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及其动压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7173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8:01
一种马达及其动压板,用以解决现有的马达的轴无法顺畅旋转的问题。该马达包括:一个基座,设有一个轴承套,该轴承套内部设有一个轴承;一个转子,该转子包括一个转轴及一个止推板,该转轴结合于该轴承上,该止推板设置于该转轴的一端;及一个动压板,该动压板设置于该轴承套的一侧,且该动压板朝向该止推板,该止推板位于该轴承与该动压板之间,该动压板朝向该止推板的一个表面设有多个动压沟。

Motor and its dynamic plate

A motor and its moving plate are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shaft of the motor can not rotate smoothly. The motor includes a base, a bearing sleeve, the bearing sleeve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bearing; a rotor, the rotor comprises a rotating shaft and a thrust plate, the rotating shaft to the bearing, one end of the thrust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and a movable platen one side, the movable platen is arranged on the bearing sleeve, and the movable platen towards the thrust plate, the thrust plate is positioned in the bearing and the movable platen, the movable platen towards the thrust plate of a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dynamic pressure gro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及其动压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马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有动压板的马达。
技术介绍
请参照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的马达9,包括一个套筒91及一个轴92。该轴92伸入该套筒91中,且该轴92与该套筒91之间构成一个径向轴承部。借此,该轴92能够形成可旋转地结合于该套筒91,使该轴92受到驱动时可以相对该套筒91枢转。类似所述现有的马达9的一个实施例,已于中国专利公告号为1249887号的《主轴电动机及其组装方法》的专利案中公开。其中,该套筒91的一侧设有一个轴向推力板911,该轴92的一端结合一个止推板921,该轴向推力板911与该止推板921构成沿轴向方向支撑该轴92的轴向推力轴承部。详言之,润滑流体(例如:油)可以填充于该轴向推力板911与该止推板921之间,使该轴向推力板911与该止推板921保持一个间距,以降低该轴92的摩擦扭矩。然而,该轴向推力板911与该止推板921相对的表面均为平面,当该轴92承受压力或是在转动过程中产生震动时,该轴向推力板911与该止推板921之间的润滑流体层厚度将会变薄,甚至产生该轴向推力板911与该止推板921直接接触的情形。据此,该轴92的摩擦扭矩降低幅度有限。有鉴于此,现有的马达9存在轴92无法顺畅旋转的问题,仍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达及其动压板,该动压板的表面设有多个动压沟,以增加该动压板与一个止推板之间的润滑流体层的有效厚度及支撑力。为达到前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运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马达,包括:一基座,设有一个轴承套,该轴承套内部设有一轴承;一转子,该转子包括一转轴及一止推板,该转轴结合于该轴承内,该止推板设置于该转轴的一端;及一动压板,该动压板设置于该轴承套的一侧,且该动压板朝向该止推板,该止推板位于该轴承与该动压板之间,该动压板朝向该止推板的一表面设有多个动压沟。其中,该动压板中心设有一孔槽。借此,该动压板与该轴承之间形成供容置润滑流体的一容置空间,该孔槽连通该容置空间,使该孔槽可作为一个润滑流体储存槽。其中,该转轴设有该止推板的一端与该孔槽相邻接。借此,该容置空间所容置的润滑流体除了可以润滑该止推板外,也可同时润滑该转轴的一端。其中,该动压板朝向该止推板的表面包括一内轮廓及一外轮廓,该内轮廓涵盖该孔槽,该外轮廓涵盖该内轮廓,且该外轮廓与该动压板的外周缘具有一个间距,该内轮廓与该外轮廓之间构成一个区域,各动压沟设置于该区域中。借此,各动压沟不连通该孔槽或该动压板的外周缘。其中,该止推板朝向该动压板的一个底面具有一外周缘,该外周缘在该转轴的轴向上涵盖该外轮廓,借以使各动压沟不会沿该转轴的径向朝外延伸超出该止推板。其中,该止推板朝向该动压板的一个底面具有一内周缘,该内轮廓在该转轴的轴向上涵盖该内周缘,借以使各动压沟不会沿该转轴的径向朝内延伸超出该止推板。其中,各动压沟具有两个侧缘,且以该孔槽为中心,各动压沟的至少一侧缘的部分区段或全部形成一螺线,且该螺线为等角螺线。借助使各动压沟的至少一个侧缘形成螺线,能够有效在该转轴旋转时降低其摩擦扭矩。其中,各动压沟具有两个侧缘,各动压沟包括一个第一端部及一个第二端部,该两个侧缘分别连接该第一端部及该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位于该内轮廓,该第二端部位于该外轮廓。借此,各动压沟由该内轮廓延伸至该外轮廓。其中,各动压沟的至少一侧缘的部分区段或全部形成由该第一端部朝该第二端部渐伸的一个渐伸线。借助使各动压沟的至少一侧缘形成渐伸线,能够有效在该转轴旋转时降低其摩擦扭矩。其中,该两个侧缘的间距由该第一端部朝该第二端部渐增,使各动压沟的宽度能够沿该转轴的径向朝外形成渐增,使该动压板与该止推板之间的润滑流体层能够均匀受力。其中,该内轮廓与该外轮廓分别为以该动压板中心为圆心的圆形。借此,各动压沟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分别位于形成同心圆的内轮廓与外轮廓上。其中,该动压板朝向该止推板的表面包括一分界轮廓该分界轮廓为以该动压板中心为圆心的圆形,该分界轮廓位于该内轮廓与该外轮廓之间,该内轮廓与该分界轮廓之间构成一个第一区域,该分界轮廓与该外轮廓之间构成一个第二区域,且以该孔槽为中心,各动压沟的至少一个侧缘在该第一区域中的区段形成一个等角螺线,该至少一个侧缘在该第二区域中的区段形成一渐伸线。借助使各动压沟的至少一个侧缘形成上述形状,能够有效在该转轴旋转时降低其摩擦扭矩。其中,该内轮廓相对该动压板中心具有一个第一半径ri,该外轮廓相对该动压板中心具有一个第二半径ro,该分界轮廓相对该动压板中心的一个第三半径rm可以表示如下式所示:rm=ri+(ro-ri)/K其中,1<K<1.5,借以确保该第一区域的范围足够大,使各动压沟的至少一个侧缘形成等角螺线的区段足够长,能够适当分配该至少一个侧缘形成等角螺线的区段与形成渐伸线的区段的比例,以提升降低该转轴的摩擦扭矩的效果。其中,所述等角螺线的角度为25°~35°,且所述渐伸线于该外轮廓的端点的切线角度为11°~13°,借以使降低该转轴的摩擦扭矩的效果较为显著。其中,该多个动压沟的数量为12~20个,且较佳为为16个,借以使降低该转轴的摩擦扭矩的效果较为显著。其中,各动压沟在该转轴的轴向上的深度为20~30μm,且较佳为24~26μm,借以使降低该转轴的摩擦扭矩的效果较为显著。其中,该轴承套内部可以设有一个定位件,该定位件结合于该轴承套的内周壁,且该定位件抵接该轴承,借以支撑该轴承,进而将该轴承定位于该轴承套。其中,该止推板的一侧与该动压板的表面保持一个间距,该止推板的另一侧与该轴承或该定位件保持一个间距,借以使该转轴能够不受阻碍地自由枢转。其中,该止推板及该转轴经由雷射焊接结合,借以提升该转轴与该止推板的结合强度。其中,该动压板包括相互结合的一个板片及座体,该动压板朝向该止推板的表面位于该板片,该座体的硬度大于该板片的硬度。借此,通过在硬度较小的板片上开设该多个动压沟,可以降低该多个动压沟的加工难度,且硬度较大的座体仍然能够使该动压板维持足够的刚性。其中,该板片的表面以蚀刻或电铸成形该多个动压沟。借此,该多个动压沟的加工难度能够有效降低,并且提升该动压沟的成形精确度。其中,该动压板设置于一底盖上,且一个密封环设置于该动压板及该底盖之间;该密封环可由橡胶或硅胶制成。借此,可避免该容置空间中的润滑流体渗漏至该动压板与该底盖之间。一种马达的动压板,包括:一个板片,该板片的一个表面设有以蚀刻或电铸成形的多个动压沟;及一个座体,该座体的硬度大于该板片的硬度,该板片背向该表面的一侧结合于该座体。借此,该动压板可达到降低该多个动压沟的加工难度及维持该动压板的刚性的功效。其中,该板片中心设有一个孔槽。借此,由于该板片的硬度较小,可使该孔槽的加工难度有效降低。其中,该板片为一个软性电路板。借此,该板片的表面可以通过蚀刻或电铸等方式成形该多个动压沟。其中,该座体为金属材质制成的板体。借此,该座体的硬度将远大于该板片的硬度,使该座体能够有效维持该动压板的刚性。其中,该多个动压沟的数量为12~20个,且较佳为16个,借以使降低一个转轴的摩擦扭矩的效果较为显著。其中,各动压沟在一轴向上的深度为20~30μm,且较佳为24~26μm,该轴向垂直该表面,借以使降低一个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马达及其动压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基座,设有一个轴承套,该轴承套内部设有一个轴承;一个转子,该转子包括一个转轴及一个止推板,该转轴结合于该轴承内,该止推板设置于该转轴的一端;及一个动压板,该动压板设置于该轴承套的一侧,且该动压板朝向该止推板,该止推板位于该轴承与该动压板之间,该动压板朝向该止推板的一个表面设有多个动压沟。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01 TW 105128299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基座,设有一个轴承套,该轴承套内部设有一个轴承;一个转子,该转子包括一个转轴及一个止推板,该转轴结合于该轴承内,该止推板设置于该转轴的一端;及一个动压板,该动压板设置于该轴承套的一侧,且该动压板朝向该止推板,该止推板位于该轴承与该动压板之间,该动压板朝向该止推板的一个表面设有多个动压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动压板中心设有一个孔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转轴设有该止推板的一端与该孔槽相邻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动压板朝向该止推板的表面包括一个内轮廓及一个外轮廓,该内轮廓涵盖该孔槽,该外轮廓涵盖该内轮廓,且该外轮廓与该动压板的外周缘具有一个间距,该内轮廓与该外轮廓之间构成一个区域,各动压沟设置于该区域中。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止推板朝向该动压板的一个底面具有一个外周缘,该外周缘在该转轴的轴向上涵盖该外轮廓。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止推板朝向该动压板的一个底面具有一个内周缘,该内轮廓在该转轴的轴向上涵盖该内周缘。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各动压沟具有两个侧缘,且以该孔槽为中心,各动压沟的至少一个侧缘的部分区段或全部形成一个螺线。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螺线为等角螺线。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各动压沟具有两个侧缘,各动压沟包括一个第一端部及一个第二端部,该两个侧缘分别连接该第一端部及该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位于该内轮廓内,该第二端部位于该外轮廓内。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各动压沟的至少一个侧缘的部分区段或全部形成由该第一端部朝该第二端部渐伸的一个渐伸线。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两个侧缘的间距由该第一端部朝该第二端部渐增。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内轮廓与该外轮廓分别为以该动压板中心为圆心的圆形。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动压板朝向该止推板的表面包括一个分界轮廓,该分界轮廓为以该动压板中心为圆心的圆形,该分界轮廓位于该内轮廓与该外轮廓之间,该内轮廓与该分界轮廓之间构成一个第一区域,该分界轮廓与该外轮廓之间构成一个第二区域,且以该孔槽为中心,各动压沟的至少一个侧缘在该第一区域中的区段形成一个等角螺线,该至少一侧缘在该第二区域中的区段形成一个渐伸线。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内轮廓相对该动压板中心具有一个第一半径ri,该外轮廓相对该动压板中心具有一个第二半径ro,该分界轮廓相对该动压板中心的一个第三半径rm表示如下式所示:rm=ri+(ro-r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银树周文南俞木凯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广兴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