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桥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638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桥弯,包括弯管,呈弧形跨过直水管;直管,两根直管分别连接弯管的两头,直管引导液体流经弯管;导流板,设置在弯管与直管的交界处,导流板使得弯管与直管的交界处平缓过渡,导流板与交界处之间形成非封闭的容腔;卡接部,设置在弯管的内弧外壁上,卡接部与直水管卡接配合。导流板由若干条平行于直管轴线方向的导流条构成,导流条之间具备间隙。卡接部沿直水管轴线方向的尺寸长度大于弯管的管径。卡接部为发泡橡胶材料。采用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升过桥弯固定的稳固度,减少过桥弯的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桥弯
本技术涉及管道,具体涉及一种过桥弯。
技术介绍
过桥弯管,指的是用于在水管与水管,或者水管与线管交接处,常见于,热水管与冷水管交接处,防止地面抬高。当遇到管道相互交错的情况,这时候需要用到过桥弯管来适应交叉安装。有时为了防止冷水管和热水管相互碰触也应当使用过桥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过桥弯,提升固定稳固度,减少过桥弯的振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过桥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过桥弯,包括:弯管,呈弧形跨过直水管;直管,两根直管分别连接弯管的两头,直管引导液体流经弯管;导流板,设置在弯管与直管的交界处,导流板使得弯管与直管的交界处平缓过渡,导流板与交界处之间形成容腔;卡接部,设置在弯管的内弧外壁上,卡接部与直水管卡接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流板构成更柔缓的弯角过渡,引导管道内液体转向,减少流体对过桥弯的冲击损伤。卡接部便于过桥弯与其需要跨过的直水管卡接住,起到互相限位,稳固管路结构的作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导流板由若干条平行于直管轴线方向的导流条构成,导流条之间具备间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流条引导流通液体,导流条之间的间隙使得导流板与交界处之间形成的容腔为非封闭的容腔,容腔依旧可以流经液体。导流板在提供更平缓的弯角过渡的同时没有减少弯管的管径,没有因为减少管径而限制弯管的液体通过流量。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导流板上具备若干导流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流孔同样使得导流板与交界处之间形成的容腔为非封闭的容腔。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卡接部为发泡橡胶材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卡接部为弹性材料,也能对液体过弯管时产生的冲击振荡起到缓冲作用,发泡橡胶中的微小空泡,进一步提高了卡接部的缓冲能力,同时微小空泡也进一步提高了隔热能力,若过桥管与其跨过的直水管为不同的冷热水管,卡接部能有效隔绝它们之间的换热。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卡接部内嵌有弧形弹片,弧形弹片提供卡接部所需的卡接弹力。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弧形弹片提供卡接弹力,提高卡接效果,同时弧形弹片与卡接部其他材料不同,不同的材料进一步提高了卡接部的隔热效果。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卡接部沿直水管轴线方向的尺寸长度大于弯管的管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卡接部具备较大的宽度尺寸,进一步提高卡接稳固性。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弯管上具备检修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检修口便于打开后查看与检修过桥弯内部情况。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过桥弯材料采用PPR、PE或PVC。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PPR即无规共聚聚丙烯,卫生无毒,耐热性能好。PE即聚乙烯,无毒、无味,具备较好的熔焊性。PVC即聚氯乙烯,耐酸耐碱侵蚀,成本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A向视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A向视图。1-弯管;2-直管;3-卡接部;4-导流板;5-容腔;6-直水管;7-检修口;8-间隙;9-导流孔;10-弧形弹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一种过桥弯,包括:呈弧形跨过直水管6的弯管1;两根直管2分别连接弯管1的两头,直管2引导液体流经弯管1;导流板4设置在弯管1与直管2的交界处,导流板4使得弯管1与直管2的交界处平缓过渡,导流板4与交界处之间形成容腔5;卡接部3设置在弯管1的内弧外壁上,卡接部3与直水管6卡接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流板构成更柔缓的弯角过渡,引导管道内液体转向,减少流体对过桥弯的冲击损伤。卡接部便于过桥弯与其需要跨过的直水管卡接住,起到互相限位,稳固管路结构的作用。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图4是过桥弯的下半部分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导流板4由若干条平行于直管2轴线方向的导流条构成,导流条之间具备间隙8。当弯管1直管2中流经的液体量较大,流速较快时,部分液体被导流板4引导越过弯管1,无需经过容腔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流条引导流通液体,导流条之间的间隙使得导流板与交界处之间形成的容腔为非封闭的容腔,容腔依旧可以流经液体。导流板在提供更平缓的弯角过渡的同时没有减少弯管的管径,没有因为减少管径而限制弯管的液体通过流量。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导流板4上具备若干导流孔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流孔同样使得导流板与交界处之间形成的容腔为非封闭的容腔。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卡接部3为发泡橡胶材料。卡接部3将直水管6与弯管1之间间隔开。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卡接部为弹性材料,也能对液体过弯管时产生的冲击振荡起到缓冲作用,发泡橡胶中的微小空泡,进一步提高了卡接部的缓冲能力,同时微小空泡也进一步提高了隔热能力,若过桥管与其跨过的直水管为不同的冷热水管,卡接部能有效隔绝它们之间的换热。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卡接部3内嵌有弧形弹片10,弧形弹片10提供卡接部3所需的卡接弹力。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弧形弹片提供卡接弹力,提高卡接效果,同时弧形弹片与卡接部其他材料不同,不同的材料进一步提高了卡接部的隔热效果。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图6所示,卡接部3沿直水管6轴线方向的尺寸长度大于弯管1的管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卡接部具备较大的宽度尺寸,进一步提高卡接稳固性。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弯管1上具备检修口7。检修口7使得弯管1上具备一处可开合的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检修口便于打开后查看与检修过桥弯内部情况。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过桥弯材料采用PPR、PE或PVC。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PPR即无规共聚聚丙烯,卫生无毒,耐热性能好。PE即聚乙烯,无毒、无味,具备较好的熔焊性。PVC即聚氯乙烯,耐酸耐碱侵蚀,成本低。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过桥弯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桥弯,其特征在于,包括:弯管,呈弧形跨过直水管;直管,两根直管分别连接弯管的两头,所述直管引导液体流经弯管;导流板,设置在弯管与直管的交界处,所述导流板使得弯管与直管的交界处平缓过渡,所述导流板与交界处之间形成容腔;卡接部,设置在弯管的内弧外壁上,所述卡接部与直水管卡接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桥弯,其特征在于,包括:弯管,呈弧形跨过直水管;直管,两根直管分别连接弯管的两头,所述直管引导液体流经弯管;导流板,设置在弯管与直管的交界处,所述导流板使得弯管与直管的交界处平缓过渡,所述导流板与交界处之间形成容腔;卡接部,设置在弯管的内弧外壁上,所述卡接部与直水管卡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桥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由若干条平行于直管轴线方向的导流条构成,所述导流条之间具备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桥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小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洲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