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推进剂燃烧特性的显微高速摄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70650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研究推进剂燃烧特性的显微高速摄影装置,包括拍摄镜头(I)、“对焦滑台‑样品保护台”机构(II)及其它测试组件(高速摄影机III、处理计算机IV、保护气源V)。拍摄镜头(I)通过进行特殊的改装可具备显微放大功能,“对焦滑台‑样品保护台”机构(II)兼具辅助镜头对焦、防止推进剂火焰灼伤镜头、消除推进剂燃烧羽烟影响拍摄的功能,利用该装置可以获得清晰的显微高速摄影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研究推进剂燃烧特性的显微高速摄影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研究推进剂燃烧特性的显微高速摄影技术,主要针对推进剂及部分可燃材料燃烧过程中微观结构的观察。
技术介绍
高速摄影技术是观察高速运动或高速变化过程必不可少的手段。就推进剂燃烧特性的研究而言,现有的高速摄影技术通常用于观察推进剂燃烧的一般过程,如火焰结构、火焰亮度、火焰颜色及火焰中燃烧粒子的扩散情况等。高速摄影在观察推进剂燃烧的一般过程的应用经验及实验成果已经有较多报道,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研究机构利用高速摄影技术研究推进剂燃烧特点的成果[1-3]表明,常规的高速摄影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然而,如果试图研究推进剂燃烧过程中更为微观的燃烧机理,一般的高速摄影技术难以满足观察及拍摄的要求:一方面,推进剂燃烧过程中的微观结构(燃面碳层、燃烧粒子、氧化剂分解等)的尺度多为微米级别,而现有的单一的微距镜头难以实现较高的放大倍率,无法观测上述细微结构,另一方面,由于推进剂的燃烧过程温度极高,火焰温度普遍高于2000K,即使采用较高放大倍率的微距镜头,也由于存在被损坏的潜在危险而无法对燃面、火焰进行抵近拍摄,此外,推进剂燃烧产生的羽烟也会导致拍摄的视频或照片质量严重下降。参考文献[1]李和平,杨卫娟,汪洋,等.含硼燃料在微小圆管中的点火燃烧特性[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48(5):917-922.[2]朱佳佳,王中,许云志,等.复合推进剂低压燃烧性能测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0):6034-6037.[3]刘鑫,刘佩进,关昱,等.复合推进剂中铝的燃烧实验研究方法[J].固体火箭技术.2015,38(5):833-836,856.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两个问题:(1)实现高速摄影的显微拍摄功能;(2)消除推进剂燃烧对拍摄设备和影片质量的影响:其一是防止镜头抵近拍摄时被推进剂火焰灼伤;其二是消除推进剂燃烧羽烟对视频或照片画质的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由拍摄镜头(I)、“对焦滑台-样品保护台”机构(II)及其它测试组件(高速摄影机III、处理计算机IV、保护气源V)构成。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拍摄镜头为组合镜头:利用两组商品化的镜头进行组装,实现一般镜头不具备的显微放大功能;(2)“对焦滑台-样品保护台”机构:兼具辅助组装镜头对焦、防止推进剂火焰灼伤镜头、消除推进剂燃烧羽烟影响拍摄的功能。整个显微高速摄影系统的工作示意图见图1。组合镜头由商品化的微距镜头和长焦镜头对接组成:其中,长焦镜头为组合镜头的后镜(I-B),镜头卡口与高速摄影机连接(正接);微距镜头为组合镜头的前镜(I-A),微距镜头的镜头前沿内接螺纹通过对接环(I-D)与长焦镜头的镜头前沿内接螺纹连接(反接),微距镜头卡口通过保护接圈(I-A2)加装滤光镜片(I-A1),镜头装配示意图见图2。组合镜头放大功能的光学原理与显微镜类似(光路原理见图3),通过组合镜头的对焦调整可实现在一定连续范围内的放大功能。上述组合镜头尽管可以实现显微放大功能,但由于对焦范围较小,对焦距离较短,如果仅仅依靠组合镜头难以准确对焦,且组合镜头自身不具备防止烧蚀和消除推进剂燃烧羽烟的功能。故而本技术设计了“对焦滑台-样品保护台”机构(II),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调焦滑台(II-E)、样品台(II-D)、石英样品管(II-C)、可更换的石英玻片(II-B)、石英保护罩(II-A)。调焦滑台上有辅助组合镜头的对焦旋钮(II-E1),调节推进剂样品在显示器视窗中的位置的调整旋钮(II-E2);样品台可利用预设狭缝(II-D1)夹持片状样品,或利用石英样品管(II-C)放置柱状样品;样品台上有进气孔(II-D2)外接保护气源(氩气或氮气),测试时气流通过出气孔(II-D3)带走推进剂燃烧的羽烟以防止对拍摄的影响;石英保护罩(II-A)和2块石英玻片(II-B)用于保护组合镜头免受推进剂火焰灼伤;“对焦滑台-样品保护台”机构的结构三视图见图4、图5,实际实施时,样品保护台应固定在对焦滑台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组合镜头可以实现显微放大功能,使用“对焦滑台-样品保护台”机构可准确对焦,并有效避免推进剂燃烧火焰对镜头的损伤和羽烟对拍摄的影响,从而实现具有显微效果的高速摄影拍摄。测试结束后只需更换石英玻片即可进行新的实验,且石英玻片通过清洗即可重复利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显微高速摄影装置工作示意图;图2为组装镜头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组装镜头的光路原理图;图4为样品保护台的组装三视图;图5为对焦滑台的组装图;图中,I.组合镜头,II.“对焦滑台-样品保护台”机构,III.高速摄影机,IV.处理计算机,V.保护气源;(图1)I-A.前镜(反接的微距镜头),I-A1.滤光镜片,I-A2.保护接圈,I-A3.微距镜头调焦环、I-A4.微距镜头对焦环,I-B.后镜(正接的长焦镜头),I-B1.长焦镜头对焦环、I-B2.长焦镜头调焦环,I-D.对接环,I-C.连接高速摄影机,I-E.待观测样品,m、n分别为样品的上端和下端;(图2)I-a.前镜I-A中的透镜,I-b.后镜I-B中的透镜,i.样品I-E的一次放大实像,m’、n’分别为其上下端;ii.样品I-E的二次放大虚像,m”、n”分别为其上下端;(图3)II-A石英保护罩,II-B.石英玻片,II-C.石英样品管,II-D.样品台,II-E.调焦滑台。II-D1.狭缝,II-D2.进气孔,II-D3.出气孔,II-E1.调焦旋钮,II-E2.调整旋钮。(图4、图5)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中选用NikonAFZoom-Nikkor24-85mmf/2.8-4DIF微距镜头(以下简称微距镜头),镜头直径72mm;选用NikonAFZoom-Nikkor80-200mmf/2.8DED长焦镜头(以下简称长焦镜头),镜头直径77mm,使用72-77的对接环将微距镜头反接到长焦镜头上,反接后的微距镜头的卡口加装保护接圈,保护接圈上加装UV滤光镜片(52mm),整个系统按照图1、图4组装“对焦滑台-样品保护台”机构,连接各组件,调试并进行测试。利用组装镜头及“对焦滑台-样品保护台”机构进行对焦,用已知宽度的试样标定放大倍率(放大倍率定义为14.1英寸显示器在分辨率为1280×800条件下,图像像宽∶样品物宽)。利用电子点火器将推进剂样品引燃,开启保护气源,即可进行拍摄。当然,长焦/微距镜头的种类也可以灵活选用其它型号;石英部件也可选用其它透明、耐高温的材料,这样的变换均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研究推进剂燃烧特性的显微高速摄影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研究推进剂燃烧性质的显微高速摄影装置,包括拍摄镜头、“对焦滑台‑样品保护台”机构、高速摄影机、处理计算机和保护气源,其特征在于:拍摄镜头(I)是由微距镜头(I‑A)和长焦镜头(I‑B)拼装而成的组合镜头,微距镜头(I‑A)的镜头前沿内接螺纹通过对接环(I‑D)与长焦镜头(I‑B)的镜头前沿内接螺纹连接,微距镜头的卡口通过保护接圈(I‑A2)加装滤光镜片(I‑A1),对待测样品进行采集,长焦镜头的卡口与高速摄影机连接,将采集的显微放大信号输出;“对焦滑台‑样品保护台”机构(II)由调焦滑台(II‑E)、样品台(II‑D)、石英样品管(II‑C)和保护镜头的石英保护罩(II‑A)、石英玻片(II‑B)构成,调焦滑台(II‑E)的调焦旋钮(II‑E1)可调整样品离组合镜头的距离,辅助组合镜头进行对焦,样品台(II‑D)的进气孔(II‑D2)可与保护气源相连,出气孔(II‑D3)可利用保护气体吹散推进剂燃烧羽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研究推进剂燃烧性质的显微高速摄影装置,包括拍摄镜头、“对焦滑台-样品保护台”机构、高速摄影机、处理计算机和保护气源,其特征在于:拍摄镜头(I)是由微距镜头(I-A)和长焦镜头(I-B)拼装而成的组合镜头,微距镜头(I-A)的镜头前沿内接螺纹通过对接环(I-D)与长焦镜头(I-B)的镜头前沿内接螺纹连接,微距镜头的卡口通过保护接圈(I-A2)加装滤光镜片(I-A1),对待测样品进行采集,长焦镜头的卡口与高速摄影机连接,将采集的显微放大信号输出;“对焦滑台-样品保护台”机构(II)由调焦滑台(II-E)、样品台(II-D)、石英样品管(II-C)和保护镜头的石英保护罩(II-A)、石英玻片(II-B)构成,调焦滑台(II-E)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荣杰周续源王维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