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楷羽专利>正文

一种带锁扣的管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634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锁扣的管接头,包括管接头本体,管接头本体的端部为接头段,中间为连通段。所述接头段的内腔从内至外依次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固定圈、卡圈、轴向推圈和周向推圈;所述接头段的内腔分两段,分别为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密封圈置于第一容置腔,所述的密封圈固定圈、卡圈、轴向推圈和周向推圈置于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的直径小于第二容置腔的直径;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侧壁与第二容置腔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台阶;所述的轴向推圈和周向推圈之间相对的端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锁扣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管接头分离和安装起来更快速更省力,锁扣结构受外界干扰的可能性小,避免漏水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锁扣的管接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接头,尤其是一种带锁扣的管接头。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管接头多为卡接式的管接头。利用带内齿的卡圈和密封圈将需要插接的管体牢牢地与管接头固定。在管接头上还安装有活动套,管体插接后,活动套是无法与管接头分离的。活动套的安装主要是为了便于管接头的拆卸。拆卸时,利用工具与活动套配合并按压活动套,使活动套向管接头一侧移动,活动套能够推开卡圈上的内齿,使内齿与插接管体的表面分离,从而轻松将管体拆下。管体安装后,在管体与管接头的连接处套橡胶套,作用是避免活动套和墙体连在一起,起到隔离作用。由于橡胶套时间长了会硬化,牢牢固定在连接处并挤压活动套,逐渐将活动套往管接头的一侧移动,形成管体与管接头的松动,造成漏水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锁扣的管接头。本技术解决的是现有管接头与管体接触安装后,在管体与管接头的连接处套橡胶套,由于橡胶套时间长了会硬化,牢牢固定在连接处并挤压活动套,造成漏水现象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管接头本体,管接头本体的端部为接头段,中间为连通段;所述接头段的内腔从内至外依次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锁扣的管接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锁扣的管接头,包括管接头本体,管接头本体的端部为接头段,中间为连通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段的内腔从内至外依次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固定圈、卡圈、轴向推圈和周向推圈;所述接头段的内腔分两段,分别为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密封圈置于第一容置腔,所述的密封圈固定圈、卡圈、轴向推圈和周向推圈置于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的直径小于第二容置腔的直径;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侧壁与第二容置腔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台阶;所述的轴向推圈和周向推圈之间相对的端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锁扣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锁扣的管接头,包括管接头本体,管接头本体的端部为接头段,中间为连通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段的内腔从内至外依次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固定圈、卡圈、轴向推圈和周向推圈;所述接头段的内腔分两段,分别为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密封圈置于第一容置腔,所述的密封圈固定圈、卡圈、轴向推圈和周向推圈置于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的直径小于第二容置腔的直径;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侧壁与第二容置腔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台阶;所述的轴向推圈和周向推圈之间相对的端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锁扣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锁扣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本体的连通段的内径小于所述接头段上第一容置腔的直径,所述管接头本体的连通段的内壁与第一容置腔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台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锁扣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固定圈的一端面与第一台阶相抵触,另一端面叠加卡圈,所述轴向推圈的一端面与卡圈的另一端面接触;所述周向推圈的一端面与轴向推圈的另一端面结合,周向推圈的另一端面为自由端面,自由端面上设有缺口;所述的锁扣结构包括轴向推圈另一端面上的凹形口和周向推圈侧面上的凸块;所述的凹形口与凸块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锁扣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形口由弧形开口和斜面构成,所述的斜面与轴向推圈的端面的连接处设有弧形过渡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楷羽
申请(专利权)人:潘楷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