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707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埋灯,包括壳体和玻璃盖,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空腔和与第一空腔相邻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灯组,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第二灯组,所述第一空腔内侧壁设置有与第一灯组接通的第一导片和与第二灯组接通的第二导片,所述第一导片与第二导片之间设置有双金属片,所述双金属片其中一面设置有与第一导片相触的第一触点,所述双金属片背离第一触点的一面设置有通过双金属片受热变形从而与第二导片相触的第二触点,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第一灯组与第二灯组之间的交替点亮,减少了第一灯组或第二灯组的持续点亮时间,使地埋灯不会发热严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埋灯
本技术涉及灯具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地埋灯。
技术介绍
地埋灯是埋于地下的一种照明设备,因此被广泛用于广场、酒楼、会议室等人群众多的场所。地埋灯具有耗电量低,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由于地埋灯被埋在地里,导致散热效果不佳。现有公布号为CN10250634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散热的LED地埋灯,包括LED发光体和壳体,壳体内设置有LED基板,LED发光体设于LED基板上,壳体内位于LED基板的下方设有散热网,散热网下方设有微型风扇,通过微型风扇转动,将风吹至散热网上,实现对LED发光体的散热。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壳体内为密封环境,空气的流通度较差,散热效果不佳,LED地埋灯长时间点亮造成发热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埋灯,其具有使地埋灯不会产生严重发热现象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埋灯,包括壳体和玻璃盖,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空腔和与第一空腔相邻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灯组,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第二灯组,所述第一空腔内侧壁设置有与第一灯组接通的第一导片和与第二灯组接通的第二导片,所述第一导片与第二导片之间设置有双金属片,所述双金属片其中一面设置有与第一导片相触的第一触点,所述双金属片背离第一触点的一面设置有通过双金属片受热变形从而与第二导片相触的第二触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金属片通过第一触点与第一导片相触,并形成通路,从而使与第一导片相连接的第一灯组通电并发光;第一灯组发光并产生热量,使第一空腔内的温度上升,从而使双金属片受热弯曲,使第一触点离开第一导片,同时第二触点与第二导片相触,第一灯组熄灭,第二灯组点亮;在第一空腔内的温度降低后,双金属片温度降低并恢复形变,第二触点离开第二导片,同时第一触点再次与第一导片相触,第一灯组被点亮;第一灯组与第二灯组交替点亮,使第一灯组或第二灯组不会长时间持续点亮,使地埋灯不会产生严重发热现象。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空腔与第一空腔间隔的内侧壁设置有隔热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隔热板,能够减少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之间的热传递,使第二空腔内的热量不易传递至第一空腔内,从而不影响第一空腔内的降温,使双金属片能够较快降温恢复形变,使第一灯组与第二灯组之间的交替点亮时间较快,进一步优化发光时间长而造成的发热严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点外圆周面设置有可与第一导片相吸的第一磁铁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磁铁片,能够使第一触点与第一导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吸引力,从而在双金属片恢复形变并向第一触片靠近时,第一触点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吸附在第一导片上,从而减少第一灯组与第二灯组交替点亮的间隔时间,防止第一灯组与第二灯组同时熄灭时间过长;此外,在双金属片受热产生变形的趋势时,第一触点仍通过第一磁铁片吸附在第一导片上,当双金属片继续升温,使弹性变形力更大时,第一触点迅速弹开第一导片,同时,第二触点与第二导片相抵,进一步减少了第一灯组与第二灯组同时熄灭的时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触点外圆周面设置有可与第二导片相吸的第二磁铁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磁铁片,使第二触点与第二导片相吸,在双金属片恢复形变时,第二触点不马上脱离第二导片表面,在双金属片的弹性力大于磁吸力时,第二触点离开第二导片,双金属片迅速恢复形状,从而使第一触点迅速与第一导片相触,使第一灯组与第二灯组同时熄灭的过程变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腔位于第一灯组下方设置有与第一灯组相贴合的聚热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热圈位于第一灯组下方,能够将第一灯组产生的热量聚集在接近双金属片处,实现导热和聚热的效果,使双金属片能快速接受到第一灯组产生的热量,双金属片对第一灯组发热能做出较快的响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腔底壁位于第二导片下方设置有散热鳍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鳍片用于将双金属片处的热量吸收并与下方的空气进行交换,实现快速散热的效果,使双金属片能快速恢复形变,间接的减少第二灯组的点亮时间,从而减少第二灯组的发热。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位于第一灯组和第二灯组上方设置有聚光凸透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灯组与第二灯组在壳体内的位置不同,在交替点亮的过程中,灯光位置发生变化;通过设置聚光凸透镜能将第一灯组与第二灯组射出的多数光聚集在同一位置,实现对灯光位置的调节。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片一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壳体内侧壁贯穿设置有用于供固定杆穿过的滑移槽,所述固定杆位于壳体外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可与壳体外侧壁相抵的旋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导片与固定杆连接,通过对延伸至壳体外的固定杆位置进行微调,实现对第二导片与双金属片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当距离增大时,双金属片需要进行较大的变形,才能实现第一灯组与第二灯组之间交替点亮,从而便于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做出适当的调节。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第一灯组与第二灯组之间的交替点亮,减少了第一灯组或第二灯组的持续点亮时间,使地埋灯不会发热严重;2、通过设置第一磁铁片或第二磁铁片,使第一灯组与第二灯组同时熄灭的过程变短;3、通过固定杆能够实现对双金属片与第二导片之间的间距的调节,从而调节双金属片的形变程度,以试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壳体;11、玻璃盖;12、第一空腔;13、第二空腔;14、聚光凸透镜;15、滑移槽;121、第一灯组;122、第一导片;123、第二导片;1231、固定杆;1232、旋紧件;124、隔热板;125、聚热圈;131、第二灯组;2、双金属片;21、第一触点;211、第一磁铁片;22、第二触点;221、第二磁铁片;126、散热鳍片;3、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一种地埋灯,参照图1,其包括壳体1和玻璃盖11,壳体1上设置有盖板3,盖板3能够从壳体1上拆下。参照图2,灯壳内设置有第一空腔12和第二空腔13,第一空腔12与第二空腔13相邻,第一空腔12内壁设置有隔热板124,以限制第一空腔12与第二空腔13之间的热传递。参照图2,第一空腔12内设置有第一灯组121,第二空腔13内设置有第二灯组131,第一空腔12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导片122,第一导片122通过导线与第一灯组121相连接,第一空腔12位于第一导片122下方设置有第二导片123,第二导片123与第二灯组131通过导线接通,第一空腔12内侧壁位于第一导片122与第二导片123之间设置有双金属片2,双金属片2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参照图2和图3,双金属片2上表面一侧设置第一触点21,在双金属片2未发生变形时,第一触点21与第一导片122相触;双金属片2背离第一触点21处设置有第二触点22,第二触点22与第二导片123之间留有间隙,当温度升高,双金属片2弯曲变形,第一触点21离开第一导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地埋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埋灯,包括壳体(1)和玻璃盖(1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第一空腔(12)和与第一空腔(12)相邻的第二空腔(13),所述第一空腔(12)内设置有第一灯组(121),所述第二空腔(13)内设置有第二灯组(131),所述第一空腔(12)内侧壁设置有与第一灯组(121)接通的第一导片(122)和与第二灯组(131)接通的第二导片(123),所述第一导片(122)与第二导片(123)之间设置有双金属片(2),所述双金属片(2)其中一面设置有与第一导片(122)相触的第一触点(21),所述双金属片(2)背离第一触点(21)的一面设置有通过双金属片(2)受热变形从而与第二导片(123)相触的第二触点(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埋灯,包括壳体(1)和玻璃盖(1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第一空腔(12)和与第一空腔(12)相邻的第二空腔(13),所述第一空腔(12)内设置有第一灯组(121),所述第二空腔(13)内设置有第二灯组(131),所述第一空腔(12)内侧壁设置有与第一灯组(121)接通的第一导片(122)和与第二灯组(131)接通的第二导片(123),所述第一导片(122)与第二导片(123)之间设置有双金属片(2),所述双金属片(2)其中一面设置有与第一导片(122)相触的第一触点(21),所述双金属片(2)背离第一触点(21)的一面设置有通过双金属片(2)受热变形从而与第二导片(123)相触的第二触点(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腔(13)与第一空腔(12)间隔的内侧壁设置有隔热板(12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21)外圆周面设置有可与第一导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静赵全胜徐博达陈江王小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天亿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