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773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6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目的是根据中医治疗直肠癌的认识机理而提供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丸剂药物,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茯苓100~160g、山豆根30~70g、薄荷30~70g、黄芩50~160g、苦参80~160g、柴胡30~120g、公英150~560g、青黛10~35g、黄药子60~100g、白花蛇舌草120~360g、地骨皮150~350g、降香90~160g、白术30~150g、炙没药150~260g、莪术30~120g、佛手50~120g;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药物是一个很好的中药组方。

A pill for the treatment of rectal canc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pills for treating rectal cancer according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rectal cancer, the drug components and quality ratio are as follows: Fuling 100 ~ 160g, 30 ~ 70g, mint Shandougen 30 ~ 70g, 50 ~ 160g, Radix Sophora flavescens 80 ~ 160g bupleurum, 30 ~ 120g, 150 ~ 560g, the British indigo 10 ~ 35g, 60 ~ 100g, huangyaozi diffusa 120 ~ 360g, 150 ~ 350g, Digupi rosewood 90 ~ 160g, 30 ~ 150g, fried Atractylodes myrrh 150 ~ 260g, 30 ~ 120g, zedoary Bergamot 50 ~ 120g; the drug provided is a good prescrip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丸剂药物,特别是供直肠癌患者使用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技术介绍
据有关文献显示: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直肠癌位置低,容易被直肠指诊及乙状结肠镜诊断。但因其位置深入盆腔,解剖关系复杂,手术不易彻底,术后复发率高。中下段直肠癌与肛管括约肌接近,手术时很难保留肛门及其功能,它是手术治疗的一个难题,也是手术方法上争论最多的一种疾病。我国直肠癌发病年龄中位数在45岁左右。青年人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直肠癌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直肠癌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直肠癌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直肠癌的现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丸剂药物,以解决直肠癌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和延长生存期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直肠癌一证。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茯苓100~160g、山豆根30~70g、薄荷30~70g、黄芩50~160g、苦参80~160g、柴胡30~120g、公英150~560g、青黛10~35g、黄药子60~100g、白花蛇舌草120~360g、地骨皮150~350g、降香90~160g、白术30~150g、炙没药150~260g、莪术30~120g、佛手50~120g,辅料:淀粉适量。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茯苓115~140g、山豆根38~60g、薄荷38~60g、黄芩58~140g、苦参90~140g、柴胡38~105g、公英180~480g、青黛12~31g、黄药子70~90g、白花蛇舌草135~320g、地骨皮180~310g、降香100~140g、白术38~130g、炙没药180~230g、莪术38~105g、佛手58~105g,辅料:淀粉适量。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茯苓120g、山豆根52g、薄荷52g、黄芩120g、苦参120g、柴胡90g、公英420g、青黛28g、黄药子80g、白花蛇舌草260g、地骨皮280g、降香120g、白术118g、炙没药200g、莪术95g、佛手95g,辅料:淀粉适量。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A、除淀粉外,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粉尘及干燥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待用;B、按照传统制备中药水丸剂的方法,将研磨好的极细末药物过100目筛后,混合均匀,即得药粉①;然后在药粉中加入适量淀粉,混合均匀,制备成水丸剂②,③进而烘干、消毒,分装密封即得。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水丸剂药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5.5g/次,温开水送服。30天为一个疗程,服药12个疗程,症状改善,病灶基本消失,排便正常。本专利技术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专利技术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茯苓,性味: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功效,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山豆根,性味:苦、寒,有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效,用于治疗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薄荷,性味:味辛、性凉,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温病初起、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黄芩,性味:苦、寒,具有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苦参,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热毒血痢、肠风下血、黄疸、赤白带下、小儿肺炎、疳积、急性扁桃体炎、痔漏、脱肛、皮肤瘙痒、疥癞恶疮、阴疮湿痒、瘰疬、烫伤,外治滴虫性阴道炎;柴胡,性味:味辛、苦、性微寒,具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等症;公英,性味:甘、微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解食毒、散滞气;青黛,性味:咸、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之功效,用于治疗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胸痛咳血、口疮、痄腮、喉痹、小儿惊痫等症;黄药子,性味:味苦、辛、性凉,具有解毒消肿、化痰散结、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咽喉肿痛、吐血、咯血、百日咳、癌肿,外用治疮疖;白花蛇舌草,性味:味苦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效,用于肺热喘咳、咽喉肿痛、肠痈、疖肿疮疡、毒蛇咬伤、热淋涩痛、水肿、痢疾、肠炎、湿热黄疸、癌肿等症;地骨皮,性味:甘、寒,具有清热、凉血之功效,用于治疗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等症;降香,性味:辛、温,具有化瘀止血、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外伤出血、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伤痛、呕吐腹痛等症;白术,性味:性味:甘、苦、微温,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燥湿利水、止吐泻、止汗、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中气虚弱、脾运不健引起的消化不良、水肿胀满、呕吐泻痢、胎动不安、体虚自汗;炙没药,性味:味辛、苦、性平,具有散瘀定痛、消肿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癥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莪术,性味:苦辛、温,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血气心痛、饮食积滞、脘腹胀痛、血滞经闭、痛经、症瘕瘤痞块、跌打损伤,还用于血瘀腹痛、肝脾肿大、心腹胀痛、积聚、症瘕肿块、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饮食积滞,现代药理学表明茵陈具有抗肿瘤作用:其莪术油制剂在体外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615纯系小鼠的L615白血病及腹水型肝癌细胞等多种瘤株的生长有明显抑制和破坏作用。临床以莪术油作瘤内注射治疗宫颈癌,治疗后可见瘤组织坏死脱落,局部淋巴细胞浸润,部分病例肿块消失,宫颈光滑,提示莪术有直接杀瘤细胞的作用;佛手,性味:味辛、苦、甘、性温,具有舒肝理气、和中止痛、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胸闷胁痛、肝胃不和、脘腹胀痛、嗳气呕吐、泻痢后重、咳嗽痰多。本专利技术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直肠癌的原则,从依据直肠癌的病理机制及药理作用认为:就直肠癌,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上述直肠癌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很好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治疗直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茯苓100~160g、山豆根30~70g、薄荷30~70g、黄芩50~160g、苦参80~160g、柴胡30~120g、公英150~560g、青黛10~35g、黄药子60~100g、白花蛇舌草120~360g、地骨皮150~350g、降香90~160g、白术30~150g、炙没药150~260g、莪术30~120g、佛手50~120g,辅料:淀粉适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茯苓100~160g、山豆根30~70g、薄荷30~70g、黄芩50~160g、苦参80~160g、柴胡30~120g、公英150~560g、青黛10~35g、黄药子60~100g、白花蛇舌草120~360g、地骨皮150~350g、降香90~160g、白术30~150g、炙没药150~260g、莪术30~120g、佛手50~120g,辅料:淀粉适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直肠癌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茯苓115~140g、山豆根38~60g、薄荷38~60g、黄芩58~140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思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易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