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支援装置、诊断支援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存储程序的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686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容易地掌握疾病部的差异、并进行高精度的诊断支援的诊断支援装置、诊断支援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存储程序的存储介质。用于根据摄影图像诊断病变的诊断支援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为,与涉及病变的已知的第一摄影图像对应的参考图像被登记于数据库,在通过将与涉及病变的未知的第二摄影图像对应的查询图像与数据库的参考图像进行对比来进行诊断支援时,根据参考图像来制作实施了几何变形的参考图像、或者根据查询图像来制作实施了几何变形的查询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诊断支援装置、诊断支援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存储程序的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诊断支援装置、诊断支援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存储程序的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作为皮肤病变的诊断,必定进行视诊,能够得到较多的信息。然而,仅通过肉眼、放大镜,甚至难以进行痣与斑的辨别,也难以进行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因此,进行使用带皮肤镜摄像机对病变进行摄影的皮肤镜学诊断,但是现状为基于图像观察的病例识别取决于医师的技能。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医用摄影装置的技术,能够根据所摄影并保存的患者的摄影图像生成进行了HDR(HighDynamicRangeImaging)变换的高动态范围合成图像而进行比较。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不取决于有无诊断技能,就能够容易地得到皮肤镜学图像的见解。然而,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在医师得到基于目视观察的见解时,在排列多个皮肤镜学图像的情况下,当疾病部的配置、方向、大小等不同时,会仅注目于不同点,难以掌握疾病部的差异。由此,难以进行高精度的诊断。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645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掌握疾病部的差异、并进行高精度的诊断支援的诊断支援装置、诊断支援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存储程序的存储介质。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用于根据摄影图像诊断病变的诊断支援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涉及病变的已知的第一摄影图像对应的参考图像被登记于数据库,在通过将与涉及病变的未知的第二摄影图像对应的查询图像与上述数据库的参考图像进行对比来进行诊断支援时,根据上述参考图像来制作实施了几何变形的参考图像,或者根据上述查询图像来制作实施了几何变形的查询图像。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式为一种用于根据摄影图像来诊断病变的诊断支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数据库,登记有与涉及病变的已知的第一摄影图像对应的参考图像;以及增量单元,在通过将与涉及病变的未知的第二摄影图像对应的查询图像与上述数据库的参考图像进行对比来进行诊断支援时,根据上述参考图像制作实施了几何变形的参考图像,或者根据上述查询图像来制作实施了几何变形的查询图像。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根据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能够明确。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容易掌握疾病部的差异、进行高精度的诊断支援的诊断支援装置、诊断支援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存储程序的存储介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诊断支援装置的构成的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诊断支援装置进行的特征向量数据库生成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诊断支援装置进行的图像检索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图4是说明图2的第一尺寸再生(resize)增量倍率决定处理中的尺寸再生增量方针的图。图5是表示图2的输入图像外插处理中的第一外插图像以及第一切取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6是为了对由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诊断支援装置进行的几何变形处理的扩张例进行说明而引用的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诊断支援装置的构成的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总体识别器(神经网络)的构成的框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事先增量的流程图。图10是说明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事先增量的几何变形的模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机械学习识别器生成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被检图像(未知的图像识别)识别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符号的说明1…诊断支援装置,10…装置主体,11…摄影图像取得部,12…参考图像特征向量提取部,13…查询图像特征向量提取部,14…检索单元,14a…总体识别器,15…图像存储部,16…数据存储部,20…带皮肤镜摄影装置,30…输入装置,40…显示装置,121…几何变形处理部,122…图像切取部,123…DB登记部,141…向量间距离计算部,142、143…单位识别器,144…判断单元,160…特征向量DB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的图中,在实施方式的说明的整体中对于相同要素赋予相同的编号或者符号。(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诊断支援装置1的构成的框图。如图1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诊断支援装置1连接有带皮肤镜摄影装置20。带皮肤镜摄影装置20为,根据来自诊断支援装置1的装置主体10的指示进行摄影,将摄影图像(皮肤镜学图像)存储于图像存储部15并且在显示装置40上进行显示。此外,摄影图像由装置主体10实施图像处理并存储于图像存储部15并且在显示装置40上进行显示。输入装置30进行皮肤镜学图像的摄影开始指示、后述的皮肤镜学图像中的部位选择操作等。此外,显示装置40例如由LCD(LiquidCrystalDisplay)监视器等构成,输入装置30由鼠标等构成。装置主体10包括摄影图像取得部11、参考图像特征向量提取部12、查询图像特征向量提取部13、检索单元14、图像存储部15以及数据存储部16。摄影图像取得部11获取由带皮肤镜摄影装置20摄影的摄影图像而向参考图像特征向量提取部12以及查询图像特征向量提取部13输出。参考图像特征向量提取部12为,对于基于涉及病变的已知的摄影图像(第一摄影图像)形成的参考图像,提取图像特征向量(第一图像特征向量)并登记于向数据存储部16的一部分区域分配的特征向量数据库(以下,称为特征向量DB160)。此外,通过对第一摄影图像实施几何变形而增量来形成参考图像,通过提示实施了几何变形的参考图像来进行诊断支援。在以下,对使参考图像预先增量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是增量计算也可以在与查询图像进行比较时进行。此外,也可以对查询图像进行增量。所谓提示,可以进行显示而进行医师的支援,也可以进行比较而进行机械的支援。因此,参考图像特征向量提取部12构成为,包括几何变形处理部121(包括增量单元)、图像切取部122、以及DB登记部123。几何变形处理部121计算涉及病变的已知的摄影图像(第一摄影图像)的第一短边实际长度,使用计算出的第一短边实际长度来决定第一摄影图像的第一尺寸再生增量倍率,对第一摄影图像实施外插处理而作为第一外插图像,通过旋转、反转以及基于第一尺寸再生增量倍率的尺寸再生对第一外插图像实施几何变形处理,由此进行增量而作为第一几何变形图像。此时,第一尺寸再生增量倍率为,以第一短边实际长度为根据,第一短边实际长度比整体平均长度小时的第一尺寸再生增量倍率向变大的方向设定,第一短边实际长度比整体平均长度大时的第一尺寸再生增量倍率向变小的方向设定。图像切取部122通过从几何变形处理部121所输出的第一几何变形图像中剪切中央正方形区域来得到第一切取图像,并从第一切取图像中提取参考图像的图像特征向量(第一图像特征向量)。DB登记部123将通过图像切取部122提取的参考图像的第一特征向量登记于数据存储部16的特征向量DB160。查询图像特征向量提取部13为,对于基于涉及病变的未知的摄影图像(第二摄影图像)而形成的查询图像,提取图像特征向量(第二图像特征向量)并传送给检索单元14。检索单元14参照特征向量DB160将参考图像的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诊断支援装置、诊断支援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存储程序的存储介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是用于根据摄影图像诊断病变的诊断支援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涉及病变的已知的第一摄影图像对应的参考图像被登记于数据库,在通过将与涉及病变的未知的第二摄影图像对应的查询图像与上述数据库的参考图像进行对比来进行诊断支援时,根据上述参考图像来制作实施了几何变形的参考图像,或者根据上述查询图像来制作实施了几何变形的查询图像。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01 JP 2016-170477;2017.04.17 JP 2017-08141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是用于根据摄影图像诊断病变的诊断支援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涉及病变的已知的第一摄影图像对应的参考图像被登记于数据库,在通过将与涉及病变的未知的第二摄影图像对应的查询图像与上述数据库的参考图像进行对比来进行诊断支援时,根据上述参考图像来制作实施了几何变形的参考图像,或者根据上述查询图像来制作实施了几何变形的查询图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a)对于基于上述涉及病变的已知的第一摄影图像形成的参考图像,提取其第一图像特征向量,(b)登记所提取的所述第一图像特征向量,(c)通过对上述已知的第一摄影图像实施几何变形而增量来形成上述参考图像,根据实施了上述几何变形的参考图像来进行诊断支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图像特征向量的提取中,计算上述第一摄影图像的第一短边实际长度,使用上述第一短边实际长度决定上述第一摄影图像的第一尺寸再生增量倍率,对上述第一摄影图像实施外插处理而作为第一外插图像,通过旋转、反转以及基于上述第一尺寸再生增量倍率的尺寸再生对上述第一外插图像实施几何变形处理,由此进行增量而作为第一几何变形图像,通过从上述第一几何变形图像剪切中央正方形区域而得到第一切取图像,在上述第一切取图像中提取上述第一图像特征向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尺寸再生增量倍率为,以上述第一短边实际长度为根据,上述第一短边实际长度比整体平均长度小时的上述第一尺寸再生增量倍率向变大的方向设定,上述第一短边实际长度比整体平均长度大时的上述第一尺寸再生增量倍率向变小的方向设定。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d)对于基于涉及病变的未知的第二摄影图像而形成的查询图像,提取第二图像特征向量,(e)将上述第二图像特征向量与上述第一图像特征向量对比,从上述参考图像中检索与上述查询图像类似的至少一个候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图像特征向量的提取中,计算上述第二摄影图像的第二短边实际长度,使用上述第二短边实际长度决定上述第二摄影图像的第二尺寸再生增量倍率,对上述第二摄影图像实施外插处理而作为第二外插图像,通过旋转、反转以及基于上述第二尺寸再生增量倍率的尺寸再生对上述第二外插图像实施几何变形处理,由此进行增量而作为第二几何变形图像,通过从上述第二几何变形图像剪切中央正方形区域而得到第二切取图像,在上述第二切取图像中提取上述第二图像特征向量。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尺寸再生增量倍率为,以上述第二短边实际长度为根据,上述第二短边实际长度比整体平均长度小时的上述第二尺寸再生增量倍率向变大的方向设定,上述第二短边实际长度比整体平均长度大时的上述第二尺寸再生增量倍率向变小的方向设定。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步骤A,在该步骤A中,生成数据库,对于基于上述涉及病变的已知的上述第一摄影图像而形成的上述参考图像,提取第一图像特征向量而登记于该数据库,上述步骤A为,从对上述第一摄影图像进行几何变形而增量的第一几何变形图像、或者剪切上述第一几何变形图像的中央正方形区域而得到的第一切取图像,提取上述第一图像特征向量并登记。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步骤B,在该步骤B中,对于基于上述涉及病变的未知的上述第二摄影图像而形成的上述查询图像提取第二图像特征向量,并与对于基于涉及病变的已知的上述第一摄影图像而形成的上述参考图像提取的第一图像特征向量进行对比,从上述参考图像中检索与上述查询图像类似的至少一个候补,上述步骤B为,从对上述第二摄影图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永和久
申请(专利权)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