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645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硬盘支架,用以供一硬盘组装,包括承载支架、第一组装臂及第二组装臂。第一组装臂包括侧臂部、弹臂部及定位柱。侧臂部具有第一侧缘及第二侧缘。第一侧缘连接于承载支架。第二侧缘相对于第一侧缘。弹臂部具有固定端及活动端。弹臂部的固定端连接于侧臂部,且活动端比固定端靠近第一侧缘。定位柱设置于活动端。第二组装臂连接于承载支架,并相对于第一组装臂。承载支架、侧臂部及第二组装臂共同围绕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用以供硬盘自第二侧缘朝向第一侧缘压入,而令硬盘带动定位柱相对靠近或远离第二组装臂。

Hard disk suppor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ard disk support for a hard disk assembly, including a bearing support, a first assembly arm and a two assembly arm. The first assembly arm consists of a side arm, a projectile arm and a positioning column. The lateral arm has the first side edge and the two side edge. The first side is connected to the bearing support. The second side margin is relative to the first side. The projectile arm has a fixed end and an active end. The fixed end of the arm arm is connected to the side arm, and the moving end is closer to the first edge than the fixed end. The positioning column is set at the active end. The second assembly arm is connected to the bearing support and relative to the first assembly arm. The bearing support, the side arm and the two assembly arm are together around a space. The capacitive space is used for the hard disk to press into the first edge from the second side edge, and the hard disk drives the positioning column to be relatively close or far away from the second assembly 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硬盘支架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组装支架,特别是一种硬盘支架。
技术介绍
现今世界处于一个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已普遍应用于各方面。在计算机的众多零组件中,硬盘主要扮演储存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以及用户的数据等的角色,除此之外,硬盘更具有数据储存量大以及可重复读写的特性,是计算机设备中储存数据的主要装置。而除了一般的个人计算机外,企业为了能够提供快速与多元的电子服务,所使用的服务器中往往更搭载数量庞大的硬盘。一般而言,硬盘通过硬盘容置盒而设置于服务器中,且硬盘与硬盘容置盒之间是通过螺丝来固定。然而,当硬盘需要更换时,用户必须先使用工具拆解锁附的螺丝才能将硬盘由容置盒中取出,造成更换的流程繁复与不便。对于搭载大量硬盘的服务器来说,更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工时。因此,如何简化硬盘的更换流程进而提升装卸硬盘的效率,并且节省人力与工时,将是研发人员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硬盘支架,借以解决硬盘装设于硬盘容置盒的流程耗时费力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硬盘支架,用以供一硬盘组装,包括一承载支架、一第一组装臂及一第二组装臂。第一组装臂包括一第一侧臂部、一第一弹臂部及一第一定位柱。第一侧臂部具有一第一侧缘及一第二侧缘。第一侧缘连接于承载支架。第二侧缘相对于第一侧缘。第一弹臂部具有一固定端及一活动端。第一弹臂部的固定端连接于第一侧臂部,且活动端比固定端靠近第一侧缘。第一定位柱设置于活动端。第二组装臂连接于承载支架,并相对于第一组装臂。其中,承载支架、第一侧臂部及第二组装臂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用以供硬盘自第二侧缘朝向第一侧缘压入,而令硬盘带动第一定位柱相对靠近或远离第二组装臂。根据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硬盘支架,由于第一弹臂部的固定端连接于第一侧臂部,且活动端比固定端靠近第一侧缘。也就是说第一弹臂的延伸方向与硬盘压入容置空间的方向相同。如此一来,硬盘于压入容置空间的过程中即可顺势推抵连接于第一弹臂部活动端的第一定位柱,使其相对远离容置空间而可让位令硬盘进入容置空间,之后第一定位柱受第一弹臂部带动回复而插设于硬盘,即可完成硬盘与硬盘支架的组装,进而提升硬盘的组装效率。以上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更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硬盘支架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硬盘支架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至图5为将硬盘装设于图1的硬盘支架的流程的剖面图。图6为操作图1的硬盘支架以拆卸硬盘的剖面图。其中,附图标记:1硬盘支架11承载支架111承载面112第一连接侧缘113第二连接侧缘12第一组装臂121第一侧臂部1211第一侧缘1212第二侧缘1213第三侧缘1214第四侧缘1215第一让位孔122组装板部1221内表面1223第一缓冲结构1224第二缓冲结构123第一弹臂部1231固定端1232活动端124第一定位柱13第二组装臂131第二侧臂部1311内表面1312外表面1313第二让位孔1314第三缓冲结构132第二弹臂部1321固定端1322活动端133第二定位柱14导光元件15容置空间2硬盘21定位槽D1法线方向L1连线L2连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书及附图,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畴。请参阅图1与图2。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硬盘支架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硬盘支架另一视角的立体图。本实施例的硬盘支架1,用以供一具有四个定位槽21的硬盘2组装。硬盘支架1包括一承载支架11、一第一组装臂12、一第二组装臂13及一导光元件14。承载支架11、第一组装臂12及第二组装臂13围绕一容置空间15。容置空间15用以装设硬盘2。承载支架11具有一承载面111、一第一连接侧缘112及一第一连接侧缘113。承载面111面向容置空间15,并连接于第一连接侧缘112及第二连接侧缘113之间。当硬盘2装设于容置空间15时,承载支架11以承载面111支撑于硬盘2的底部。第一组装臂12包括一第一侧臂部121、一组装板部122及两个第一弹臂部123及两个第一定位柱124。第一侧臂部121具有一第一侧缘1211及一第二侧缘1212、一第三侧缘1213及一第四侧缘1214及两个第一让位孔1215。第一侧缘1211与第二侧缘1212相对。第三侧缘1213与第四侧缘1214连接于第一侧缘1211及第二侧缘1212之间,且第三侧缘1213及第四侧缘1214相对。第三侧缘1213与第四侧缘1214的长度比第一侧缘1211与第二侧缘1212的长度短。也就是说,第一侧缘1211与第二侧缘1212为第一侧臂部121的长边,第三侧缘1213与第四侧缘1214为第二侧臂部121的短边。第一侧缘1211连接于承载支架11的第一连接侧缘112。第一让位孔1215位于第一侧缘1211与第二侧缘1212之间。组装板部122具有一外表面1221及多个第一缓冲结构1223及第二缓冲结构1224。外表面1221背对第一侧臂部121。第一缓冲结构1223位于组装板部122远离承载支架11的一侧。第二缓冲结构1224凸出于外表面1221。第一缓冲结构1223与第二缓冲结构1224分别用以减缓两个维度的震动对硬盘2的冲击。第一弹臂部123的材质例如为塑胶,且两个第二弹臂部123分别具有相对的一固定端1231及一活动端1232。两个第一弹臂部123的两个固定端1231通过组装板部122固定于第一侧臂部121,且两个活动端1232相比较于固定端1231靠近第一侧缘1211。换句话说,第一弹臂部123的固定端1231与活动端1232的连线L1平行于承载支架11的承载面111的法线方向D1。两个第一定位柱124分别设置于第一弹臂部123的两个活动端1232,并分别穿设于两个第一让位孔1215。两个第一定位柱124分别由两个活动端1232朝容置空间15延伸。第二组装臂13包括一第二侧臂部131、一第二弹臂部132及一第二定位柱133。第二侧臂部131连接于承载支架11的第二连接侧缘113。第二侧臂部131具有一内表面1311、一外表面1312、两个第二让位孔1313及多个第三缓冲结构1314。内表面1311面向容置空间15,外表面1312背对内表面1311。两个第二让位孔1313贯穿内表面1311及外表面1312,第三缓冲结构1314凸出于外表面1312。第二弹臂部132的材质例如为不锈钢,并具有一固定端1321及一活动端1322。第二弹臂部132的固定端1321固定于第二侧臂部131,第二弹臂部132的活动端1322沿第二组装臂13的延伸方向延伸,并对应于第二让位孔1313。具体来说,第二弹臂部132的固定端1321与活动端1322的连线L2与承载支架11的承载面111的法线方向D1正交,且第一弹臂部1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弹臂部13的延伸方向正交。第二定位柱133位于第二弹臂部132的活动端1322,并由活动端1322朝容置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硬盘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硬盘支架,用以供一硬盘组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承载支架;一第一组装臂,包括一第一侧臂部、一第一弹臂部及一第一定位柱,该第一侧臂部具有一第一侧缘及一第二侧缘,该第一侧缘连接于该承载支架,该第二侧缘相对于该第一侧缘,该第一弹臂部具有一固定端及一活动端,该第一弹臂部的该固定端连接于该第一侧臂部,且该活动端比该固定端靠近该第二侧缘,该第一定位柱设置于该活动端;以及一第二组装臂,连接于该承载支架,并相对于该第一组装臂;其中,该承载支架、该第一侧臂部及该第二组装臂共同围绕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用以供该硬盘自该第二侧缘朝向该第一侧缘压入,而令该硬盘带动该第一定位柱相对靠近或远离该第二组装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盘支架,用以供一硬盘组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承载支架;一第一组装臂,包括一第一侧臂部、一第一弹臂部及一第一定位柱,该第一侧臂部具有一第一侧缘及一第二侧缘,该第一侧缘连接于该承载支架,该第二侧缘相对于该第一侧缘,该第一弹臂部具有一固定端及一活动端,该第一弹臂部的该固定端连接于该第一侧臂部,且该活动端比该固定端靠近该第二侧缘,该第一定位柱设置于该活动端;以及一第二组装臂,连接于该承载支架,并相对于该第一组装臂;其中,该承载支架、该第一侧臂部及该第二组装臂共同围绕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用以供该硬盘自该第二侧缘朝向该第一侧缘压入,而令该硬盘带动该第一定位柱相对靠近或远离该第二组装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支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臂部还具有一第一让位孔,该第一让位孔位于该第一侧缘与该第二侧缘之间,该第一弹臂部位于该第一侧臂部远离该容置空间的一侧,该第一定位柱穿设该第一让位孔,并由该第一弹臂部的该活动端朝该容置空间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支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组装臂包括一第二侧臂部、一第二弹臂部及一第二定位柱,该第二侧臂部连接于该承载支架与该第一侧臂部相对的一端,并具有一第二让位孔,该第二弹臂部具有一固定端及一活动端,该第二弹臂部的该固定端固定于该第二侧臂部,该活动端对应于该第二让位孔,该第二定位柱位于该活动端,并由该活动端朝该容置空间延伸。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钰桓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