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玻璃填充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7063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玻璃填充柱,包括平台,平台的一侧设有立柱,平台上侧的立柱上安装有工作台,工作台上侧的立柱上安装有若干层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通过支架安装有填充柱,填充柱的顶部安装有球管,球管的顶部安装有漏斗,在支撑板的一侧还安装有调压阀,在球管的顶部一侧设有接口,接口与气管的一端连接,气管的另一端与调压阀的出口连接,调压阀的入口与无油气泵连接,无油气泵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在工作台上还安装有主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精巧,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能够方便检测液的添加,填充柱的内部清理方便,能够比较方便的清理干净,还能够实现智能化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玻璃填充柱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仪器,具体是一种智能玻璃填充柱。
技术介绍
填充柱指填充了固定相的色谱柱。分为分析用填充柱、制备用填充柱、微填充柱、填充毛细管柱等。填充柱制备简单,种类多,应用广,并可用于制备色谱。填充柱的填料可以是多孔性粒状系缚剂或在惰性载体颗粒表面均匀的涂敷一层很薄的固定液膜。填充柱常用内径2-5mm,长0.5-10m的金属管或玻璃管。填充柱制备简单,可供选用的载体、固定液、吸附剂种类很多,因而具有广泛的选择性,有利于解决各种各样组分的分离分析问题,应用比较普遍。此外,填充柱的样品负荷量大,可用于制备色谱其缺点是柱渗透性较小,传质阻力较大,柱子不能过长,因而分离效率较低。柱效的选择问题,视试样组分而定,许多分析并不需要很高的分离效率,因此填充柱仍有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工业废水中硝基苯的分析、苯系物的分析等用填充柱气相色谱法足以满足分析要求。传统的填充柱具有以下缺点:1、工作效率极其低下;2、操作极为不方便,尤其是在添加检测液时,操作非常不便;3、清洗非常困难,由于传统填充柱两个端口非常小,清洗内部非常困难,也因此填充柱内部很难清洗干净;4、智能化水平低,需要有工作人员随时在岗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玻璃填充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玻璃填充柱,包括平台,平台的一侧设有立柱,平台上侧的立柱上安装有工作台,工作台上侧的立柱上安装有若干层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通过支架安装有填充柱,填充柱的顶部安装有球管,球管的顶部安装有漏斗,在支撑板的一侧还安装有调压阀,在球管的顶部一侧设有接口,接口与气管的一端连接,气管的另一端与调压阀的出口连接,调压阀的入口与无油气泵连接,无油气泵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在工作台上还安装有主机。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平台的底部设有平台底座,平台底座上安装有若干个万向轮,平台底座的一侧垂直于平台底座上侧面固定安装有两根立柱,在平台底座的上方设有工作台,工作台的一侧开有孔,工作台通过其上开设的孔套装在立柱上,平台上靠近立柱位置处固定安装撑杆的一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工作台底部远离立柱一侧;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还安装有升降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构包括摇柄,摇柄与固定在工作台底部的动力轴连接,动力轴的末端安装有伞齿,动力轴与固定在工作台底部的传动轴垂直设置,传动轴的两端均安装有直齿,在立柱上安装有齿条,直齿与齿条相啮合,所述传动轴靠近动力轴一端的直齿内侧安装有伞齿状动力齿,动力轴末端安装的伞齿与伞齿状动力齿相啮合,所述工作台底部还安装有作用在立柱与工作台之间的锁止装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漏斗包括漏斗主体,漏斗主体的顶部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顶部中间位置处设有接头,接头内开有内螺纹,接头通过内螺纹与三通阀连接;密封盖上设有第一密封连接条和第二密封连接条,第一密封连接条和第二密封连接条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第一密封连接条的一端与漏斗主体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第一密封连接条的另一端与接头连接,第二密封连接的一端与接头连接,第二密封连接条的另一端向密封盖的边缘处延伸直至漏斗主体上设置的锁扣处,锁扣与第二密封连接条配合设置,在锁扣处设有帮助锁扣复位的弹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漏斗底部设有一号螺纹口,一号螺纹口与球管上端承插口上的二号螺纹口配合连接;所述球管底部设有插口,插口与电磁阀入口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填充柱由内管、外管、转接头、密封接头组成,所述转接头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号滚花,转接头包括大内径段和小内径段,大内径段的内部开有内螺纹A,小内径段的内部开有内螺纹B,内螺纹B与电磁阀下端出口连接;所述内管为圆柱状,内管的一端设有内螺纹E另一端设有外螺纹E,内螺纹E通过螺纹与电子流量计连接,外螺纹E与转接头的内螺纹A配合设置,所述内管外侧设有外管,内管与外管通过密封接头紧密连接,所述密封接头的内壁与内管紧密套合,密封接头的外螺纹F与外管的内螺纹C、内螺纹D配合,密封接头外侧设有二号滚花,所述外管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与热水循环泵连接,热水循环泵与过水热的出水口连接,排水口与水管连接,水管与储水罐连接,储水罐与过水热的入水口连接;所述过水热内部设有电加热和温度传感器,过水热上设有阀门,所述外管通过卡箍固定在支架上,支架的底座固定在支撑板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水热、电磁阀、热水循环泵、无油气泵、调压阀均由主机控制,主机能够与手机APP互联,手机APP端能够控制过水热、电磁阀、热水循环泵、无油气泵、调压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设计精巧,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能够方便检测液的添加,填充柱的内部清理方便,能够比较方便的清理干净,还能够实现智能化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智能玻璃填充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智能玻璃填充柱中填充柱局部剖示图。图3为智能玻璃填充柱中内管半剖示意图。图4为智能玻璃填充柱中外管半剖示意图。图5为智能玻璃填充柱中填充物示意图。图6为智能玻璃填充柱中转接头示意图。图7为智能玻璃填充柱中密封接头示意图。图8为智能玻璃填充柱中过水热示意图。图9为智能玻璃填充柱中过水热半剖示意图。图10为智能玻璃填充柱中球管结构示意图。图11为智能玻璃填充柱中漏斗整体示意图。图12为智能玻璃填充柱中支架示意图。图13为智能玻璃填充柱中三通阀示意图。图14为智能玻璃填充柱中平台示意图。图15为智能玻璃填充柱中平台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6为智能玻璃填充柱中电子流量计示意图。图17为智能玻璃填充柱中电磁阀示意图。图中:1-漏斗、101-接头、102-销轴、103-一号螺纹口、104-锁扣、105-弹簧、106-密封盖、2-气管、3-支架、301-卡箍、302-底座、4-调压阀、5-支撑板、6-主机、7-无油气泵、8-平台、801-传动轴、802-揺柄、803-撑杆、804-平台底座、805-齿条,806-直齿、807-锁止装置、808-伞齿、810-立柱、9-万向轮、10-工作台、11-填充柱、12-球管、1201-二号螺纹口、1202-承插口、1203-接口、1204-插口、13-转接头、1301-内螺纹A、1302-内螺纹B、1304-一号滚花、14-外管、1401-内螺纹C、1402-内螺纹D、1403-进水口、1404-排水口、1405-水管、15-热水循环泵、16-储水罐、17-过水热、1701-入水口、1702-出水口、1703-阀门、1704-电加热、1705-温度传感器、18-内管、1801-内螺纹E、1802-外螺纹E、19-密封接头、1901-内壁、1902-外螺纹F、1903-二号滚花、20-碳酸钙溶液、21-二氧化硅晶体、22-三通阀、23-电子流量计、24-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17,一种智能玻璃填充柱,包括平台8,平台8的一侧设有立柱810,平台8上侧的立柱810上安装有工作台10,工作台10上侧的立柱810上安装有若干层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一侧通过支架安装有填充柱11,填充柱11的顶部安装有球管12,球管12的顶部安装有漏斗1,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玻璃填充柱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玻璃填充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平台的一侧设有立柱,平台上侧的立柱上安装有工作台,工作台上侧的立柱上安装有若干层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通过支架安装有填充柱,填充柱的顶部安装有球管,球管的顶部安装有漏斗,在支撑板的一侧还安装有调压阀,在球管的顶部一侧设有接口,接口与气管的一端连接,气管的另一端与调压阀的出口连接,调压阀的入口与无油气泵连接,无油气泵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在工作台上还安装有主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玻璃填充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平台的一侧设有立柱,平台上侧的立柱上安装有工作台,工作台上侧的立柱上安装有若干层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通过支架安装有填充柱,填充柱的顶部安装有球管,球管的顶部安装有漏斗,在支撑板的一侧还安装有调压阀,在球管的顶部一侧设有接口,接口与气管的一端连接,气管的另一端与调压阀的出口连接,调压阀的入口与无油气泵连接,无油气泵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在工作台上还安装有主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玻璃填充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的底部设有平台底座,平台底座上安装有若干个万向轮,平台底座的一侧垂直于平台底座上侧面固定安装有两根立柱,在平台底座的上方设有工作台,工作台的一侧开有孔,工作台通过其上开设的孔套装在立柱上,平台上靠近立柱位置处固定安装撑杆的一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工作台底部远离立柱一侧;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还安装有升降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构包括摇柄,摇柄与固定在工作台底部的动力轴连接,动力轴的末端安装有伞齿,动力轴与固定在工作台底部的传动轴垂直设置,传动轴的两端均安装有直齿,在立柱上安装有齿条,直齿与齿条相啮合,所述传动轴靠近动力轴一端的直齿内侧安装有伞齿状动力齿,动力轴末端安装的伞齿与伞齿状动力齿相啮合,所述工作台底部还安装有作用在立柱与工作台之间的锁止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玻璃填充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包括漏斗主体,漏斗主体的顶部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顶部中间位置处设有接头,接头内开有内螺纹,接头通过内螺纹与三通阀连接;密封盖上设有第一密封连接条和第二密封连接条,第一密封连接条和第二密封连接条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第一密封连接条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飞杨中李芳曹雪琴陈国通陈俊宇姑丽巴哈尔邵家丽汤兆星芦静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