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植物纤维原料生产酒精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6959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植物纤维原料生产酒精的方法,它首先将植物纤维原料粉碎后,加入0.5%-1.5%的稀硫酸进行水解,制得水解液和木质纤维残渣;然后将水解液进行过滤,浓缩成5%-10%的戊糖液;木质纤维残渣经酶解发酵24小时后,制得含有2%-5%酒精的发酵液;菌种放入三角瓶中在30℃的温度下摇床培养后,接入种子罐加氧搅拌发酵后与5%-10%的戊糖液一起进入20M↑[3]发酵罐中发酵酶培养,在20M↑[3]发酵罐中,制得发酵液,将含有2%-5%酒精的发酵液,通过三塔蒸馏即可制得酒精。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生产工序少,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无环境污染,具有明显的经济及社会效益。(*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产酒精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酒精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其用途非常广泛,但其生产大多以粮食为原料,生产成本高,且工艺复杂,制约着酒精工业的发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利用生物技术,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植物纤维原料粉碎后,加入0.5%-1.5%的稀硫酸进行水解,并在100℃-120℃温度条件下,高温灭菌3-4小时,制得水解液和木质纤维残渣;然后将水解液进行过滤,去掉SO3离子,浓缩成5%-10%的戊糖液;木质纤维残渣经酶解发酵24小时后,制得含有2%-5%酒精的发酵液;菌种放入三角瓶中在30℃的温度下摇床培养后,接入种子罐加氧搅拌发酵后与5%-10%的戊糖液一起进入20M3发酵罐中发酵酶培养,搅拌速度100转/分钟,时间20小时—30小时;在20M3发酵罐中,在温度30℃—45℃、PH值为4—5的条件下,厌氧发酵40—50小时后,制得发酵液,将含有2%-5%酒精的发酵液,通过三塔蒸馏即可制得酒精。其工艺流程见说明书附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也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种子罐中的加氧量为0.5-2.5mg/L,所述植物纤维原料为玉米棒芯、植物秸杆、木糖渣等。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加工工艺简单,生产工序少,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无环境污染等优点。附图及图面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图下面结合实施例以玉米棒芯为例详述本专利技术,首先将玉米棒芯粉碎除杂水洗后,加入0.5%-1.5%的稀硫酸进行水解,并在100℃-120℃温度条件下,处理3-4小时,制得水解液和木糖渣(木质纤维残渣);然后将水解液进行过滤,去掉SO42-离子,制成5%-10%的戊糖液;木质纤维残渣经酶解发酵后,制得含有2%-5%酒精的发酵液;菌种放入三角瓶中在30℃的温度下摇床培养后,接入种子罐加氧搅拌发酵后与5%-10%的戊糖液一起进入20M3发酵罐中发酵酶培养,搅拌速度100转/分钟,时间20小时—30小时;在20M3发酵罐中,在温度30℃—45℃、PH值为4—5的条件下,厌氧发酵40—50小时后,制得发酵液,将含有2%-5%酒精的发酵液,通过三塔蒸馏即可制得酒精。实施例首先将玉米棒芯粉碎,在120℃的温度条件下加硫酸(H2SO4)水解,其水解得率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水解得率与时间、硫酸浓度的关系,确定选用1.09%的硫酸,水解3—4小时制得水解液。然后将水解液进行过滤,去掉SO3离子,浓缩成5%-10%的戊糖液;菌种放入三角瓶中在30℃的温度下摇床培养后,接入种子罐加氧搅拌发酵后与5%-10%的戊糖液一起进入20M3发酵罐中发酵酶培养,搅拌速度100转/分钟,时间20小时—30小时;制得发酵液,溶氧对戊糖发酵的影响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溶氧与酒精得率有较大的关系,故确定溶氧以1.0mg/L为宜,使得酒精得率可达90-92%,糖的利用率达92—95%,木糖渣经酶解发酵24小时后,制得含有2%-5%酒精的发酵液;然后将含有2%-5%酒精的发酵液,进入三塔进行蒸馏既制得酒精,实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利用玉米棒芯代替粮食生产酒精,原料成本可降低60%,且工工艺简单,生产工序少,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无环境污染,具有明显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以下步骤a.将植物纤维原料粉碎后,加入0.5%-1.5%的稀硫酸进行水解,并在100℃-120℃温度条件下,高温灭菌3-4小时,制得水解液和木质纤维残渣;b.然后将水解液进行过滤,去掉SO3离子,浓缩成5%-10%的戊糖液;c.木质纤维残渣经酶解发酵24小时后,制得含有2%-5%酒精的发酵液;d.菌种放入三角瓶中在30℃的温度下摇床培养后,接入种子罐加氧搅拌发酵后与5%-10%的戊糖液一起进入20M3发酵罐中发酵酶培养,搅拌速度100转/分钟,时间20小时—30小时;e.在20M3发酵罐中,在温度30℃—45℃、PH值为4—5的条件下,厌氧发酵40—50小时后,制得发酵液;f.将含有2%-5%酒精的发酵液,通过三塔蒸馏即可制得酒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种子罐中的加氧量为0.5-2.5m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原料为玉米棒芯、植物秸杆、木糖渣等。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它首先将植物纤维原料粉碎后,加入0.5%-1.5%的稀硫酸进行水解,制得水解液和木质纤维残渣;然后将水解液进行过滤,浓缩成5%-10%的戊糖液;木质纤维残渣经酶解发酵24小时后,制得含有2%-5%酒精的发酵液;菌种放入三角瓶中在30℃的温度下摇床培养后,接入种子罐加氧搅拌发酵后与5%-10%的戊糖液一起进入20M文档编号C12P7/10GK1327067SQ00107968公开日2001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2日专利技术者夏黎明, 代淑梅, 岑沛霖, 刘建军, 李秋圆, 杨春国 申请人:唐山市冀东溶剂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植物纤维原料生产酒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 将植物纤维原料粉碎后,加入0.5%-1.5%的稀硫酸进行水解,并在100℃-120℃温度条件下,高温灭菌3-4小时,制得水解液和木质纤维残渣;b. 然后将水解液进行过滤,去掉S O↓[3]离子,浓缩成5%-10%的戊糖液;c. 木质纤维残渣经酶解发酵24小时后,制得含有2%-5%酒精的发酵液;d. 菌种放入三角瓶中在30℃的温度下摇床培养后,接入种子罐加氧搅拌发酵后与5%-10%的戊糖液一起进入20M↑[3 ]发酵罐中发酵酶培养,搅拌速度100转/分钟,时间20小时-30小时;e. 在20M↑[3]发酵罐中,在温度30℃--45℃、PH值为4-5的条件下,厌氧发酵40-50小时后,制得发酵液;f. 将含有2%-5%酒精的发酵液,通过三塔 蒸馏即可制得酒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黎明代淑梅岑沛霖刘建军李秋圆杨春国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冀东溶剂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