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红普洱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76186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6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橘红普洱茶制作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备的橘红普洱茶不仅口感好,而且咖啡碱含量比传统的普洱茶更低,因此可以避免饮用者出现不良兴奋反应,从而实现普洱茶与橘红切丝的双重保健功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橘红普洱茶制作方法包含如下步骤:A:将晒青处理过的普洱茶茶胚与橘红干果丝、橘红鲜果丝按照预定的质量比混合而形成初始混合物;B:将初始混合物进行发酵处理,得到发酵混合物;C:将发酵混合物打散并晾干,使得发酵混合物中的水分含量低于预定水分含量,得到风干混合物;D:将风干混合物堆置预定时间,得到半成品;E:将半成品压制成块状物,然后自然风干,得到橘红普洱茶的成品。

Production method of orange Pu'er T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橘红普洱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制茶方法。
技术介绍
橘红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其味苦,性辛、温,善理气散寒、燥湿化痰、兼消食,主治风寒咳嗽、喉痒痰多、兼食积者最宜。橘红主要功效为化痰,以治疗风寒咳嗽、痰多为主,现也常用于治疗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同时还兼有理气健脾、消食醒酒、消油腻、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呕吐、积食和饮酒过度引起的不适、长期胃痛等,效果较好。就功效来说,化州橘红(也称化橘红)为最佳。专利申请号为201610302985.2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橘红茶制备方法,由不发酵或微发酵优质茶和烘干橘红皮碎片一同装入烘培消毒后的橘红壳内,经过烘焙,压制,再烘焙制备而成。上述专利技术选取不发酵或微发酵优质茶和橘红皮碎片一同装入橘红壳内,使得茶叶不易发霉并易于保存,同时通过增加橘红皮碎片的比例,充分发挥橘红与茶叶的功效,对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症状达到良好保健功效,使橘红茶具有止咳化痰、清热解毒、降脂减肥及抗动脉硬化、抗衰老等效果。但是,利用上述方法制成的橘红茶味苦涩,口感差,难以得到市场的认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橘红普洱茶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橘红普洱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A:将晒青处理过的普洱茶茶胚与橘红干果丝、橘红鲜果丝按照预定的质量比混合而形成初始混合物;B:将初始混合物进行发酵处理,得到发酵混合物;C:将发酵混合物打散并晾干,使得发酵混合物中的水分含量低于预定水分含量,得到风干混合物;D:将风干混合物堆置预定时间,得到半成品;E:将半成品压制成块状物,然后自然风干,得到橘红普洱茶的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橘红普洱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A:将晒青处理过的普洱茶茶胚与橘红干果丝、橘红鲜果丝按照预定的质量比混合而形成初始混合物;B:将初始混合物进行发酵处理,得到发酵混合物;C:将发酵混合物打散并晾干,使得发酵混合物中的水分含量低于预定水分含量,得到风干混合物;D:将风干混合物堆置预定时间,得到半成品;E:将半成品压制成块状物,然后自然风干,得到橘红普洱茶的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橘红普洱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中,普洱茶的茶胚、橘红干果丝、橘红鲜果丝的质量比为8: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橘红普洱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中,初始混合物中还包括橘红花,普洱茶的茶胚、橘红干果丝、橘红鲜果丝、橘红花的质量比为7:1:1: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橘红普洱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中,将初始混合物堆积成预设高度的茶堆,放置于温度为23℃-27℃的环境下进行发酵,每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志盛钟武聪张焱婷黄晓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安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