有相应的隔离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而选用该隔离材料,在此便不再一一列举。本技术提供的双容器装置10,其第一容器11和第二容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容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形成第一空腔,且所述第一空腔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开口;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二容器形成第二空腔,且所述第二空腔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开口;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置于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二容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形成第一空腔,且所述第一空腔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开口;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二容器形成第二空腔,且所述第二空腔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开口;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置于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二容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器的内壁和外壁均形成有多个凸起;该多个凸起间隔排列,且位于外壁的凸起内开设有连通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器的内壁附有控根剂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天平李慧婷侯海洋董倩倩蔡满堂
申请(专利权)人:亿利首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亿利生态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