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感器的接线铜排的冲剪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7361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互感器的接线铜排的冲剪模,属于互感器配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设有冲头的上模和设有的模孔的下模;上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限位板、活动板和下限位板,冲头包括左右向并排设置的两根铜排孔冲头和铜排孔冲头正后方的一根沿左右向的铜排冲头,铜排孔冲头的轴心与铜排冲头之间的距离为铜排宽度的一半;下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模板和底座,模板上沿前后向设有用于引导待加工铜排的铜排引导凹槽,铜排孔模孔和铜排模孔均设于铜排引导凹槽中,铜排模孔的后侧和左右两侧分别与铜排引导凹槽的后侧和左右两侧平齐。该模具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Die of a wiring copper bar transform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unching mold copper wiring transformer,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nsformer accessories processing equipment. Lower die comprises a punch die and a die hole; the upper die comprises from top to bottom arranged upper limit plate and a movable plate and a lower positioning plate, including the right to punch arranged side by side two hole punch and punch hole copper copper is in the rear of the one in the left and right to the bar between the axis and the punch head, punch hole punch copper copper distance of half the width of a copper bar; the lower die comprises a base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template and template, along with forward and backward for guiding the machining copper copper copper guide groove, hole die hole and copper mold hole are arranged on the guide bar groove, copper die hole and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rear the rear side of the guide groove respectively and copper bars and both sides flush. The mold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workers, and reduces the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互感器的接线铜排的冲剪模
本技术属于互感器配件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互感器的接线铜排的冲剪模。
技术介绍
互感器又称为仪用变压器,是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统称。能将高电压变成低电压、大电流变成小电流,用于量测或保护系统。其功能主要是将高电压或大电流按比例变换成标准低电压(100V)或标准小电流(5A或1A,均指额定值),以便实现测量仪表、保护设备及自动控制设备的标准化、小型化。同时互感器还可用来隔开高电压系统,以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普通电流互感器结构原理:电流互感器的结构较为简单,由相互绝缘的一次绕组、二次绕组、铁心以及构架、壳体、接线端子等组成。其工作原理与变压器基本相同,一次绕组的匝数较少,直接串联于电源线路中,一次负荷电流通过一次绕组时,产生的交变磁通感应产生按比例减小的二次电流;二次绕组的匝数较多,与仪表、继电器、变送器等电流线圈的二次负荷串联形成闭合回路,由于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有相等的安培匝数,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比电流互感器实际运行中负荷阻抗很小,二次绕组接近于短路状态,相当于一个短路运行的变压器。其中,接线端子由铜排及接线端子等构成,铜排由铜条由机床加工而成。其中,参见图1,铜排为四角倒圆角的矩形片,其上对称设有两连接孔。现有技术中,可采用冲床冲压成型,一次可得到一块铜排,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互感器的接线铜排的冲剪模,该模具用于自动化和连续地实现铜排的生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互感器的接线铜排的冲剪模,包括设有冲头的上模1和设有的模孔的下模2。其中,上模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限位板3、活动板4和下限位板5,所述上限位板3与下限位板5之间沿竖直方向设有多根滑柱11;所述活动板4滑动设于滑柱11上且其与下限位板5之间设有多块用于缓冲的橡胶块9,其上侧沿竖直方向设有用于与冲床连接的连接柱8,其下侧沿竖直方向设有能穿过下限位板5的冲头与穿出下限位板5的引导柱12;所述连接柱8向上穿过上限位板3,所述引导柱12和橡胶块9均匀分布在冲头的左右两侧;所述冲头包括左右向并排设置的两根铜排孔冲头14和铜排孔冲头14正后方的一根沿左右向的铜排冲头13,所述铜排孔冲头14的轴心与铜排冲头13之间的距离为铜排宽度的一半,所述活动板4能沿滑柱11上下滑动使铜排冲头13和铜排孔冲头14能向下穿出下限位板5后插入到下模2对应的模孔中。其中,下模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模板6和底座7,所述模板6上分别设有与铜排冲头13和铜排孔冲头14配合的铜排模孔和铜排孔模孔,所述模板6上设有与引导柱12配合的引导孔,所述底座7上设有与铜排模孔和铜排孔模孔连通的用于向下排出废料和铜排的落料孔15;所述模板6上沿前后向设有用于引导待加工铜排的铜排引导凹槽16,所述铜排孔模孔和铜排模孔均设于铜排引导凹槽16中,所述铜排模孔的后侧和左右两侧分别与铜排引导凹槽16的后侧和左右两侧平齐。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铜排冲头13和铜排孔冲头14分别设于活动板4中部的前后两侧且其下端均与下限位板5下表面平齐,所述引导柱12向下穿出下限位板5。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铜排冲头13为与铜排形状相同的四角倒圆角的矩形冲头,所述铜排孔冲头14为圆形冲头,两根铜排孔冲头14分别对称设于铜排冲头13长度方向的中轴线的左右两侧。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上限位板3、活动板4、下限位板5和模板6为大小相互配合的矩形板且均水平设置,所述上限位板3上设有供连接柱8穿过的孔,所述活动板4上设有供滑柱11穿过的孔,所述下限位板5上设有供引导柱12穿过的孔。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橡胶块9和连接柱8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冲孔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根引导柱12,所述引导柱12的前后两侧各设有一块橡胶块9,所述下限位板5的四个角上各设有一根滑柱11。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铜排引导凹槽16为与模板6前侧连通的条形凹槽,其深度大于铜排的厚度,其宽度与铜排的长度相同;所述铜排模孔设于其后端,两铜排孔模孔对称设于其中线的两侧。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连接柱8上部设有限位环1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互感器的接线铜排的冲剪模,在冲压时,实现了一块铜排的外缘切割和铜排输出,同时实现了下一块铜排的连接孔冲压,即只需要不停地向本装置输入铜条即可实现铜排的生产,生产效率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铜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互感器的接线铜排的冲剪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互感器的接线铜排的冲剪模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互感器的接线铜排的冲剪模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模在未冲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模在冲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模的仰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模的俯视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模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模的俯视图。图中:1上模、2下模、3上限位板、4活动板、5下限位板、6模板、7底座、8连接柱、9橡胶块、10限位环、11滑柱、12引导柱、13铜排冲头、14铜排孔冲头、15落料孔、16铜排引导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1-1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互感器的接线铜排的冲剪模,包括设有冲头的上模1和设有的模孔的下模2,上模1与冲床固定连接,下模2设于上模1正下方。其中,参见图1-8,本实施例中的上模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限位板3、活动板4和下限位板5等,上限位板3与下限位板5之间沿竖直方向设有多根滑柱11。活动板4滑动设于滑柱11上且其与下限位板5之间设有多块用于缓冲的橡胶块9,其上侧沿竖直方向设有用于与冲床连接的连接柱8,其下侧沿竖直方向设有能穿过下限位板5的冲头与穿出下限位板5的引导柱12。其中,铜排冲头13的截面形状与铜排相同;铜排孔冲头14用于冲压铜排上的两个连接孔,具体用于冲压铜排冲头13正在冲压铜排相邻前方的铜排的两个连接孔。其中,连接柱8向上穿过上限位板3用于与冲床连接。引导柱12和橡胶块9均匀分布在冲头的左右两侧(最好左右对称设置);冲头包括左右向并排设置的两根铜排孔冲头14和铜排孔冲头14正后方的一根沿左右向的铜排冲头13,铜排孔冲头14的轴心与铜排冲头13前端之间的距离为铜排宽度的一半以保证在加工铜排外缘时同时加工下一块铜排的连接孔,两根铜排孔冲头14之间的距离和位置根据铜排来定。活动板4能由连接柱8驱动沿滑柱11上下滑动(引导柱12插设于下模2对应的孔中)使铜排冲头13和铜排孔冲头14能向下穿出下限位板5后插入到下模2对应的模孔(铜排模孔和铜排孔模孔)中。其中,参见图1-4和8-9,本实施例中的下模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模板6和底座7,底座7用于设于冲床工作台面上。其中,模板6上分别设有与铜排冲头13和铜排孔冲头14配合的铜排模孔和铜排孔模孔,模板6上设有与引导柱12配合的引导孔,底座7上设有与铜排模孔和铜排孔模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互感器的接线铜排的冲剪模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互感器的接线铜排的冲剪模,包括设有冲头的上模(1)和设有的模孔的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限位板(3)、活动板(4)和下限位板(5),所述上限位板(3)与下限位板(5)之间沿竖直方向设有多根滑柱(11);所述活动板(4)滑动设于滑柱(11)上且其与下限位板(5)之间设有多块用于缓冲的橡胶块(9),其上侧沿竖直方向设有用于与冲床连接的连接柱(8),其下侧沿竖直方向设有能穿过下限位板(5)的冲头与穿出下限位板(5)的引导柱(12);所述连接柱(8)向上穿过上限位板(3),所述引导柱(12)和橡胶块(9)均匀分布在冲头的左右两侧;所述冲头包括左右向并排设置的两根铜排孔冲头(14)和铜排孔冲头(14)正后方的一根沿左右向的铜排冲头(13),所述铜排孔冲头(14)的轴心与铜排冲头(13)之间的距离为铜排宽度的一半,所述活动板(4)能沿滑柱(11)上下滑动使铜排冲头(13)和铜排孔冲头(14)能向下穿出下限位板(5)后插入到下模(2)对应的模孔中;所述下模(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模板(6)和底座(7),所述模板(6)上分别设有与铜排冲头(13)和铜排孔冲头(14)配合的铜排模孔和铜排孔模孔,所述模板(6)上设有与引导柱(12)配合的引导孔,所述底座(7)上设有与铜排模孔和铜排孔模孔连通的用于向下排出废料和铜排的落料孔(15);所述模板(6)上沿前后向设有用于引导待加工铜排的铜排引导凹槽(16),所述铜排孔模孔和铜排模孔均设于铜排引导凹槽(16)中,所述铜排模孔的后侧和左右两侧分别与铜排引导凹槽(16)的后侧和左右两侧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互感器的接线铜排的冲剪模,包括设有冲头的上模(1)和设有的模孔的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限位板(3)、活动板(4)和下限位板(5),所述上限位板(3)与下限位板(5)之间沿竖直方向设有多根滑柱(11);所述活动板(4)滑动设于滑柱(11)上且其与下限位板(5)之间设有多块用于缓冲的橡胶块(9),其上侧沿竖直方向设有用于与冲床连接的连接柱(8),其下侧沿竖直方向设有能穿过下限位板(5)的冲头与穿出下限位板(5)的引导柱(12);所述连接柱(8)向上穿过上限位板(3),所述引导柱(12)和橡胶块(9)均匀分布在冲头的左右两侧;所述冲头包括左右向并排设置的两根铜排孔冲头(14)和铜排孔冲头(14)正后方的一根沿左右向的铜排冲头(13),所述铜排孔冲头(14)的轴心与铜排冲头(13)之间的距离为铜排宽度的一半,所述活动板(4)能沿滑柱(11)上下滑动使铜排冲头(13)和铜排孔冲头(14)能向下穿出下限位板(5)后插入到下模(2)对应的模孔中;所述下模(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模板(6)和底座(7),所述模板(6)上分别设有与铜排冲头(13)和铜排孔冲头(14)配合的铜排模孔和铜排孔模孔,所述模板(6)上设有与引导柱(12)配合的引导孔,所述底座(7)上设有与铜排模孔和铜排孔模孔连通的用于向下排出废料和铜排的落料孔(15);所述模板(6)上沿前后向设有用于引导待加工铜排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朝晖易昕董登高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新天成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