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化组织构建物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7752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6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工程化组织构建物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在无需外源基质组分或网状支持体或支架组件的情况下自培养的细胞形成生物工程化构建物,诱导所述细胞以合成和分泌内源产生的胞外基质组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可用多种细胞类型产生,所述细胞类型均可有助于产生所述胞外基质。另外地或备选地,所述多种细胞类型之一可经由内源产生的胞外基质组分递送至身体的某个部位,以达到各种治疗益处。

Bioengineered tissue construc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use method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ioengineered tissue structure and a method for its preparation and use. In the absence of exogenous matrix components or mesh support or scaffold assembly, cultured cells form bioengineered constructs, inducing the cells to synthesize and secrete endogenous extracellular matrix components. The bioengineered construction of the invention can be produced by a variety of cell types, and the type of cell can contribute to the production of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Alternatively or alternatively, one of the multiple cell types can be delivered to some part of the body through the production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components, so as to achieve various therapeutic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工程化组织构建物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本申请为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1年1月14日,申请号为201180013996.4(PCT/US2011/021362),专利技术名称为“生物工程化组织构建物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保护2010年5月2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1/347,725、2010年2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1/337,938和2010年1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1/295,073的优先权的权益;各项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明确地结合到本文中。专利技术背景骨、软骨、腱、韧带、肌肉、脂肪和髓基质为间充质组织(即分化自间充质干细胞的组织)的实例。间充质组织可能在外科手术期间受损,或者它们可因遗传病症或环境扰动而形成疾病。因此,需要用于修复患病或受损组织的新疗法。专利技术概述本文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形式胞外基质(ECM)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所述形式针对特定治疗用途最优化。某些构建物由通过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MSC)产生的胞外基质组成。某些构建物亦包含产生所述基质的细胞。在某些构建物中,已使细胞失活。在其他构建物中,已去除产生所述胞外基质的细胞,以产生去细胞化(decellularized)构建物。某些构建物具有至少约30µm的厚度。某些构建物包含平均直径在10-100um范围内的孔。某些构建物具有至少0.4牛顿的平均Fmax。某些构建物具有至少0.4兆帕的极限拉伸强度(UTS)。某些构建物具有至少为初始长度0.4倍的塑性变形公差(plasticdeformationtolerance)。构建物中的ECM可进一步加工(例如脱水、交联、收缩、微粉化、灭菌等)或与其他生物活性物质或支持材料(例如蚕丝、粘合剂等)进一步组合,以制备治疗产品。另外特征在于制备和修饰所述生物工程化构建物的方法,包括控制构建物厚度、孔径和组成的方法。可将本文所述生物工程化构建物给予受试者以增强软组织的活力、生长和/或修复,包括用于慢性或急性伤口的治疗。其他特点和优点可根据以下详述和权利要求而变为显而易见的。附图简述图1A-1B显示在第5-12天(图1A)或第12-18天(图1B)通过MSC的胞外基质形成速率的时程分析。n=9(3个独立构建物/组,3次测定/构建物)。显示了趋势线和斜率方程。图2显示渐增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厚度与增加的TGF-α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无TGF-α:0ng/mL;1.5x:30ng/mLTGF-α;5x:100ng/mLTGF-α;和10x:200ng/mLTGF-α。n=9(3个独立构建物/组,3次测定/构建物),除了在1.5x和10x中,n=6(2个独立构建物/组,3次测定/构建物)。图3显示渐减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厚度与增加的前列腺素2(PGE2)浓度(具有20ng/mL恒定量的TGF-α)之间的函数关系。无PGE2:0ng/mL;5x:19ng/mLPGE2;10x:38ng/mLPGE2;和50x:190ng/mLPGE2。n=9(3个独立构建物/组,3次测定/构建物)。图4显示渐增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厚度与增加的TGF-α浓度和跨越生物工程化构建物的细胞接种密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所述生物工程化构建物来源于不同细胞类型MSC(HDF:新生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UCPVC:人脐带血管周细胞;BM-MSC:骨髓衍生的间充质干细胞;以及Pre-Adipo:前脂肪细胞)。使用实施例1所述化学上确定的细胞培养基(例如200ng/mLTGF-α)且接种密度为30x106个细胞/75mm插入物,其等同于9.6x106个细胞/24mm插入物。基质厚度测定值收集自培养18天后固定的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切片。条(平均值±S.D,n=12)代表在4个独立位置处成像的n=3的独立构建物的平均厚度。图5A-5B显示生物工程化构建物的代表性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切片、Masson’sTrichome/Goldner(MTG)染色切片和SEM切片,所述生物工程化构建物来源于培养18天后不同细胞类型的MSC(HDF:新生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UCPVC:人脐带血管周细胞;BM-MSC:骨髓衍生的间充质干细胞;以及Pre-Adipo:前脂肪细胞)。使用实施例1所述化学上确定的细胞培养基(例如200ng/mLTGF-α)且接种密度为30x106个细胞/75mm插入物,其等同于9.6x106个细胞/24mm插入物。在20x放大率下获取图片。图6A-6C显示生物工程化构建物的代表性Fmax、极限拉伸强度(UTS)和弹性模量性质,所述生物工程化构建物来源于培养18天后不同细胞类型的MSC(HDF-02:新生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UC-02:人脐带血管周细胞;MSC-02:骨髓衍生的间充质干细胞;以及PAD-02:前脂肪细胞)。使用实施例1所述化学上确定的细胞培养基(例如200ng/mLTGF-α)且接种密度为30x106个细胞/75mm插入物,其等同于9.6x106个细胞/24mm插入物。条(平均值±S.D,n=9)代表各自测试3次的3个独立构建物的平均Fmax、UTS、弹性模量。图7A-7B显示HUCPVC衍生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和HDF衍生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之间在胞外基质组分和粘附组分(图7A;HUCPVC衍生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中17个基因增量调节至HDF衍生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的>2倍)以及生长因子(图7B;HUCPVC衍生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中8个基因增量调节至HDF衍生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的>2倍)方面的差别概述。图8A-8D显示由不同MSC衍生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和HDF衍生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产生的条件培养基内IL-6、IL-8和VEGF水平的时程比较结果,其从CBA分析得到。从n=3个条件培养基样品的平均数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亦显示了从ELISA分析得到的HA水平的定量。图9显示细胞迁移测定的结果。间接2D迁移测定比较作为收集自不同实施方案的条件培养基的函数的闭合指数。对在条件培养基中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进行测定,所述条件培养基在第5天和第18天从HDF-02和HUCPVCVCT-02单元收集。图片由在条件培养基中诱导24小时后用酸性品红(AcidFuschin)染料染色的角质形成细胞的代表性明视野图像以及闭合指数值的图示组成,所述闭合指数值表示在第5天的HUCPVCVCT-02条件培养基样品中的最大闭合度。图10A-10C显示对MSC衍生(HUC-02)和HDF衍生(HDF-02)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以及自其分离的细胞进行的多谱系潜能测定的结果。图10A采用一组成骨基因显示来自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内的细胞的基因表达数据,用成骨诱导培养基对所述细胞进行诱导。图10B采用一组成骨基因显示来自分离自生物工程化构建物的细胞的基因表达数据,用成骨诱导培养基对所述细胞进行诱导。图10C显示来自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内的细胞的油红O染色结果,所述细胞用脂肪形成诱导培养基进行诱导。图11A-11E显示来自皮下植入裸小鼠中1周后的100%MSC衍生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图11A)、50%HUCPVC-50%HDF衍生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图11B)、10%HUCPVC-90%HDF衍生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图11C)和100%HDF衍生的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生物工程化组织构建物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包含在产生胞外基质层的条件下生长的间充质干细胞,所述胞外基质层通过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合成和装配。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1.14 US 61/295073;2010.02.12 US 61/337938;201.一种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包含在产生胞外基质层的条件下生长的间充质干细胞,所述胞外基质层通过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合成和装配。2.权利要求1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骨髓、脐带、胎盘、羊膜、肌肉、脂肪、骨、腱或软骨。3.权利要求1或2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4.权利要求3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所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自脐带血、脐静脉内皮下膜或脐带胶质。5.权利要求3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所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为人脐带血管周细胞(HUCPVC)。6.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为人间充质干细胞。7.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为转染细胞、重组细胞或基因工程细胞。8.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进一步包含并非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任选其中所述非间充质干细胞为成纤维细胞。9.权利要求8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所述成纤维细胞来源于选自以下的组织:新生男婴包皮、真皮、腱、肺、尿道、脐带、角膜基质、口腔黏膜和肠。10.权利要求8或9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所述成纤维细胞为人成纤维细胞。11.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混合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和成纤维细胞。12.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存在于至少两个独立层中。13.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所述胞外基质为至少60微米厚。14.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所述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具有直径范围在10微米-150微米的孔,任选其中所述孔在50微米-100微米或80微米-100微米的范围。15.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所述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具有至少0.4牛顿的平均Fmax。16.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所述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具有至少0.4兆帕的极限拉伸强度(UTS)。17.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所述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具有至少为初始长度0.4倍的塑性变形公差。18.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所述生物工程化构建物的细胞为失活的。19.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所述生物工程化构建物为去细胞化的。20.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所述生物工程化构建物为脱水的。21.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用交联剂将所述胞外基质交联。22.权利要求21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所述交联剂选自:碳化二亚胺、京尼平、转谷氨酰胺酶、核糖和其他糖、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氧化剂和紫外(UV)线。23.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生物工程化构建物进一步包含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乙酰透明质酸、CSF-3、玻连蛋白、肝素、NCAM1、CXCL1、IL-6、IL-8、VEGFA、VEGFC、PDGFβ、PECAM1、CDH5、ANGPT1、MMP2、TIMP1和TIMP3。24.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所述生物工程化构建物进一步包含抗微生物剂、药物、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肽或蛋白质。25.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通过从培养基底释放生物工程化构建物,使所述生物工程化构建物收缩至表面积至少减少50%。26.权利要求1-25中任一项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进一步包含多孔丝心蛋白支架,在所述多孔丝心蛋白支架上培养在产生胞外基质层的条件下生长的间充质干细胞。27.权利要求26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所述多孔丝心蛋白支架具有直径范围在10微米-150微米的孔。28.权利要求26或27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所述多孔丝心蛋白支架具有两个侧面并且至少一个侧面被硅酮包被。29.权利要求26-28中任一项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所述多孔丝心蛋白支架进一步包含抗微生物剂、药物、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肽或蛋白质。30.权利要求1-29中任一项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所述生物工程化构建物进一步包含粘附增强工具。31.权利要求1-30中任一项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所述生物工程化构建物为最终灭菌的。32.一种多层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将至少两个权利要求1-31中任一项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结合在一起。33.权利要求32的多层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其中用交联剂将所述结合的生物工程化构建物交联。34.一种用于产生生物工程化构建物的方法,所述生物工程化构建物具有平均孔径增加的胞外基质,所述方法包括:a)在培养瓶内接种能够合成胞外基质组分的细胞;b)培养所述细胞以合成、分泌和组织胞外基质组分;c)至少冻干所得胞外基质组分,其中冻干包括冷冻所述胞外基质组分至最终冷冻温度并随后干燥所述胞外基质组分,从而产生生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V荣法德D巴克什X王MQ王L曹P萨瓦T博伦巴赫E耶西拉兰
申请(专利权)人:奥加诺吉尼西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